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的装置以及蓄电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179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的装置以及蓄电池。一种装置(10),尤其接触单元(12),其用于蓄电池(14)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并至少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的装置以及蓄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具有用于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的装置、尤其接触单元,和用于电气设备的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为了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对应的装置,尤其接触单元。然而,在该已知的装置、尤其接触单元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是,其例如被加载有过大的电流,因此结果是输入到接触单元中的热量增加。还存在接触电阻增加的问题,这尤其可归因于例如由于接触单元的灰尘颗粒的增加的污染。就这点而言,经常发生接触单元和/或蓄电池的壳体热损坏。在已知的接触单元中还有问题的是,其接触力或压紧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的装置和用于电气设备的蓄电池,在其中可通过以下方式克服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问题,即,可更好地吸收和分布在电流流动时产生的热,并且降低接触阻抗。此外,装置、尤其接触单元应具有更长的寿命和更低的维护和/或维修花费,以及在成本上是有利的。
[0004]所提到的目的通过用于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的装置、尤其接触单元以及用于电气设备的蓄电池来实现。本技术的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方案相应在实施例中给出。
[0005]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的装置、尤其接触单元。电气设备例如可为电动工具或家用电器,其可由蓄电池供给电能。替代地,电气设备可由充电设备形成,由此蓄电池可被再次充电。
[0006]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接触元件,其具有第一窄侧和至少两个从第一窄侧沿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长侧;第二接触元件,其具有第二窄侧和两个沿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长侧。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可相应垂直于窄侧的端部延伸。
[0007]在根据本技术的装置中规定,第二接触元件布置在第一接触元件中,其中,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在其窄侧处至少部分区段地彼此固定和/或紧固。
[0008]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可优选地具有相同的形状或几何。然而,为了第二接触元件可布置在第一接触元件中,第二接触元件可相比于第一接触元件更小地构造,即,第二接触元件的第二窄侧以及至少两个第二长侧可相比于第一接触元件的第一长侧更短地构造。例如,第二接触元件可相比于第一接触元件在约30%至约80%之间地更小地构造。
[0009]通过该接触单元还可有利地改善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因为在此连接和/或接触通过两个内置的接触夹实现。基于此,通过电流流动产生的热量可分布到更大的面上,从而降低和/或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热损伤,例如接触单元的熔化。此外,还可通过内
置的接触夹实现改善的压紧压力和/或压紧力,因为尤其第二接触元件的第二长侧被第一接触元件的第一长侧加强。
[0010]在装置中可规定,第二接触元件的第二窄侧的背对至少两个长侧的面至少部分区段地固定和/或紧固在第一接触元件的第一窄侧的面向第一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的面处。这意味着,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窄侧彼此平行地布置。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窄侧可至少局部地处于面接触中。根据固定方法,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窄侧可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0011]窄侧的至少部分区段地固定和/或紧固已经可是足够的,使得第二接触元件紧固在第一接触元件中。由此还有利地没有影响相应的接触元件的压紧力或压紧压力。
[0012]可规定,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窄侧通过材料配合、形状配合和/或传力的连接至少部分区段地彼此固定和/或紧固。
[0013]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窄侧可通过焊接连接、尤其通过点焊至少部分区段地彼此固定和/或紧固。
[0014]点焊已被证明为有利于两个窄侧的固定和/或紧固,因为其可快速、简单且在没有大的成本的情况下建立和/或实现。第一接触元件和/或第二接触元件的窄侧例如可通过至少一个、至多七个焊接点彼此固定和/或紧固,优选地通过三个焊接点彼此固定和/或紧固。
[0015]根据另一实施例,第一接触元件以及第二接触元件的窄侧可通过一个或多个焊接缝至少部分区段地彼此固定和/或紧固。
[0016]根据另一实施例,至少两个窄侧还可通过其他的材料配合、形状配合和/或传力的连接彼此固定和/或紧固。至少两个窄侧例如可通过一个或多个钎焊连接、螺旋连接或铆接连接、过盈配合等等彼此固定和/或紧固。
[0017]此外,可规定,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至少部分区段地通过至少一个其他的材料配合、形状配合和/或传力的连接彼此固定和/或紧固。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例如可通过焊接连接、尤其通过点焊连接彼此固定和/或紧固。替代地,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还可通过钎焊连接、螺旋连接或铆接连接、过盈配合等等彼此固定和/或紧固。
[0018]通过在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之间的附加的连接可有利地实现双金属效应,因为相应的长侧的区段在有热量的情况下不同地膨胀,由此结果还产生不同的压紧力。
[0019]此外,可规定,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相应如此布置或构造,使得在它们之间形成和/或提供有容纳部,其中,尤其电气设备的相应的接触部可容纳和/或装入到容纳部中。
[0020]此外,可规定,第一接触元件和/或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相应至少部分区段地具有接触区域。对于与之耦联的电气设备,该接触区域可尤其与电气设备的接触部至少局部地处于面接触中,接触区域还通过该面接触实现热输入或热传递。此外,至少两个长侧可加紧地容纳和/或保持电气设备的相应的接触部。
[0021]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的接触区域可沿待与装置耦联的电气设备的插入方向相继布置,其中,尤其污物等等在第一接触元件和/或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或接触区域处在耦联电动工具时被更好地摆脱。结果还可降低接触阻抗。替
代地,第一接触元件和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的接触区域可沿待与装置耦联的电气设备的插入方向错位布置。
[0022]此外,可规定,第一接触元件和/或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至少局部地具有结构化部。
[0023]结构化部可至少局部地尤其设置在第一接触元件和/或第二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长侧的相应内置的面或相应相对而置的面处。结构化部还可尤其至少局部地设置在第一接触元件和/或第二接触元件的相应的长侧的接触区域中。
[0024]结构化部可由横向或纵向凹槽、V形凹槽、凹口、凹陷、切口等等形成。结构化部可优选地对应于长侧的纵向延伸细长地形成,使得例如待与装置耦联的电气设备的相应的接触部的插入更简单。
[0025]例如,第一接触元件的结构化部可通过横向凹槽或V形凹槽形成,并且第二接触元件的结构化部通过纵向凹槽形成。第一接触元件的第一长侧的通过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电池(14)与电气设备的电气连接和/或接触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第一接触元件(22),其具有第一窄侧(24)和至少两个从所述第一窄侧(24)沿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一长侧(26、26

