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文辉专利>正文

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086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结构是由调节槽、按钮、钢尺、角度调节盘与固定螺丝组成,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左侧插接有按钮,所述调节槽内部顶端活动连接有钢尺,所述钢尺中间连接处外侧活动连接有角度调节盘,所述角度调节盘中心位置与钢尺之间贯穿安装有固定螺丝,不同身高的病人使用此装置时,可通过向外拔动按钮调节钢尺的长度,调节好后再将按钮按回,通过安装角度调节盘,在使用时可以随意弯曲膝盖,此机构大大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与舒适性,调节好长度后,将绑带穿进带扣中拉紧,再利用魔术贴将其粘接住,可以有效的对腿部受伤位置进行固定。置进行固定。置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
[0003]专利号CN208355710U公布了一种骨科用方便固定下肢的固定装置,此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夹持板方便对腿部的放置,通过第二夹持板与第一插板的插接,插杆与插环的固定,方便了对腿部的固定,具备方便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的优点。
[0004]目前传统的一些下肢固定装置存在以下弊端:传统的一些下肢固定装置,长度尺寸大多都是固定的,很多病人都不一定能买到合适自己的固定装置,因此实用性较低,并且病人在使用此装置时,腿部只能保持值立状态,在行动或者坐立时会非常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还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结构是由调节槽、按钮、钢尺、角度调节盘与固定螺丝组成,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左侧插接有按钮,所述调节槽内部顶端活动连接有钢尺,所述钢尺中间连接处外侧活动连接有角度调节盘,所述角度调节盘中心位置与钢尺之间贯穿安装有固定螺丝。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是由绑带、魔术贴A、魔术贴B与带扣组成,所述固定板表面靠左侧粘接有绑带,所述绑带表面靠左侧缝接有魔术贴A,所述绑带右侧背面缝接有魔术贴B,所述所述固定板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带扣;将腿套进固定板内,再将绑带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进带扣中拉紧,利用魔术贴A与魔术贴B将其互相粘紧,可对受伤的腿部完成固定。
[0009]进一步的,所述钢尺中间连接处内侧活动连接有气囊;可以对膝盖左右两侧的空隙完成填充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表面靠近调节槽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环扣,所述环扣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顶端固定安装有肩带;在病人想下床移动时可将卡扣扣在环扣上,再将肩带背在肩上,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可以轻松些。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气囊是可以手动调节大小的;每个人的骨骼大小都是不同的,可以
通过调节气囊大小来满足骨骼大小不同人群的使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安装了调节机构,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此装置时,可先将按钮向外拔动,使调节槽内部松动,即可调节钢尺的长度,调节到合适的长度时再将按钮向内按动,即可对钢尺完成固定,因为靠近膝盖出安装了角度调节盘,所以在使用时不会影响膝盖的弯曲,此机构可满足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且不会限制膝盖的活动弯曲,大大提高了此装置的实用性与舒适性。
[0014]2.本技术安装了固定机构,调节好装置的长度后,可将绑带的左右两端围绕着固定板穿进带扣中,随后拉紧绑带,使整个固定板牢牢的包裹在腿上,再利用魔术贴A与魔术贴B将绑带两端牢牢粘接住,便可使固定板牢牢的固定在腿上,此机构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有效的对腿部受伤位置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固定板;2、调节机构;201、调节槽;202、按钮;203、钢尺;204、角度调节盘;205、固定螺丝;3、固定机构;301、绑带;302、魔术贴A;303、魔术贴B;304、带扣;4、气囊;5、环扣;501、卡扣;502、肩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还包括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结构是由调节槽201、按钮202、钢尺203、角度调节盘204与固定螺丝205组成,所述固定板1左右两侧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槽201,所述调节槽201左侧插接有按钮202,所述调节槽201内部顶端活动连接有钢尺203,所述钢尺203中间连接处外侧活动连接有角度调节盘204,所述角度调节盘204中心位置与钢尺203之间贯穿安装有固定螺丝205。
[0020]其中,还包括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是由绑带301、魔术贴A302、魔术贴B303与带扣304组成,所述固定板1表面靠左侧粘接有绑带301,所述绑带301表面靠左侧缝接有魔术贴A302,所述绑带301右侧背面缝接有魔术贴B303,所述所述固定板1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带扣304;将腿套进固定板1内,再将绑带301的左右两端分别穿进带扣304中拉紧,利用魔术贴将其互相粘紧,可对受伤的腿部完成固定。
[0021]其中,所述钢尺203中间连接处内侧活动连接有气囊4;可以对膝盖左右两侧的空隙完成填充固定。
[0022]其中,所述固定板1表面靠近调节槽201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环扣5,所述环扣5内部可拆卸连接有卡扣501,所述卡扣501顶端固定安装有肩带502;在病人想下床移动时可将卡扣501扣在环扣5上,再将肩带502背在肩上,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可以轻松些。
[0023]其中,所述气囊4是可以手动调节大小的;每个人的骨骼大小都是不同的,可以通过调节气囊4大小来满足骨骼大小不同人群的使用。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固定板1套在受伤的腿上,随后根据病人的腿长与受伤范围来调节装置的整体长度,先将按钮202向外拔动,使调节槽201内部松动,即可调节钢尺203的长度,调节到合适的长度时再将按钮202向内按动,即可对钢尺203完成固定,调节好装置的长度后,再将绑带301的左右两端顺着固定板1穿进带扣304中,随后拉紧,使整个固定板1牢牢的包裹在腿上,再利用魔术贴A302与魔术贴B303将绑带301两端牢牢粘接住,随后根据膝盖左右两端与气囊4之间的间隙大小,来对气囊4内部的空气含量进行调节,务必要使气囊4紧紧的贴合在膝盖两侧,即可完成对腿部的固定,因为靠近膝盖出安装了角度调节盘204,所以在使用时不会影响膝盖的弯曲,到当病人需要下床移动时,可将卡扣501扣在环扣5上再将肩带502套在肩膀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是由调节槽(201)、按钮(202)、钢尺(203)、角度调节盘(204)与固定螺丝(205)组成,所述固定板(1)左右两侧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槽(201),所述调节槽(201)左侧插接有按钮(202),所述调节槽(201)内部顶端活动连接有钢尺(203),所述钢尺(203)中间连接处外侧活动连接有角度调节盘(204),所述角度调节盘(204)中心位置与钢尺(203)之间贯穿安装有固定螺丝(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伤科临床下肢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是由绑带(301)、魔术贴A(302)、魔术贴B(303)与带扣(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周文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