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响应时间的双阀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总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响应时间的双阀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磁阀外置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总成只有一个电磁阀,该类型的电磁阀液压路径如图4所示,其中活塞和底阀都是类似与单向阀的一种结构,油液只能从下向上流动,无论复原还是压缩,油液只能从工作缸活塞上腔室流入电磁阀。在复原和压缩过程中,按照最优化的阻尼控制,复原和压缩过程中,电磁阀的开度不一样。但是实际控制过程中,由于复原和压缩过程时间非常短,电磁阀内部衔铁以及油液阻力,电磁阀阀芯不能快速地到达响应的位置,最终导致阻尼力的控制不能很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响应时间的双阀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响应时间的双阀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总成,包括:
[0005]导向套、储油缸和工作缸,所述工作缸设置于导向套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响应时间的双阀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套(10)、储油缸(20)和工作缸(30),所述工作缸(30)设置于导向套(10)与储油缸(20)围设形成的容纳腔内,所述储油缸(20)和工作缸(30)的上沿分别与导向套(10)密封连接;底阀(40),所述底阀(40)与工作缸(30)的下沿密封连接,所述底阀(40)设置有第一大刚度单向阀(41)和第一小刚度单向阀(42);活塞(50)和活塞杆(51),所述活塞(50)设置于工作缸(30)内,并可沿着工作缸(30)内壁滑动,并将工作缸(30)内腔分隔为上腔室(31)和下腔室(32),所述活塞(50)设置有第二大刚度单向阀(52)和第二小刚度单向阀(53),所述活塞杆(51)一端与所述活塞(50)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导向套(10),并通过油封(11)与导向套(10)密封;第三缸(60)和第四缸(70),所述第三缸(60)和第四缸(70)分别套设在工作缸(30)的外壁,并与工作缸(30)密封连接,所述第三缸(60)与所述上腔室(31)连通,所述第四缸(70)与所述下腔室(32)连通;第一电磁阀(80)和第二电磁阀(90),所述第一电磁阀(80)与第三缸(60)连通;所述第二电磁阀(90)与第四缸(7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响应时间的双阀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二大刚度单向阀(52)约束流过其的油液只能从所述上腔室(31)流向下腔室(32);设置于所述第二小刚度单向阀(53)约束流过其的油液从所述的下腔室(32)流向上腔室(31);设置于所述底阀(40)上的第一大刚度单向阀(41)约束流过其的油液从所述下腔室(32)流向储油室(21);设置于所述底阀(40)上的第一小刚度单向阀(42)约束流过其的油液从所述的储油室(21)流向下腔室(3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响应时间的双阀式连续阻尼控制减振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30)、第三缸(60)和第四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杰,豆开放,丁树伟,郑文博,赵浩兴,李俊伟,刘丹,赵岑,禹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