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检测器及自平衡调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01139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检测器及自平衡调速方法,其中,所述内检测器包括:内检测器本体;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外部的一侧,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泄流口,所述泄流口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内部连通;伸缩装置,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的内部,且所述伸缩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挡流板,与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总控制器,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内,与所述伸缩装置通信连接,所述伸缩装置根据所述总控制的动作指令,带动所述挡流板进行伸缩运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内检测器及自平衡调速方法,能够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提高检验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检测器及自平衡调速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检测
,具体为一种内检测器及自平衡调速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输天然气管道是输送天然气最主要的方式,我国长输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超过11万千米,这些管道经过长时间的高压环境运行,会产生大量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目前,漏磁内检测一直被国际被认为最有效的管道检测手段之一,漏磁检测是指铁磁材料被磁化饱和后,因试件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而在其表面形成漏磁场,人们可以通过检测漏磁场的变化进而发现缺陷。当内检测器被放入管道中,利用管道内天然气压力推动内检测器前进,前进过程中通过传感器采集漏磁信号,这些信号经过滤波、放大、模数转换后采集存储至内置的计算机单元。
[0003]在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布号为CN114354740B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管道检测系统,通过设置多个错位设置的探头环,提高漏磁数据检测的全面性,并对各个采样通道之间的漏磁数据基于漏磁波形特征进行对齐操作,由此提升管道漏磁检测系统最终确定管道缺陷的准确性。
[0004]但是现有技术没有考虑到内检测器在管道遇到弯头、三头、阀门、管道变形处的情况,内检测器前进速度受天然气流量影响较大,而运行速度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当管道中天然气流量较大,驱动检测器运行速度过快,导致被检测管道管体无法磁化饱和,就会造成漏检,不能达到预期的检测效果,且过快的运行速度还可能导致管道本体和设备的损伤,在高速运行的内检测器遇到弯头等关键容易毁坏管道,造成严重的事故。当管道中天然气流量较小时,内检测器在管道运行过程中遇到弯头、三头、阀门、管道变形处时,可能出现的卡堵或者内检测器停滞在管道内。
[0005]且由于内检测器的采样频率是固定的,内检测器运行速度过低,会比正常速度下运行的内检测器,在检测同样长度管道时采集到更多的检测数据,而这些数据大多是无用的。同样内检测器运行速度过低,还会导致检测到管道缺陷处漏磁场的变化不明显,由于管道内检测后期数据判读就是通过分析和辨别漏磁场变化来判断管道是否存在缺陷的,所以这样就不利于后期的数据处理和判读,甚至还经常会因为检测器运行速度过低而造成缺陷漏判的现象,然而当检测器运行速度越来越低甚至停滞后就会在管道同一位置重复采集数据,从而产生大量的冗余数据,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增加检验人员数据分析的工作量。检测器运行速度过快,检测数据的采集量就会变少,容易造成检测数据失真,压缩缺陷的显示尺寸,会对检测缺陷的量化分析带来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因为被检管道内的天然气流量不稳定,使内检测器在被检管道内的运行速度也不稳定,导致内检测器在遇见弯头、三头、阀门、管道变形处时,可能会损坏被检管道或者停滞在管道内,也给增加检验人员量化分析检测数据
的难度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内检测器本体;
[0009]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外部的一侧,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泄流口,所述泄流口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内部连通;
[0010]伸缩装置,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的内部,且所述伸缩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
[0011]挡流板,与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0012]总控制器,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内,与所述伸缩装置通信连接,所述伸缩装置根据所述总控制的动作指令,带动所述挡流板进行伸缩运动;
[0013]其中,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泄流口端口之间,形成一个进流口,通过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挡流板进行伸缩运动调整所述进流口直径的大小,调整所述内检测器在被检管道内的压差。
