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白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170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白度薄膜,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对苯二甲酸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白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白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C08,具体涉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高,白色污染物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于聚酯产品方便的使用性能,使其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因此开发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酯至关重要。专利CN200810200964.5通过加入聚乙二醇作为支化剂,还要加入颜色稳定剂去消除钛酸酯催化剂带来的颜色变化,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专利CN201811295682.8通过加入PHA改性聚酯薄膜,可以提高聚酯薄膜的可降解性,但是可能会引起冲击性能的下降,白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高聚酯薄膜的可生物降解性和白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白度薄膜,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对苯二甲酸30

60份,1,4

丁二醇40

55份,支化剂0.02

0.1份,二元酸30

65份,扩散剂0.02

0.6份,催化剂0.03

0.15份,稳定剂0.03

0.1份。
[000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化剂为胺类衍生物,包含以下结构

(OH)m

R1

(NH)n

,R1

(NH)n中的一种,所述R1为CH2,m+n为2

10。
[000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化剂选自硬脂酸二乙醇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二甘醇胺、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化剂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0.5

1)。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苯二甲酸和1,4

丁二醇和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的重量比为1:(0.8

1.5):(0.035

0.175)。
[0009]本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所述支化剂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时,可以得到白度较高的聚酯薄膜,并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猜测可能的原因是:本申请创新性地采用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作为支化剂,可以形成酰胺基基团,能够更好的提高高白度薄膜的热稳定性,并且通过引入酰胺基基团可以有效降低聚酯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提高对可见光的反射效率,由于酰胺基团的高反应性和基团的稳定性,降低了材料的热降解,从而可以实现较高的白度。并且申请人进一步发现当对苯二甲酸和1,4

丁二醇和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的重量比为1:(0.8

1.5):(0.035

0.175)时,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可以与对苯二甲酸和1,4

丁二醇之间形成稳定的网络交联结构,从而可以提高高白度薄膜的力学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且不易破损。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元酸选自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元酸为丁二酸和己二酸。
[0012]进一步优选,所述丁二酸和己二酸的重量比为(5

8):1。
[0013]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二元酸优选丁二酸和己二酸的复配,并且重量比为(5

8):1时可以提高制备得到的聚酯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扩散剂选自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扩散剂为硬脂酸锌。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催化剂选自钛酸异丙酯、钛酸四异丙酯、钛酸正丁酯、钛酸四丁酯、烷基钛酸、四叔丁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元酸与1,4

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

3)。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稳定剂选自磷酸钙、磷酸钠、磷酸钾、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钙。
[00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硬脂酸锌和亚磷酸钙的重量比为1:(1

2)。
[0021]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选择硬脂酸锌作为扩散剂,亚磷酸钙为稳定剂,重量比为1:(1

2)时可以提高高白度薄膜的表面性能,提高薄膜的表观光泽度。
[002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白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将对苯二甲酸,1,4

丁二醇,二元酸,支化剂,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
[0024](2)先减压进行预缩聚反应,加入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后继续减压进行缩聚反应;
[0025](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吹塑成膜,即得高白度薄膜。
[002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酯化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为200

250℃,预缩聚和缩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为230

250℃。
[002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酯化反应过程中需要通入氮气进行保护,预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压强为7

10kPa,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压强为100

200Pa。
[002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酯化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5

0.1份,缩聚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1

0.15份。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0](1)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白度薄膜,通过优选支化剂和稳定剂的种类,使聚酯薄膜具有较好的白度,经过高温和紫外线的侵蚀也很少会产生黄变。
[0031](2)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白度薄膜,通过优选支化剂的种类和二元酸和二元醇的重量比,使聚酯薄膜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拉伸造成的断裂,使被包覆物与聚酯薄膜能够稳定接触,实现较好的保护效果。
[0032](3)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白度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够通过堆肥实现降解,减少聚酯薄膜对环境的白色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
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白度薄膜,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对苯二甲酸30

60份,1,4

丁二醇40

55份,支化剂0.02

0.1份,二元酸30

65份,扩散剂0.02

0.06份,催化剂0.03

0.15份,稳定剂0.03

0.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白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化剂为胺类衍生物,包含以下结构

(OH)m

R1

(NH)n

,R1

(NH)n中的一种,所述R1为CH2,m+n为2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白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化剂选自、二甘醇胺、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硬脂酸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白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苯二甲酸和1,4

丁二醇和支化剂的重量比为1:(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占高鹏娜杨世美贾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安应用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