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0252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对多基色黄光进行光源配置,获取配置结果,根据所述配置结果选取对应的发光芯片并将其封装在预设SMD支架内以产生色温,对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调节色温,检测照明过程中的工作数据并进行解析和异常报警。通过配置多基色黄光来代替传统的蓝光LED+荧光粉的白光照明,可以有效地降低蓝光危害和光污染,可以有效地保护使用人员的视力安全,提高了实用性和用户的体验感。直接使用发光芯片进行光源配置不使用荧光粉,有效地避免了荧光粉对于灯珠老化的催化作用,有效地延长了灯珠的使用寿命,节省了成本。了成本。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ED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白炽灯泡和卤素灯泡通过给电阻丝通电,并且将灯丝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以产生可见光,结构上通常包括透明的玻璃外壳、灯丝、具有密封导线的玻璃芯柱和基座。这种灯尽管比较便宜,且具有接近全角度的光分布,但寿命和能效都不高。
[0003]为了满足对高清照明效果的需求,效果更为优异LED灯逐渐兴起,尤其SMD器件因其在色彩还原、颜色一致性、视角、画面整体效果和结构轻薄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但是市场上主流照明LED是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实现白光或者暖白光照明,这种模式存在蓝光危害,且在超低色温2000K左右时会出现光效不高、光衰较大、显色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所显示出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蓝光芯片激发荧光粉实现白光或者暖白光照明存在蓝光危害,且在超低色温2000K左右时会出现光效不高、光衰较大、显色不足的问题。
[0005]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对多基色黄光进行光源配置,获取配置结果;
[0007]根据所述配置结果选取对应的发光芯片并将其封装在预设SMD支架内以产生色温;
[0008]对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调节色温;
[0009]检测照明过程中的工作数据并进行解析和异常报警。
[0010]优选的,所述对多基色黄光进行光源配置,获取配置结果,包括:
[0011]从数据库调取所述多基色黄光的多个配置方案;
[0012]在所述多个配置方案中剔除搭配光包含蓝光的第一配置方案;
[0013]从剩余的配置方案中筛选出包含硅基黄光和红光的第二配置方案;
[0014]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方案采用硅基黄光加红光进行搭配组合以生成多基色黄光配置光源。
[0015]优选的,根据所述配置结果选取对应的发光芯片并将其封装在预设SMD支架内以产生色温,包括:
[0016]选择一个硅基黄光对应的第一芯片和两个红光对应的第二芯片;
[0017]确定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连接情况,基于所述连接情况对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进行位置排列,获取排列芯片;
[0018]根据排列位置将所述排列芯片封装在预设SMD支架内;
[0019]连接所述排列芯片与所述预设SMD支架的正负电极,连接完毕后,将注塑模具排入
到预设SMD支架的剩余空间内。
[0020]优选的,对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调节色温,包括:
[0021]确定每个发光芯片的电流调节范围并根据其生成每个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调节阈值区间;
[0022]根据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调节阈值区间确定排列芯片的色温调节范围;
[0023]获取目标人员的期望色温,根据所述期望色温确定其对应的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目标值;
[0024]将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从当前值调整为所述目标值。
[0025]优选的,所述检测照明过程中的工作数据并进行解析和异常报警,包括:
[0026]检测照明过程中的色温数据、照明亮度数据、控制电流数据;
[0027]根据所述色温数据解析出每个发光芯片的发光光效;
[0028]根据所述照明亮度数据解析出灯珠的老化情况;
[0029]根据所述电流数据解析出每个发光芯片的控制稳定性;
[0030]确认所述每个发光芯片的发光光效和控制稳定性是否满足预置条件,若是,确认照明正常,否则,确认照明异常,生成第一异常报警指令;
[0031]根据所述灯珠的老化情况评估出其是否满足基本照明需求,若是,无需进行后续操作,否则,生成第二异常报警指令;
[0032]根据所述第一异常报警指令和第二异常报警指令向目标人员发出异常报警。
[0033]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期望色温确定其对应的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目标值,包括:
[0034]根据所述期望色温确定每个发光芯片的光色饱和度;
[0035]根据每个发光芯片的光色饱和度确定该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调节优先级;
[0036]获取所述期望色温对应的每个发光芯片的多个输入电流调节方案,在所述多个输入电流调节方案选择与该发光芯片的光色饱和度相匹配的目标电流调节方案;
[0037]根据每个发光芯片的目标电流调节方案几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调节优先级确定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目标值。
