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00690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其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内壳、进油组件以及前轴承组件;所述进油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前轴承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机外壳及电机内壳内,所述进油组件与前轴承组件通过所述电机内壳内的油路通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在电机外壳上设置了进油组件,中间通过油路通道运输润滑油,将润滑油运输至前轴承组件处,在转轴与轴承间形成油膜,同时在止推垫与止推盘、止推盘与阻油环间形成油膜,保护产品启动、运行、停止状态,避免直接摩擦,提高产品寿命。提高产品寿命。提高产品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增压泵
,尤其涉及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当前主流技术增压泵轴承均采用气浮轴承结构,该技术在工作时轴承与轴无接触,可长时间稳定运行,当前技术主要缺陷是启动和停止时刻,轴与轴承间会干摩擦,造成轴及轴承的磨损,一般启停次数5000次左右,产品的使用及维护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以解决现有增压泵中轴与轴承间会产生干摩擦,造成轴及轴承的磨损的弊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其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内壳、进油组件以及前轴承组件;所述进油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前轴承组件穿设于所述电机外壳及电机内壳,所述电机内壳上还设有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油组件与所述前轴承组件。
[0006]其中,所述前轴承组件包括:前轴、前轴承和前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上设有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外壳、电机内壳、进油组件以及前轴承组件;所述进油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机外壳上,所述前轴承组件穿设于所述电机外壳及电机内壳,所述电机内壳上还设有油路通道,所述油路通道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分别连通于所述进油组件与所述前轴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组件包括:前轴、前轴承和前轴承座,所述前轴承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前轴承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前轴穿设于所述前轴承;所述前轴承座的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第一前轴承座通道,所述第一前轴承座通道连通于所述油路通道;所述前轴承上设有前轴承通道,所述第一前轴承座通道连通于所述前轴承通道,所述前轴承通道向内通往所述前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上还设有第一储油凹槽,所述第一储油凹槽沿前轴承外壁环向设置,所述前轴承通道的外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储油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压泵前轴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组件还包括止推盘、止推垫以及支承套,所述止推垫和所述支承套均套装于所述前轴,所述止推垫位于所述前轴承与所述支承套之间,所述止推盘套装于所述支承套外;所述止推盘上设有第二储油凹槽以及径向延伸的止推盘通道,所述止推盘通道连通于所述第二储油凹槽,所述前轴承座上还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荣蔡紫超刘赣川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南方德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