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24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淋雨试验箱技术领域,揭露了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包括:将待试验电子产品安放在升降旋转机构上,通过滴雨管网与淋雨管网分别对所述待试验电子产品进行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通过摄像机获取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时的雨滴图像集,提取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进行的同时,通过气流传感器获取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气流集,分别控制第一鼓风机与第一风向调节片、第二鼓风机与第二风向调节片调节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风力与风向;将升降旋转机构移出试验箱箱体,在试验箱箱体的底端放置n个均匀分布的雨量收集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解决现有淋雨试验箱无法模拟自然降雨实现淋雨的技术问题。淋雨的技术问题。淋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淋雨试验箱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淋雨试验方法是一种人工环境试验方法,它模拟的是受试设备在使用条件下遇到自然降雨或滴水环境因素后的影响,电子产品、设备或元件无论是处于工作状态还是贮存状态,它们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水的影响,其中受淋雨影响最为常见,有些设备虽然有防雨措施,但还会受到暴露在其上表面的凝结水或泄漏水的影响。通常使用淋雨试验箱来测试电子产品、设备或元件的耐淋雨能力,现有的淋雨试验箱淋雨条件简单,无法满足电子产品、设备或元件在多种情况下做淋雨试验,虽然也能满足淋雨要求,但是现有的淋雨试验箱无法模拟自然降雨实现淋雨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主要目的在于可解决现有淋雨试验箱无法模拟自然降雨实现淋雨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将待试验电子产品安放在升降旋转机构上,通过滴雨管网与淋雨管网分别对所述待试验电子产品进行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
[0006]通过摄像机获取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时的雨滴图像集,提取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
[0007]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进行的同时,通过气流传感器获取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气流集,分别控制第一鼓风机与第一风向调节片、第二鼓风机与第二风向调节片调节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风力与风向;
[0008]将升降旋转机构移出试验箱箱体,在试验箱箱体的底端放置n个均匀分布的雨量收集杯,分析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降雨均匀性;
[0009]根据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气流集与降雨均匀性判断淋雨试验箱完善程度。
[0010]优选地,所述提取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包括:
[0011]对所述雨滴图像集f(x,y)进行最大熵分割,选定初始阈值Th1,计算所述雨滴图像集中雨滴与图像背景的均值U1与U2,表达式为:
[0012][0013]其中,m、n分别表示雨滴图像集中像素大于阈值和小于阈值的像素个数;
[0014]将所述雨滴图像集中像素值小于U1的划为一类,大于U2的划为另一类,将大于等于U1且小于等于U2的像素作为下一次图像数据源;
[0015]分割所述下一次图像数据源,计算出阈值Th2,若|Th2‑
Th1|<5,则Th2为最终阈值,否则重复上述两个步骤,直至|Th
i

Th
i
‑1|<5,则Th
i
为最终阈值;
[0016]根据所述最终阈值对所述雨滴图像集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图像;
[0017]扫描所述分割图像中雨滴的分布位置与数目,以所述分割图像中雨滴轮廓上最远的两个像素连线为X轴,以所述分割图像中雨滴轮廓上最远的两个像素连线且垂直X轴为Y轴;
[0018]根据所述分割图像中雨滴在所述X轴与Y轴上质心位置确定雨滴的位置,获取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表达式为:
[0019][0020]其中,p、q分别为i、j方向像素上的数量,g(i,j)为像素点(i,j)处的灰度值。
[0021]优选地,所述控制第一鼓风机与第一风向调节片、第二鼓风机与第二风向调节片调节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风力与风向,包括:
[0022]所述滴雨试验时,根据所述气流集获取所述第一鼓风机的风压P1和从所述第一风向调节片排出的风向θ1,θ1的取值范围为(30
°
,90
°
),计算所述第一鼓风机的有效风距L1,表达式为:
[0023][0024]测量旋转盘垂直于试验箱箱体最远点距离d1,若L1>d1,则降低风压P1,减小风向θ1,直至L1<d1,将所述滴雨试验的雨滴分布在旋转盘上;
[0025]所述淋雨试验时,根据所述气流集获取所述第二鼓风机的风压P2和从所述第二风向调节片排出的风向θ2,θ2的取值范围为(30
°
,90
°
),计算所述第一鼓风机的有效风距L2,表达式为:
[0026][0027]测量旋转盘垂直于试验箱箱体最远点距离d2,若L2>d2,则降低风压P2,减小风向θ2,直至L2<d2,将所述淋雨试验的雨滴分布在旋转盘上。
[0028]优选地,所述分析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降雨均匀性,包括:
[0029]将所述雨量收集杯视为一个雨量筒,计算每个所述雨量收集杯累积的降雨量R
A
,表达式为:
[0030][0031]其中,m2为淋雨试验后的雨量收集杯质量,m1为淋雨试验前的雨量收集杯质量,ρ为水的密度,D为量收集杯的口径,m0为累积降雨质量;
[0032]通过所述每个所述雨量收集杯累积的降雨量计算n个所述雨量收集杯的平均降雨量计算降雨均匀系数,表达式为:
[0033][0034]其中,R
Ai
为第i个雨量收集杯的降雨量,n为雨量收集杯的总数;