[0038]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9]根据目标人员的用电频率构建封装灯珠的负荷响应动态模型;
[0040]利用所述负荷响应动态模型确定封装灯珠在不同使用时间段内的用电成本;
[0041]根据不同使用时间段的环境参数建立封装灯珠的用电约束条件;
[0042]基于每个使用时间段的用电成本和用电约束条件评估出该时间段内封装灯珠的最优运行色温,将所述最优运行色温反馈至目标人员终端。
[0043]优选的,获取目标人员的期望色温之后,根据所述期望色温确定其对应的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目标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44]采集所述期望色温对于目标人员视力损害的第一相关因素;
[0045]针对封装灯珠所处空间的空间参数对所述第一相关因素进行无用因素剔除,获得剔除后的第二相关因素;
[0046]根据所述第二相关因素构建期望色温的视力损害评估体系;
[0047]根据所述视力损害评估体系对应的损害指标以及人眼视力安全指标构建二者的
模糊相关矩阵;
[0048]根据所述模糊相关矩阵确定期望色温对于目标人员的视力影响权重,确认所述视力影响权重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权重值,若是,向目标人员发出期望色温不合理的提示,否则,向目标人员发出期望色温合理的提示。
[0049]优选的,所述针对封装灯珠所处空间的空间参数对所述第一相关因素进行无用因素剔除,包括:
[0050]获取所述空间参数对应的参数变量;
[0051]确定所述参数变量与每个第一相关因素之间的干预权重;
[0052]将干预权重效益小于参考权重的目标第一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和高亮显示;
[0053]确所述第一相关因素中的目标第一相关因素作为无用因素进行剔除。
[0054]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系统,该系统包括:
[0055]配置模块,用于对多基色黄光进行光源配置,获取配置结果;
[0056]封装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结果选取对应的发光芯片并将其封装在预设SMD支架内以产生色温;
[0057]调节模块,用于对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调节色温;
[0058]解析模块,用于检测照明过程中的工作数据并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对多基色黄光进行光源配置,获取配置结果;根据所述配置结果选取对应的发光芯片并将其封装在预设SMD支架内以产生色温;对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调节色温;检测照明过程中的工作数据并进行解析和异常报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基色黄光进行光源配置,获取配置结果,包括:从数据库调取所述多基色黄光的多个配置方案;在所述多个配置方案中剔除搭配光包含蓝光的第一配置方案;从剩余的配置方案中筛选出包含硅基黄光和红光的第二配置方案;根据所述第二配置方案采用硅基黄光加红光进行搭配组合以生成多基色黄光配置光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结果选取对应的发光芯片并将其封装在预设SMD支架内以产生色温,包括:选择一个硅基黄光对应的第一芯片和两个红光对应的第二芯片;确定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的连接情况,基于所述连接情况对所述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进行位置排列,获取排列芯片;根据排列位置将所述排列芯片封装在预设SMD支架内;连接所述排列芯片与所述预设SMD支架的正负电极,连接完毕后,将注塑模具排入到预设SMD支架的剩余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调节色温,包括:确定每个发光芯片的电流调节范围并根据其生成每个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调节阈值区间;根据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调节阈值区间确定排列芯片的色温调节范围;获取目标人员的期望色温,根据所述期望色温确定其对应的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目标值;将每个发光芯片的输入电流从当前值调整为所述目标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SMD多基色无荧光粉低色温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照明过程中的工作数据并进行解析和异常报警,包括:检测照明过程中的色温数据、照明亮度数据、控制电流数据;根据所述色温数据解析出每个发光芯片的发光光效;根据所述照明亮度数据解析出灯珠的老化情况;根据所述电流数据解析出每个发光芯片的控制稳定性;确认所述每个发光芯片的发光光效和控制稳定性是否满足预置条件,若是,确认照明正常,否则,确认照明异常,生成第一异常报警指令;根据所述灯珠的老化情况评估出其是否满足基本照明需求,若是,无需进行后续操作,否则,生成第二异常报警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异常报警指令和第二异常报警指令向目标人员发出异常报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SMD多基色无荧光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声龙章莹肖铭妍廖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煜明智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