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178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不同的体位垫只能针对几种不同的位置进行暴露,无法做到对身体的任意位置进行暴露;此时如果病人头部趴在床上,病人无法使用氧气管。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包括有底盘、电动升降台和第一安装框板等;底盘上侧中部安装有电动升降台;电动升降台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框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外科医生操作要求调整并固定患者体位,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以达到充分暴露手术野的目的,由此为外科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暴露,方便外科医生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最终增加外科医生手术操作舒适性,提升手术操作效率。提升手术操作效率。提升手术操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在医疗手术过程中,针对病人身体各个不同部位的疾病,医生需要对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手术和诊断等操作;针对不同手术,需要不同的体位垫,并且不同的体位垫只能针对几种不同的位置进行暴露,无法做到对身体的任意位置进行暴露;并且在对病人进行背部和臀部位置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往往需要病人趴着,此时如果病人头部趴在床上,则需要侧着头,长时间侧头会导致病人的颈椎受到影响酸痛,如果头部悬空,则颈椎压力太大,对颈椎的损害较大;而如果病人脸部着床,则呼吸困难,同时病人无法使用氧气管。
[0003]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不同的体位垫只能针对几种不同的位置进行暴露,无法做到对身体的任意位置进行暴露;此时如果病人头部趴在床上,病人无法使用氧气管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
[0005]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包括有底盘、电动升降台、第一安装框板、多体位调整系统和头部调整系统;底盘上侧中部安装有电动升降台;电动升降台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框板;第一安装框板上安装有用于对病人进行多种体位调整的多体位调整系统;第一安装框板右部安装有用于对病人的头部进行调整的头部调整系统。
[0006]进一步地,多体位调整系统包括有限位滑块、安装角板、可形变床垫、安装条板、第二电动滑轨、第二电动滑座、第一电动伸缩杆、连接座、变形抬升杆、胸部固定组件、腰部固定组件、腿部固定组件和侧位辅助组件;第一安装框板内侧四个角各滑动连接有一个限位滑块;四个限位滑块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安装角板;四个安装角板之间连接有可形变床垫;可形变床垫上侧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胸部固定组件、腰部固定组件和腿部固定组件;可形变床垫上侧设置有侧位辅助组件;第一安装框板下侧前部和下侧后部各固接有一个安装条板;两个安装条板的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轨;两个第二电动滑轨各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滑座;四个第二电动滑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电动伸缩杆;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各固接有一个连接座;相应的两个连接座之间固接有一个变形抬升杆。
[0007]进一步地,胸部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束带、第一衔接条、插杆、复位弹簧、第二固定束带、第二衔接条、托块、第一安装座板、第二安装座板、转轴杆、扭力弹簧、拨板和插板;可形变床垫上侧右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束带;第一固定束带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衔接条;第一衔接条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插杆;两个插杆外表面各套设有一个复位弹簧;每个插杆的外表面左侧和外表面右侧各开有一个凹槽;可形变床垫上侧右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束带,并且第二固定束带位于第一固定束带前方;第二固定束带上端连接有第二衔接条;第二衔接条
顶端固接有两个托块;第二衔接条上开有两个圆孔;第二衔接条前侧固接有八个第一安装座板;每两个第一安装座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座板;四个转轴杆上各套设有一个扭力弹簧;每个转轴杆上固接有一个拨板;每个转轴杆上固接有一个插板,相应的两个插板成左右对称;每个扭力弹簧的一端固接第一安装座板,另一端固接拨板。
[0008]进一步地,腰部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腰部气囊束带和第二腰部气囊束带;可形变床垫上侧中部连接有第一腰部气囊束带;可形变床垫上侧中部连接有第二腰部气囊束带,并且第二腰部气囊束带位于第一腰部气囊束带的前侧;第一腰部气囊束带与第二腰部气囊束带之间通过可打开的锁扣进行连接。
[0009]进一步地,腿部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滑轨、第一电动滑座、安装垫板、第一腿部气囊束带和第二腿部气囊束带;可形变床垫中左侧安装有四个第一电动滑轨;每两个第一电动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一电动滑座;两个第一电动滑座上侧各连接有一个安装垫板;每个安装垫板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分别连接有一个第一腿部气囊束带和一个第二腿部气囊束带;相应的一个第一腿部气囊束带和一个第二腿部气囊束带之间通过可打开的锁扣进行连接。
[0010]进一步地,侧位辅助组件包括有第一侧位气囊板和第二侧位气囊板;可形变床垫上侧右部连接有两个第一侧位气囊板;可形变床垫上侧左部连接有两个第二侧位气囊板,并且两个第二侧位气囊板位于两个第一侧位气囊板的左方。
