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154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17
通过将剪切增稠液中间层置于两层高分子膜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膜具有三明治结构,其不仅能保持高分子膜本身的模量、强度和柔性等特性,而且还能够吸收冲击或振动能量,并因此具有出色的韧性。色的韧性。色的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薄膜
,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分子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声学元件、运动器材和包装防护等领域。
[0003]近年来,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兴起,电子元器件、声学元件、运动器材和包装防护等开始向微型化发展,并且对高分子膜的特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0004]高分子膜具有强度大、柔性好、质量轻等优点,但是其缺乏吸收冲击或振动能量的性能。
[0005]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具有能够吸收冲击或振动能量的性能的高分子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通过将剪切增稠液中间层置于两层高分子膜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膜,该复合膜具有三明治结构,其不仅能保持高分子膜本身的模量、强度和柔性等特性,而且还能够吸收冲击或振动能量,并因此具有出色的韧性。
[0007]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第1高分子膜、第2高分子膜和夹在第1高分子膜和第2高分子膜之间的剪切增稠液。
[000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复合膜由第1高分子膜、第2高分子膜和夹在第1高分子膜和第2高分子膜之间的剪切增稠液组成。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中,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各自具有5~10000μm的厚度,优选10~5000μm的厚度,更优选25~1000μm的厚度,还更优选50~500μm的厚度。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中,所述剪切增稠液一般具有1~100000nm的厚度,优选10~10000nm的厚度,更优选50~5000nm的厚度,还更优选100~1000nm的厚度。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中,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的厚度可相同,也可不同,优选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的厚度相同。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中,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各自为热塑性膜、热固性膜或这两者的组合。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均为热塑性膜,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均为热固性膜。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中,所述剪切增稠液一般为具有剪切增稠特性的两相悬浮体系,优选所述剪切增稠液选自二氧化硅微球/聚乙二醇200剪切增稠液、蒙脱土/聚乙二醇200剪切增稠液及其组合。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剪切增稠液为二氧化硅微球/聚乙二醇200剪切增稠液,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剪切增稠液为蒙脱土/聚乙二醇200剪切增稠液。
[0014]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膜一般选自聚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酯膜、TPU膜、TPE膜及其组合。
[0015]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热固性膜一般选自橡胶膜、环氧树脂膜、聚氨酯膜及其组合。
[00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本专利技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0017]1)将剪切增稠液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稀释分散后,涂覆在第1高分子膜上;
[0018]2)所述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后,将第2高分子膜置于所述剪切增稠液的表面上,然后,经热压或固化得到所述复合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步骤1)中,剪切增稠液在第1高分子膜上的涂覆可进行一次或多次,涂覆次数越多,剪切增稠液越厚。
[0020]本专利技术可采用本领域常用的任何挥发性有机溶剂,包括但不限于乙醇。
[0021]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均为热塑性膜,并且在步骤2)中经热压得到所述复合膜。
[0022]本专利技术方法可采用的热压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热压、热辊压等方式。
[0023]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均为热固性膜,并且在步骤2)中经固化得到所述复合膜。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均为热固性膜时,优选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25]a)制备第1高分子膜;
[0026]b)使第1高分子膜固化至一定程度,即刚形成交联网络;
[0027]c)将经挥发性有机溶剂稀释、分散的剪切增稠液涂覆在所述刚形成交联网络的第1高分子膜上;
[0028]d)使所述挥发性有机溶剂挥发完全;
[0029]e)在所述剪切增稠液的表面原位制备第2高分子膜,经固化得到所述复合膜。
[0030]本专利技术方法可采用的固化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热固化、紫外光固化等方式。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膜不仅能保持高分子膜本身的模量、强度和柔性等特性,还兼有因能吸收冲击或振动能量而具有的韧性,在将本专利技术复合膜应用于电子元器件、声学元件、运动器材和包装防护后,不仅能保留其原有的功能,还能因其韧性起到减震、防震的效果,提升相应产品的品质。
[0032]根据本公开的以下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目的、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采用以下附图标记:
[0034]1′
—第1高分子膜;2—剪切增稠液;1—第2高分子膜。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复合膜中间层剪切增稠液的粘度随剪切应力变化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膜包含剪切增稠液中间层,采用流变仪对该剪切增稠液进行稳态下的剪切速率扫描,其剪切速率

粘度曲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向剪切增稠液施加的剪切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其粘度会迅速增大,并且伴随着大量能量的吸收。因此剪
切增稠液中间层能够赋予高分子膜吸收冲击或振动能量的性能,从而使复合膜具备良好的冲击韧性。
[0037]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是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8]实施例
[0039]以下实施例采用的材料、试剂等各种物质均自商业购买得到。
[0040]实施例1
[0041]取二氧化硅微球/聚乙二醇200剪切增稠液适量,用少量的乙醇稀释分散,使得剪切增稠液有一定的流动性。
[0042]将一定量的剪切增稠液分散液均匀涂覆在厚度为100μm的聚丙烯膜上,待乙醇挥发后,得到了表面涂覆有500nm厚剪切增稠液的聚丙烯膜。
[0043]再将另外一片厚度为100μm的聚丙烯膜覆盖在剪切增稠液上面,然后,经平板热压成型,得到含有剪切增稠液中间层的聚丙烯复合膜。
[0044]实施例2
[0045]取二氧化硅微球/聚乙二醇200剪切增稠液适量,用少量的乙醇稀释分散,使得剪切增稠液有一定的流动性。
[0046]将一定量的剪切增稠液分散液均匀涂覆在厚度为150μm的PET膜上,待乙醇挥发后,得到了表面涂覆有500nm厚剪切增稠液的PET膜。
[00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第1高分子膜、第2高分子膜和夹在第1高分子膜和第2高分子膜之间的剪切增稠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由第1高分子膜、第2高分子膜和夹在第1高分子膜和第2高分子膜之间的剪切增稠液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各自具有5~10000μm的厚度,所述剪切增稠液具有1~100000nm的厚度,且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的厚度相同或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各自为热塑性膜、热固性膜或这两者的组合,所述剪切增稠液为具有剪切增稠特性的两相悬浮体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高分子膜和所述第2高分子膜均为热塑性膜。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星陈大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