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2260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防水挡板、浮体气囊、固定架和蓄水槽,其中防水挡板设置在地面处,蓄水槽设置在车库地下并位于防水挡板下端,浮体气囊通过固定架设置在蓄水槽与防水挡板之间,通过蓄水槽内的积水可带动浮体气囊上浮,在上浮后可带动防水挡板上移用于阻拦水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阻止城市积水倒灌、管涌,突降暴雨时,人工抗洪排涝不及时,可防止雨水流入地下车库,降低地下车库车辆被淹的风险。同时制作简单且操作实用,不需要人工操作即可自动进行积水拦截,避免积水淹没车库及地下车辆,减小人工投入同时避免了车辆被淹造成的经济损失。入同时避免了车辆被淹造成的经济损失。入同时避免了车辆被淹造成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轿车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交通工具,车辆越来越多,地面停车已无法满足车辆日益增加的要求,因此,地下车库是解决目前停车难的主要途径。而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严重,各种极端气候频发,多地汛期突降暴雨,城市内涝频发,同时各主支杆河流漫堤,倒灌城市,导致人民财产收到严重损失,甚至在部分小区地下车库出入口出现管涌,大量积水涌入地下车库,导致地下车库内车辆被淹没,给车主、小区物业、保险公司及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通过专利技术一种随水位自动升降的防洪装置,可有效阻止突降暴雨时,地面雨水灌入地下停车库内淹没地下车库的车辆,降低乃至阻止了突降暴雨时对地下车库车辆被暴雨浸泡的风险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防水挡板、浮体气囊、固定架和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挡板设置在地下车库地面的入口处且所述防水挡板的跨度不小于所述入口处的宽度,所述蓄水槽设置在所述车库地下且位于所述防水挡板的下端,所述浮体气囊设置在所述蓄水槽与所述防水挡板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防水挡板下端;所述蓄水槽可用于引流与储存积水,当所述蓄水槽引流积水的速率低于储存积水的速率时,所述蓄水槽内的积水可带动所述浮体气囊在所述蓄水槽内上浮移动,所述浮体气囊的移动可带动所述防水挡板上移用于阻挡水流。
[0005]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槽的内壁设置有轨道,所述浮体气囊可通过所述轨道在所述蓄水槽内移动。
[0006]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可与所述浮体气囊连接并可配合所述浮体气囊在所述轨道上移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槽设置有截水沟,所述截水沟可配合所述蓄水槽引流积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截水沟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可排出所述截水沟内的积水。
[0009]进一步地,所述截水沟还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防水挡板的相邻一侧,所述盖板可阻拦杂物。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浮体气囊与所述防水挡板之间设置有充气嘴,所述充气嘴可配合所述浮体气囊充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挡板的两端设置有挡水橡胶条,所述挡水橡胶条可配合所述防水挡板阻拦积水。
[0012]进一步地,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
[0013]将所述防水挡板设置在所述地下车库地面的入口处且所述防水挡板的跨度不小于所述入口处的宽度;
[0014]在所述防水挡板下设置蓄水槽;
[0015]将所述浮体气囊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防水挡板与所述蓄水槽之间;