[0011]进一步地,第一腿部气囊束带、第二腿部气囊束带、第一腰部气囊束带、第二腰部气囊束带、第一侧位气囊板和第二侧位气囊板均设置有用于充放气的阀门。
[0012]进一步地,头部调整系统包括有第二安装框板、安装角框、头部垫、第二电动伸缩杆、弧形托垫、第三电动滑轨、第三电动滑座和颈托垫;第一安装框板右端前侧和右端后侧各安装有一个第三电动滑轨;两个第三电动滑轨各滑动连接有一个第三电动滑座;两个第三电动滑座右侧安装有第二安装框板;第二安装框板;第二安装框板内侧四个角各固接有一个安装角框;四个安装角框之间连接有头部垫;头部垫中部开有一个容纳槽;头部垫上侧右部开有一个导通槽,并且导通槽左侧与容纳槽连通;头部垫上侧前部和上侧后部各安装有一个第二电动伸缩杆;两个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各连接有一个弧形托垫;第一安装框板上侧右部设置有颈托垫。
[0013]进一步地,弧形托垫和颈托垫均为柔性可回弹材质。
[0014]进一步地,颈托垫上部设置有一个弧形凹陷。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医疗手术过程中,针对病人身体各个不同部位的疾病,医生需要对病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手术和诊断等操作;针对不同手术,需要不同的体位垫,并且不同的体位垫只能针对几种不同的位置进行暴露,无法做到对身体的任意位置进行暴露;并且在对病人进行背部和臀部位置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往往需要病人趴着,此时如果病人头部趴在床上,则需要侧着头,长时间侧头会导致病人的颈椎受到影响酸痛,如果头部悬空,则颈椎压力太大,对颈椎的损害较大;而如果病人脸部着床,则呼吸困难,同时病人无法使用氧气管的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多体位调整系统,可针对病人不同部位的诊断治疗需求,可以变换多种不同的体位,并保持稳定,可对身体的任意位置进行手术野的暴露;
[001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头部调整系统,如果病人头部趴在床上,则无需侧着头,不会导致病
人的颈椎受到影响酸痛,减小对颈椎的损害较大;同时在病人趴着时保证病人可以正常使用氧气管和氧气面罩;
[0018]根据外科医生操作要求调整并固定患者体位,并保持良好的稳定性,以达到充分暴露手术野的目的,由此为外科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暴露,方便外科医生进行各种手术操作;最终增加外科医生手术操作舒适性,提升手术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体位调整系统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多体位调整系统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包括有底盘(1)、电动升降台(2)和第一安装框板(3);底盘(1)上侧中部安装有电动升降台(2);电动升降台(2)的伸缩端安装有第一安装框板(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多体位调整系统(4)和头部调整系统(5);第一安装框板(3)上安装有用于对病人进行多种体位调整的多体位调整系统(4);第一安装框板(3)右部安装有用于对病人的头部进行调整的头部调整系统(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其特征是:多体位调整系统(4)包括有限位滑块(401)、安装角板(402)、可形变床垫(403)、安装条板(4026)、第二电动滑轨(4027)、第二电动滑座(4028)、第一电动伸缩杆(4029)、连接座(4030)、变形抬升杆(4031)、胸部固定组件、腰部固定组件、腿部固定组件和侧位辅助组件;第一安装框板(3)内侧四个角各滑动连接有一个限位滑块(401);四个限位滑块(401)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安装角板(402);四个安装角板(402)之间连接有可形变床垫(403);可形变床垫(403)上侧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胸部固定组件、腰部固定组件和腿部固定组件;可形变床垫(403)上侧设置有侧位辅助组件;第一安装框板(3)下侧前部和下侧后部各固接有一个安装条板(4026);两个安装条板(4026)的相向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电动滑轨(4027);两个第二电动滑轨(4027)各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电动滑座(4028);四个第二电动滑座(4028)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电动伸缩杆(4029);四个第一电动伸缩杆(4029)的伸缩端各固接有一个连接座(4030);相应的两个连接座(4030)之间固接有一个变形抬升杆(40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可调式体位垫,其特征是:胸部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束带(404)、第一衔接条(405)、插杆(406)、复位弹簧(407)、第二固定束带(408)、第二衔接条(409)、托块(4010)、第一安装座板(4011)、第二安装座板(4012)、转轴杆(4013)、扭力弹簧(4014)、拨板(4015)和插板(4016);可形变床垫(403)上侧右部连接有第一固定束带(404);第一固定束带(404)的上端连接有第一衔接条(405);第一衔接条(405)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插杆(406);两个插杆(406)外表面各套设有一个复位弹簧(407);每个插杆(406)的外表面左侧和外表面右侧各开有一个凹槽;可形变床垫(403)上侧右部连接有第二固定束带(408),并且第二固定束带(408)位于第一固定束带(404)前方;第二固定束带(408)上端连接有第二衔接条(409);第二衔接条(409)顶端固接有两个托块(4010);第二衔接条(409)上开有两个圆孔;第二衔接条(409)前侧固接有八个第一安装座板(4011);每两个第一安装座板(4011)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第二安装座板(4012);四个转轴杆(4013)上各套设有一个扭力弹簧(4014);每个转轴杆(4013)上固接有一个拨板(4015);每个转轴杆(4013)上固接有一个插板(4016),相应的两个插板(4016)成左右对称;每个扭力弹簧(4014)的一端固接第一安装座板(4011),另一端固接拨板(40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