),

第二接触元件(28),其具有第二窄侧(30)和至少两个从所述第二窄侧(30)沿相同的方向延伸的第二长侧(32、32

),其中,规定,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布置在第一接触元件(22)中,其中,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在其窄侧(22,28)处至少部分区段地彼此固定和/或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第二窄侧(30)的背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长侧(32、32

)的面固定和/或紧固在所述第一窄侧(24)的面向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的至少两个第一长侧(26、26

)的面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窄侧(24、30)通过材料配合、形状配合和/或传力的连接至少部分区段地彼此固定和/或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窄侧(24,30)通过焊接连接、尤其通过点焊至少部分区段地彼此固定和/或紧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的至少两个第一长侧(26、26

)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第二长侧(32、32

)至少部分区段地通过其他材料配合、形状配合和/或传力的连接彼此固定和/或紧固。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长侧(26、26

、32、32

)如此布置或构造,使得在它们之间相应形成和/或提供用于所述电气设备至少一个接触部的容纳部。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或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长侧(26、26

、32、32

)至少部分区段地具有接触区域(34)。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长侧(26、26

、32、32

)的接触区域(34)在待与所述装置(10)耦联的电气设备的插入方向上相继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或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长侧(26、26

、32、32

)至少局部地具有结构化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化部至少局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或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长侧(26、26

、32、32

)的相应内置或相对而置的面和/或接触区域(34)处。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或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长侧(26、26

、32、32

)在其内置的面或相对而置的面处、尤其在其结构化部的区域中至少部分区段地用至少一种流体润湿。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长侧(26、26

、32、32

)至少部分区段地具有接触区域(34),其中,所述接触区域(34)沿待与所述装置(10)耦联的电气设备的插入方向相继布置,并且其中,所
述接触区域(34)至少局部地具有结构化部。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元件(22)和所述第二接触元件(28)的至少两个长侧(26、26

、32、32

)相应至少部分区段地具有接触区域(34),其中,所述接触区域(34)沿待与所述装置(10)耦联的电气设备的插入方向相继布置,其中,所述接触区域(34)用至少一种流体润湿。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安海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