[0016]所述蓄水槽引流积水的速率低于储存积水的速率时,所述蓄水槽内的积水可带动所述浮体气囊在所述蓄水槽内上浮移动,并带动所述防水挡板上移阻挡水流;当所述蓄水槽引流积水的速率高于储存积水的速率时,所述浮体气囊在所述蓄水槽内下移,所述防水挡板通过自身重量与所述浮体气囊的下移下降至地面。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有效阻止城市倒灌、管涌,突降暴雨时,人工抗洪排涝不及时,防止雨水流入地下车库,降低地下车库车辆被淹的风险。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雨季地下车库防洪抗涝,制作简单且操作实用,不需要人工操作就可以自动进行积水拦截,避免积水淹没车库及地下车辆,减小人工投入,避免了车辆被淹造成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横剖面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挡板与坡道结构连接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端部剖面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挡水橡胶条的示意图;
[0023]图中:
[0024]1、防水挡板
ꢀꢀꢀꢀꢀꢀꢀꢀꢀꢀꢀꢀ
2、浮体气囊
ꢀꢀꢀꢀꢀꢀꢀꢀꢀꢀ
3、挡水橡胶条
[0025]4、蓄水槽
ꢀꢀꢀꢀꢀꢀꢀꢀꢀꢀꢀꢀꢀꢀ
5、截水沟
ꢀꢀꢀꢀꢀꢀꢀꢀꢀꢀꢀꢀ
6、支撑梁
[0026]7、截水沟盖板
ꢀꢀꢀꢀꢀꢀꢀꢀꢀꢀ
8、轨道
ꢀꢀꢀꢀꢀꢀꢀꢀꢀꢀꢀꢀꢀꢀ
9、凹槽滑轮
[0027]10、滑轮
ꢀꢀꢀꢀꢀꢀꢀꢀꢀꢀꢀꢀꢀꢀꢀ
11、截水沟排水管
ꢀꢀꢀꢀꢀ
12、充气嘴
[0028]13、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的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出说明。
[0031]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及使用方法,如图1

2所示,包括防水挡板1、浮体气囊2、挡水橡胶条3、蓄水槽4、截水沟5、支撑梁6、截水沟盖板7、轨道8、凹槽滑轮9、滑轮10、截水沟排水管11、充气嘴12和固定架13,如图2所示,其中防水挡板1设置在地下车库地面的入口处且防水挡板1的跨度不小于所述入口处的宽度,蓄水槽4设置在车库地下且位于防水挡板1的下端,浮体气囊2设置在蓄水槽4与防水挡板1之间并通过固定架13固
定在防水挡板1下端;蓄水槽4可用于引流与储存积水,当蓄水槽4引流积水的速率低于储存积水的速率时,蓄水槽4内的积水可带动浮体气囊2在蓄水槽4内上浮移动,浮体气囊2的移动可带动防水挡板1上移用于阻挡水流;当蓄水槽4内引流积水的速率大于储存积水的速率时,蓄水槽4内的积水无法带动浮体气囊2上浮,因此随积水的流失浮体气囊2随积水在蓄水槽内下降,使防水挡板1随自身重量下降使防水挡板1与地面平齐。
[0032]优选地,在安装并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前,先确定自动升降防洪装置的外轮廓尺寸长、宽、高,计算出防水挡板1、浮体气囊2、挡水橡胶条3、和带轴承的凹槽滑轮9的总重量,根据总重量确定自动升降防洪装置内浮体气囊2的体积,浮体气囊2长和宽的尺寸为防洪装置的内框尺寸,浮体气囊2的体积大小由浮体气囊2的高度尺寸确定,为确保自动升降防洪装置能有足够的浮力随水位上升而上升,在确定浮体气囊2的高度尺寸时,应考虑浮体气囊2的浮力大于防洪装置的总重量的1.25倍,若计算出的浮体气囊2的高度大于或等于自动升降防洪装置的高度时,则可调整自动升降防洪装置的宽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包括防水挡板、浮体气囊、固定架和蓄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挡板设置在地下车库地面的入口处且所述防水挡板的跨度不小于所述入口处的宽度,所述蓄水槽设置在所述车库地下且位于所述防水挡板的下端,所述浮体气囊设置在所述蓄水槽与所述防水挡板之间并通过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防水挡板下端;所述蓄水槽可用于引流与储存积水,当所述蓄水槽引流积水的速率低于储存积水的速率时,所述蓄水槽内的积水可带动所述浮体气囊在所述蓄水槽内上浮移动,所述浮体气囊的移动可带动所述防水挡板上移用于阻挡水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的内壁设置有轨道,所述浮体气囊可通过所述轨道在所述蓄水槽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可与所述浮体气囊连接并可配合所述浮体气囊在所述轨道上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设置有截水沟,所述截水沟可配合所述蓄水槽引流积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车库汽车坡道自动升降的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设置有排水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友非陈亚东郝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