[0014]优点:总控制器根据内检测器在被测管道内不同的运行状态,通过反馈伸缩装置动作指令,使伸缩装置带动挡流板进行伸缩运动,调整检测器在被测管道内两侧的压差,获取不同的推动力。当运行状态为超速时,伸缩装置带动挡流板远离泄流口运动,减小内检测器的压差,减小内检测器的推动力,降低内检测器的运行速度。当运行状态为异常或停滞时,伸缩装置带动挡流板靠近泄流口运动,增大内检测器的压差,即增大内检测器的推动力,提高内检测器的运行速度。通过调整压差的方式,自动平衡内检测器的运行速度,消弱了因为弯头、三头、阀门、管道变形和天然气流量不稳定产生检测数据冗余问题或者内检测器缺陷漏检问题。再通过检测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剔除大量重复的检测数据,减少检验人员的数据分析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检测数据失真和出现漏检现象,以使检验人员不能全面且真实的了解管道的安全状况,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潜在的威胁。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装置包括:
[0016]伸缩杆,一侧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挡流板固定连接;
[0017]控制器,位于所述伸缩杆内,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检测器的自平衡调速方法,包括:
[0019]将所述内检测器放入被检管道中,里程轮实时记录所述内检测器在所述被检管道中的运行速度数据;
[0020]所述控制器实时获取所述里程轮记录的运行速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运行速度数据,判断内检测器的运行状态,且所述控制器将所述运行状态传递至所述总控制器;
[0021]所述总控制器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反馈给所述控制器动作指令;
[0022]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动作指令控制所述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带动所述挡流板调整所述进流口的直径。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内检测器的自平衡调速方法还包括,通过带动所述挡流板调整所述进流口的直径,以调整所述内检测器在被检管道内的运行速度。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过带动所述挡流板调整所述进流口的直径,以调整所述内检测器在被检管道内的运行速度,通过以下步骤获取:
[0025]获取泄流面积;
[0026]获取所述内检测器的泄流量;
[0027]根据所述泄流面积和所述泄流量,获取所述内检测器在被检管道内两侧的实际压差;
[0028]根据所述内检测器在被检管道内两侧的实际压差和所述泄流面积,获取所述内检测器的推动力,通过调整推动力调整所述内检测器的运行速度。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泄流面积,通过以下公式获取:
[0030][0031]其中,S
Δ
表示为泄流面积,π表示为圆周率,L1表示为挡流板直径,L2表示为泄流口的端口直径。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内检测器的泄流量,通过以下公式获取:
[0033]Q=S
Δ
×
V
×
t
×
p;
[0034]其中,Q表示为泄流量,V表示为天然气的流速,t表示为内检测器的泄流时间,p表示为被检管道的输送压力。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检测器本体;固定装置,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外部的一侧,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泄流口,所述泄流口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内部连通;伸缩装置,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的内部,且所述伸缩装置的一侧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挡流板,与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总控制器,位于所述内检测器本体内,与所述伸缩装置通信连接,所述伸缩装置根据所述总控制的动作指令,带动所述挡流板进行伸缩运动;其中,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泄流口端口之间,形成一个进流口,通过所述伸缩杆带动所述挡流板进行伸缩运动调整所述进流口直径的大小,调整所述内检测器在被检管道内的压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一侧与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挡流板固定连接;控制器,位于所述伸缩杆内,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

2任一所述的内检测器的自平衡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内检测器放入被检管道中,里程轮实时记录所述内检测器在所述被检管道中的运行速度数据;所述控制器实时获取所述里程轮记录的运行速度数据,并根据所述运行速度数据,判断内检测器的运行状态,且所述控制器将所述运行状态传递至所述总控制器;所述总控制器根据所述运行状态,反馈给所述控制器动作指令;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动作指令控制所述伸缩杆进行伸缩运动,带动所述挡流板调整所述进流口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检测器的自平衡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检测器的自平衡调速方法还包括,通过带动所述挡流板调整所述进流口的直径,以调整所述内检测器在被检管道内的运行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检测器的自平衡调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带动所述挡流板调整所述进流口的直径,以调整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和姚立东李志宏于磊张青斌程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