[0035]将所述平均降雨量与所述每个所述雨量收集杯累积的降雨量比较,若n/2个所述雨量收集杯累积的降雨量与所述平均降雨量接近,则计算所述淋雨试验的降雨偏差系数,表达式为:
[0036][0037]其中,降雨偏差系数C表示n个雨量收集杯降雨量的离散程度;
[0038]通过分析所述降雨偏差系数获取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降雨均匀性。
[0039]优选地,所述通过分析所述降雨偏差系数获取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降雨均匀性,包括:
[0040]所述降雨偏差系数越接近1,则所述n个雨量收集杯降雨量的离散程度越大,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降雨均匀性越差;
[0041]所述降雨偏差系数越接近0,则所述n个雨量收集杯降雨量的离散程度越小,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降雨均匀性越好。
[0042]优选地,所述试验箱箱体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鼓风机,所述试验箱箱体的另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鼓风机,所述试验箱箱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一风向调节片,所述试验箱箱体的另一侧内壁设置有第二风向调节片。
[0043]优选地,所述试验箱箱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由支撑杆固定的供水箱,所述试验箱箱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滴雨储水箱,所述试验箱箱体的上端靠近滴雨储水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淋雨储水箱。
[0044]优选地,所述滴雨储水箱与淋雨储水箱均通过连接管和供水箱相连通,所述试验箱箱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与滴雨储水箱相连通的滴雨强度控制阀,所述滴雨强度控制阀下端固定安装有滴雨管网,所述试验箱箱体的顶端靠近滴雨强度控制阀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淋雨储水箱相连通的淋雨强度控制阀,所述淋雨强度控制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待试验电子产品安放在升降旋转机构(700)上,通过滴雨管网(1000)与淋雨管网(1300)分别对所述待试验电子产品进行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通过摄像机获取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时的雨滴图像集,提取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进行的同时,通过气流传感器获取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气流集,分别控制第一鼓风机(500)与第一风向调节片(600)、第二鼓风机(800)与第二风向调节片(900)调节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风力与风向;将升降旋转机构(700)移出试验箱箱体(100),在试验箱箱体(100)的底端放置n个均匀分布的雨量收集杯,分析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降雨均匀性;根据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气流集与降雨均匀性判断淋雨试验箱完善程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包括:对所述雨滴图像集f(x,y)进行最大熵分割,选定初始阈值Th1,计算所述雨滴图像集中雨滴与图像背景的均值U1与U2,表达式为:其中,m、n分别表示雨滴图像集中像素大于阈值和小于阈值的像素个数;将所述雨滴图像集中像素值小于U1的划为一类,大于U2的划为另一类,将大于等于U1且小于等于U2的像素作为下一次图像数据源;分割所述下一次图像数据源,计算出阈值Th2,若|Th2‑
Th1|<5,则Th2为最终阈值,否则重复上述两个步骤,直至|Th
i

Th
i
‑1|<5,则Th
i
为最终阈值;根据所述最终阈值对所述雨滴图像集进行分割,得到分割图像;扫描所述分割图像中雨滴的分布位置与数目,以所述分割图像中雨滴轮廓上最远的两个像素连线为X轴,以所述分割图像中雨滴轮廓上最远的两个像素连线且垂直X轴为Y轴;根据所述分割图像中雨滴在所述X轴与Y轴上质心位置确定雨滴的位置,获取所述雨滴图像集的特征,表达式为:其中,p、q分别为i、j方向像素上的数量,g(i,j)为像素点(i,j)处的灰度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鼓风机(500)与第一风向调节片(600)、第二鼓风机(800)与第二风向调节片(900)调节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风力与风向,包括:所述滴雨试验时,根据所述气流集获取所述第一鼓风机(500)的风压P1和从所述第一风向调节片(600)排出的风向θ1,θ1的取值范围为(30
°
,90
°
),计算所述第一鼓风机的有效风距
L1,表达式为:测量旋转盘(700)垂直于所述试验箱箱体(100)最远点距离d1,若L1>d1,则降低风压P1,减小风向θ1,直至L1<d1,将所述滴雨试验的雨滴分布在所述旋转盘(700)上;所述淋雨试验时,根据所述气流集获取所述第二鼓风机(800)的风压P2和从所述第二风向调节片(900)排出的风向θ2,θ2的取值范围为(30
°
,90
°
),计算所述第一鼓风机的有效风距L2,表达式为:测量所述旋转盘(700)垂直于所述试验箱箱体(100)最远点距离d2,若L2>d2,则降低风压P2,减小风向θ2,直至L2<d2,将所述淋雨试验的雨滴分布在所述旋转盘(700)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然降雨机理的淋雨试验箱完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滴雨试验与淋雨试验的降雨均匀性,包括:将所述雨量收集杯视为一个雨量筒,计算每个所述雨量收集杯累积的降雨量R
A
,表达式为:其中,m2为淋雨试验后的雨量收集杯质量,m1为淋雨试验前的雨量收集杯质量,ρ为水的密度,D为量收集杯的口径,m0为累积降雨质量;通过所述每个所述雨量收集杯累积的降雨量计算n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初期孔维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众志时代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