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变压器以及隔离电源技术

技术编号:350114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变压器以及隔离电源。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包括:采用第一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一层线圈;在第一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二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二层线圈;在第二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三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双线并绕和均绕形成第三层线圈;在第三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四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四层线圈;在第四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二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五层线圈;第一层线圈和第五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第二层线圈和第四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第三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由此,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调节制作的变压器线圈参数,从而优化变压器的特性。变压器的特性。变压器的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变压器以及隔离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变压器
,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变压器以及隔离电源。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的参数决定变压器的特性,由于变压器的参数难以调整,因此变压器的特性难以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变压器以及隔离电源,以调节变压器的参数,从而优化变压器的特性。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采用第一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一层线圈;
[0006]在第一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二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二层线圈;
[0007]在第二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三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双线并绕和均绕形成第三层线圈;
[0008]在第三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四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四层线圈;
[0009]在第四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二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五层线圈;
[0010]第一层线圈和第五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第二层线圈和第四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第三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
[0011]可选地,在形成第五层线圈之后,还包括:
[0012]在第五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五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六层线圈;
[0013]第六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屏蔽层。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其包括:磁芯和线圈;
[0015]线圈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任意提出的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制成。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模块、滤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反馈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意提出的变压器;
[0017]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滤波模块的第一端、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滤波模块的第二端、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反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三端连接,反馈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源管理模块的第四端连接;
[0018]开关模块用于控制外部电源电能的输入;变压器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滤波模块根据控制信号用于滤除输入变压器的电能的杂波;反馈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电压信号产生反馈信号,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反馈信号产生调整信号;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调整信号产生控制信号。
[0019]可选的,变压器还包括第二输出端;
[0020]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作为变压器的第一端,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作为变压器的第二端,第一次级线圈的两端作为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作为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
[0021]可选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第二流向控制单元、第一滤波单元以及第二滤波单元;
[0022]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次级线圈的第二端与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0023]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次级线圈的电流流向,第一滤波单元用于滤除第一电压信号中掺杂的杂波;
[0024]第二流向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二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流向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次级线圈的第二端与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二端连接;
[0025]第二流向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第二次级线圈的电流流向,第二滤波单元用于滤除第二电压信号中掺杂的杂波。
[0026]可选地,反馈模块包括隔离反馈单元、反馈信号调节单元、第三滤波单元以及电压调节单元;
[0027]电压调节单元的第一端和电压调节单元的第二端作为反馈模块的输入端,隔离反馈单元的第三端作为反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隔离反馈单元的第四端作为反馈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0028]电压调节单元的第一端、隔离反馈单元的第一端以及反馈信号调节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电压调节单元的第二端和反馈信号调节单元的第二端连接,电压调节单元的第三端、反馈信号调节单元的第三端以及第三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滤波单元的第二端和反馈信号调节单元的第四端连接,隔离反馈单元的第二端和反馈信号调节单元的第五端连接;
[0029]电压调节单元用于调节输入的第二电压信号获得反馈信号,第三滤波单元用于滤除反馈信号中掺杂的杂波,反馈信号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滤波后的反馈信号,隔离反馈单元用于将反馈信号传输给电源管理模块。
[0030]可选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
[0031]电源管理芯片包括电源端、调整信号输出端、反馈信号输入端以及供电端;
[0032]电源端作为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一端,调整信号输出端作为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二端,供电端作为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三端,反馈信号输入端作为电源管理模块的第四端。
[0033]可选地,控制模块包括下拉单元、控制单元和限流单元;
[0034]控制单元的第一端和下拉单元的第一端连接,并作为控制模块的第一端,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作为控制模块的第二端,控制单元的第三端与限流单元的第一端连接,下拉单元的第二端和限流单元的第二端共地;
[0035]下拉单元用于在控制单元未接收到调整信号时拉低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电位,控制单元用于根据调整信号产生控制信号,限流单元用于限制流过控制单元的电流大小。
[0036]可选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包括电源输入端和导通信号输入端;
[0037]开关模块包括第一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以及第四滤波单元;
[0038]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作为导通信号输入端,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第四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以及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接地,第四滤波单元的第二端接地,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二端作为电源输入端,第二开关单元的第三端作为开关模块的输出端;
[0039]滤波模块包括第五滤波单元和嵌位单元;
[0040]第五滤波单元的第一端作为滤波模块的第一端,第五滤波单元的第二端与嵌位单元的第二端连接,嵌位单元的第一端作为滤波模块的第二端。
[004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第一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一层线圈。在第一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二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二层线圈。在第二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三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双线并绕和均绕形成第三层线圈。在第三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四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四层线圈。在第四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二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五层线圈。第一层线圈和第四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第二层线圈和第四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第三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综上得到的变压器线圈相同等效长度内的电感分布参数更均匀、相同等效长度内的横向电容分布更均匀,以及每层线圈采用相同材料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第一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一层线圈;在所述第一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二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二层线圈;在所述第二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三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双线并绕和均绕形成第三层线圈;在所述第三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四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四层线圈;在所述第四层线圈的圈外,采用所述第二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五层线圈;所述第一层线圈和第五层线圈作为变压器的初级线圈,所述第二层线圈和所述第四层线圈作为所述变压器的第一次级线圈,所述第三层线圈作为所述变压器的第二次级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第五层线圈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五层线圈的圈外,采用第五规格线径的金属线密绕形成第六层线圈;所述第六层线圈作为所述变压器的屏蔽层。3.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磁芯和线圈;所述线圈采用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线圈绕制方法制成。4.一种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关模块、滤波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反馈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一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入端以及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入端以及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第四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外部电源电能的输入;所述变压器用于根据控制信号输出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所述滤波模块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滤除输入所述变压器的电能的杂波;所述反馈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产生反馈信号,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号产生调整信号;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信号产生所述控制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二输出端;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一端作为所述变压器的第一端,所述初级线圈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两端作为所述变压器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两端作为所述变压器的第二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第二流向控制单元、第一滤波单元以及第二滤波单元;所述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流向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电流流向,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用于滤除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中掺杂的杂波;
所述第二流向控制单元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流向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张小兵廖光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云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