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138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检测单元放置在线条灯的照射范围内,对该线条灯的灯光进行光谱分析,包括灯光的色度与亮度;步骤S2,分析单元基于该线条灯的实际色度与预设色度的差值对该线条灯的灯光输出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判定;步骤S3,所述分析单元在初步判定线条灯的灯光输出不符合预设标准的情况下进行二次判定,或,在判定线条灯的灯光输出不符合预设标准的情况下确定灯光输出不合格的原因;步骤S4,所述分析单元基于确定的灯光输出不合格的原因确定调节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混光效果的控制精度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光控制,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rgby技术是指在传统的rgb三原色组成像素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黄色的子像素,形成rgby四色像素,rgby技术提升背光源的光利用率,在相同的电力条件下,rgby技术比三原色亮度提高约20%,故在相同亮度条件下,rgby技术可减少电力供应,达到低能耗的目的。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601153a公开了一种rgbw四色led混光控制方法,该专利技术包括:步骤一:构建混光实验系统,包括控制模块、按键模块、驱动接口、led驱动模块、led光源和电源模块;步骤二:采用步骤一所述的混光实验系统进行混光实验,通过按键模块调整,得到想要的混光效果,纪录该混光效果对应的参数,该专利技术的方法首先对rgbw四色led灯珠进行混光实验,通过设定rgbw各路驱动参数,得到想要的混光效果,然后再把该参数应用到led照明产品中;

3、由此可见,所述rgbw四色led混光控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与rgby技术相比,rgbw技术所呈现的色彩表现力较弱,且依靠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线条灯实际色度与预设色度的差值对该线条灯的灯光输出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判定,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在初步判定该线条灯的实际色度与预设色度的差值不符合预设色度差值标准的情况下基于线条灯色度与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环境色度的偏差值对线条灯的灯光输出进行二次判定,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基于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线条灯实际色度与预设色度的差值对该线条灯的灯光输出是否符合预设标准进行判定,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在初步判定该线条灯的实际色度与预设色度的差值不符合预设色度差值标准的情况下基于线条灯色度与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环境色度的偏差值对线条灯的灯光输出进行二次判定,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在判定线条灯色度与环境色度的偏差值不符合预设色度偏差标准的情况下基于线条灯色度与所述检测单元获取的环境色度的所述偏差值设有若干针对预设色度差值标准的修正方式,且各修正方式对预设色度差值标准的修正幅度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单元在判定线条灯的灯光输出不合格的情况下将线条灯的灯珠划分为若干区域,基于各区域灯珠亮度的平均值确定该线条灯灯光输出不合格的原因,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线条灯的无荧光粉rgby混光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东左小波陈海川廖江林金梁陈聪李玲玲刘风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煜明智慧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