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50162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碰撞假人领域,公开了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图像处理技术,从多组第一发泡体中筛选出多组第二发泡体,多组第一发泡体是通过将多组混合原料分别倒入发泡装置中进行发泡获得的,多组混合原料是通过针对多组相同的聚氨酯发泡组合料,分别在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搅拌转速且不同搅拌时长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获得的,发泡装置的容积与待填充假人皮肤空腔的容积相同;根据每组第二发泡体确定最优搅拌时长。实现了用于制作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最优搅拌时长的确定,从而使得基于按照所述最优搅拌时长搅拌后的混合原料制成的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具有较好的均匀度和致密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碰撞假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碰撞假人主要用于汽车碰撞试验中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进行评估,通过汽车碰撞试验获取人体伤害数据,从而对汽车安全性作出评价。因此,如何获得与人体形状相似、结构等效以及力学响应仿真的汽车碰撞假人肢体皮肤对于准确评估汽车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假人皮肤主要由单一仿真皮肤或带有填充肌肉层的组合仿真皮肤构成。
[0003]对于含有肌肉层的假人皮肤,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由肌肉层体现,这要求含有肌肉层的皮肤材料的发泡质量均匀且致密。而发泡质量的均匀与致密性与皮肤肌肉层原料的前处理过程息息相关,例如与皮肤肌肉层原料的搅拌时长以及填充时长有关联。因此,亟需一种汽车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从而为得到发泡质量均匀且致密的假人皮肤肌肉层提供基础。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实现了用于制作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最优搅拌时长的确定,从而使得基于按照所述最优搅拌时长搅拌后的混合原料制成的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具有较好的均匀度和致密性,进而使得在汽车碰撞试验中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具备仿生度更高的响应特性。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图像处理技术,从多组第一发泡体中筛选出满足第一设定条件的多组第二发泡体,其中,所述多组第一发泡体是通过将多组混合原料分别倒入发泡装置中进行发泡获得的,所述多组混合原料是通过针对多组相同的聚氨酯发泡组合料,分别在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搅拌转速且不同搅拌时长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获得的,所述发泡装置的容积与待填充假人皮肤空腔的容积相同;针对所述多组第二发泡体中的每组第二发泡体,按照预设方式进行切割,使得每组第二发泡体分别包括多份子发泡体;根据每组第二发泡体分别包括的多份子发泡体,对各组第二发泡体的质量均匀性进行评定,分别获得每组第二发泡体的质量方差;根据每组第二发泡体分别包括的多份子发泡体,对各组第二发泡体的致密性进行评定,分别获得每组第二发泡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mm的发泡数量的均值;将所述质量方差小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发泡数量的均值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二发泡体组确定为目标发泡体组;
将所述目标发泡体组分别对应的搅拌时长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最优搅拌时长。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处理方法,包括:根据待填充假人的身体部位确定聚氨酯发泡组合料的总质量及两种聚氨酯原料的配比,所述聚氨酯发泡组合料由所述两种聚氨酯原料组成;根据所述总质量及两种聚氨酯原料的配比分别确定所述两种聚氨酯原料各自的质量;设置搅拌装置的转速为目标转速,以及设置搅拌装置的搅拌时长为最优搅拌时长,控制所述搅拌装置启动,通过所述搅拌装置对所述质量的两种聚氨酯原料进行混合搅拌,获得混合后的原料;根据设定最大浇注速率和设定最小浇注速率确定目标浇注速率;将所述混合后的原料按照所述目标浇注速率浇注至与所述身体部位对应的模具内,获得所述身体部位的皮肤肌肉层;其中,所述最优搅拌时长、所述设定最大浇注速率和所述设定最小浇注速率基于上述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确定。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指令,用于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的步骤。
[000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使计算机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的步骤。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实现了用于制作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最优搅拌时长的确定,从而使得基于按照所述最优搅拌时长搅拌后的混合原料制成的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具有较好的均匀度和致密性。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积可调的发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积可调的发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积可调的发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积可调的发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积可调的发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浇注漏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浇注漏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搅拌浇注漏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第二发泡体均匀地切分成四等份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选择第二发泡体被切割后的子发泡体靠近浇注口一侧的截面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泡沫的起升高度与反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搅拌时间(即最优搅拌时长)的流程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浇注速率的流程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该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具体包括:步骤110、基于图像处理技术,从多组第一发泡体中筛选出满足第一设定条件的多组第二发泡体,其中,所述多组第一发泡体是通过将多组混合原料分别倒入发泡装置中进行发泡获得的,所述多组混合原料是通过针对多组相同的聚氨酯发泡组合料,分别在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搅拌转速且不同搅拌时长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获得的,所述发泡装置的容积与待填充假人皮肤空腔的容积相同。
[0015]具体的,选择聚氨酯作为假人皮肤肌肉层的原料,聚氨酯发泡组合料由A料和B料两种原料组成,根据所要填充的假人身体部位确定聚氨酯发泡组合料的总质量及两种聚氨酯原料的配比。其中,根据所要填充的假人皮肤空腔体积V及要求填充后聚氨酯密度ρ确定聚氨酯发泡组合料的质量m:m=ρ
×
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假人皮肤肌肉层原料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图像处理技术,从多组第一发泡体中筛选出满足第一设定条件的多组第二发泡体,其中,所述多组第一发泡体是通过将多组混合原料分别倒入发泡装置中进行发泡获得的,所述多组混合原料是通过针对多组相同的聚氨酯发泡组合料,分别在相同环境温度、相同搅拌转速且不同搅拌时长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获得的,所述发泡装置的容积与待填充假人皮肤空腔的容积相同;针对所述多组第二发泡体中的每组第二发泡体,按照预设方式进行切割,使得每组第二发泡体分别包括多份子发泡体;根据每组第二发泡体分别包括的多份子发泡体,对各组第二发泡体的质量均匀性进行评定,分别获得每组第二发泡体的质量方差;根据每组第二发泡体分别包括的多份子发泡体,对各组第二发泡体的致密性进行评定,分别获得每组第二发泡体的直径大于或等于2mm的发泡数量的均值;将所述质量方差小于第一阈值和/或所述发泡数量的均值小于第二阈值的第二发泡体组确定为目标发泡体组;将所述目标发泡体组分别对应的搅拌时长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最优搅拌时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图像处理技术,从多组第一发泡体中筛选出满足第一设定条件的多组第二发泡体,包括:分别获取针对每组第一发泡体的初始图像;分别对各所述初始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获得包括泡体开裂特征和/或死泡特征的问题发泡体;将除所述问题发泡体之外的发泡体确定为所述多组第二发泡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组第二发泡体分别包括的多份子发泡体,对各组第二发泡体的质量均匀性进行评定,分别获得每组第二发泡体的质量方差,包括:按照如下算式确定所述质量方差:按照如下算式确定所述质量方差:其中,m1为第一份子发泡体的质量,m2为第二份子发泡体的质量,m3为第三份子发泡体的质量,m4为第四份子发泡体的质量,表示第一份子发泡体、第二份子发泡体、第三份子发泡体和第四份子发泡体质量的平均值,S2表示所述质量方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组第二发泡体分别包括的多份子发泡体,对各组第二发泡体的致密性进行评定,分别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新郑宏刘伟东于长青王凯陈弘段丙旭刘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