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0065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气绝缘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包括湿气添注系统、密封检测室、湿度测量系统、电源系统、检测试样和温控模块;湿气添注系统包括微水添注室、微水扩散模块和干燥气室;湿度测量系统包括湿气采样室和湿气传感单元;密封检测室设有湿气进入通道、湿气检测通道和气体排出通道;电源系统包括两导电杆、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和高压电源;检测试样安装在高压电极和低压电极之间;温控模块覆盖密封检测室、微水添注室与湿气采样室;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气体湿度调控灵活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灵活调节气体湿度,提高检测效率,进而提高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对材料闪络特性测量的准确性。不同湿度条件下对材料闪络特性测量的准确性。不同湿度条件下对材料闪络特性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绝缘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我国远距离电力输送与电网互联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的能源格局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然而近年来,因设备密封故障、装配工艺不严格常常导致的固体绝缘材料受潮,受潮后的固体绝缘材料的沿面绝缘强度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湿度对材料闪络特性的影响十分重要。
[0003]传统检测方法将标气充入到试验腔体内部形成不同湿度条件,即利用厂家预先配置好的不同湿度的绝缘气体进行实验,以此检测绝缘子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闪络特性,但传统方法改变气体湿度需要更换相应水分浓度的标气,更换繁琐,操作麻烦,调控气体湿度的灵活性差,检测效率低;同时,高湿情况下水分易在设备内壁凝露,不仅损伤设备,而且影响对材料闪络特性的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可以灵活地调控气体湿度,操作简便,提高检测效率,同时,避免了水分在设备内壁凝露,降低了对设备的损伤,提高了在不同湿度条件下对材料闪络特性测量的准确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包括真空状态的密封检测室、湿气添注系统、湿度测量系统、电源系统、检测试样、和温控模块;
[0006]所述密封检测室设有湿气进入通道、湿气检测通道和气体排出通道,所述湿气进入通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湿气检测通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气体排出通道与抽气装置连接;
[0007]所述湿气添注系统包括微水添注室、微水扩散模块和干燥气室,所述微水添注室与所述湿气进入通道连接,所述微水扩散模块设置在所述微水添注室内,所述干燥气室与所述微水添注室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
[0008]所述湿度测量系统包括湿气采样室和湿气传感单元,所述湿气采样室与所述湿气检测通道连接,所述湿气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湿气采样室内;
[0009]所述电源系统包括两导电杆、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和高压电源,两所述导电杆分别固定在所述密封检测室的两相对内壁上,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低压电极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导电杆的自由端,所述高压电源与所述高压电极连接的所述导电杆电连接,所述低压电极连接的所述导电杆接地;
[0010]所述检测试样安装在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低压电极之间;
[0011]所述温控模块分别覆盖所述密封检测室、所述微水添注室与所述湿气采样室。
[0012]进一步地,所述导电杆上设有绝缘护套。
[0013]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源与所述导电杆之间设有保护电阻。
[0014]进一步地,所述微水扩散模块为多孔海绵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湿气传感单元为水分传感器,所述水分传感器与计算机电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电源为高压直流发生器、高压交流发生器、或冲击电压发生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温控模块包括加热装置和温控器,所述加热装置分别覆盖所述密封检测室、所述微水添注室与所述湿气采样室,所述温控器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
[0018]进一步地,所述温控器的温度调节范围为20度至90度。
[0019]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硅橡胶加热板。
[0020]进一步地,所述湿气添注系统排出的气体湿度为50

35000μL/L。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包括真空状态的密封检测室、湿气添注系统、湿度测量系统、电源系统、检测试样、和温控模块;所述密封检测室设有湿气进入通道、湿气检测通道和气体排出通道,所述湿气进入通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湿气检测通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气体排出通道与抽气装置连接;所述湿气添注系统包括微水添注室、微水扩散模块和干燥气室,所述微水添注室与所述湿气进入通道连接,所述微水扩散模块设置在所述微水添注室内,所述干燥气室与所述微水添注室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湿度测量系统包括湿气采样室和湿气传感单元,所述湿气采样室与所述湿气检测通道连接,所述湿气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湿气采样室内;所述电源系统包括两导电杆、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和高压电源,两所述导电杆分别固定在所述密封检测室的两相对内壁上,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低压电极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导电杆的自由端,所述高压电源与所述高压电极连接的所述导电杆电连接,所述低压电极连接的所述导电杆接地;所述检测试样安装在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低压电极之间;所述温控模块分别覆盖所述密封检测室、所述微水添注室与所述湿气采样室;
[0023]在使用时,启动温控模块预热,根据密封检测室的体积,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参量计算出不同气体湿度所需的液态水体积,将液态水添加到微水添注室内的微水扩散模块中,使得液态水充分弥漫扩散在微水添注室内;利用抽气装置将密封检测室内腔的气体抽出,使得密封检测室内部为真空状态,在干燥气室内缓速加入干燥绝缘气体,打开第三阀门,使得干燥绝缘气体缓速流动至微水添注室,干燥绝缘气体在微水添注室内与扩散的液态水充分混合,形成具有相应湿度的湿气,打开第一阀门,利用压差,湿气沿着湿气进入通道流动至密封检测室腔内,打开第二阀门,使得密封检测室内鼓入的湿气流动到湿气采样室内,利用湿气传感单元检测湿气的湿度,根据显示的湿度数据,实时调配液态水的体积及干燥绝缘气体量,从而使得密封检测室内获得不同的湿度条件,通过高压电源、导电杆、高压电极、检测试样和低压电极构成的检测电路检测闪络电压,测量检测试样在不同湿度条件下的闪络特性;
[0024]本专利技术利用微水添注室和干燥气室将液态水和干燥绝缘气体分别分开添加,通过湿气传感单元实时反馈湿度数据,从而不断调节液态水和干燥绝缘气体的添加量,实现了动态地精确调整,无需预先配置不同浓度湿气反复更换,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
率,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温控装置分别覆盖密封检测室、微水添注室与湿气采样室,使得湿气流动时的温度稳定,既能促进微水扩散模块对液态水的加速扩散,也能避免湿气因温差凝露而损伤设备,进而影响测量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5]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

密封检测室;2

微水添注室;3

干燥气室;4

第一阀门;5

第三阀门;6

湿气采样室;7

水分传感器;8

计算机;9

导电杆;10

高压电极;11

低压电极;12

高压电源;13

检测试样;14

绝缘护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状态的密封检测室、湿气添注系统、湿度测量系统、电源系统、检测试样、和温控模块;所述密封检测室设有湿气进入通道、湿气检测通道和气体排出通道,所述湿气进入通道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湿气检测通道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气体排出通道与抽气装置连接;所述湿气添注系统包括微水添注室、微水扩散模块和干燥气室,所述微水添注室与所述湿气进入通道连接,所述微水扩散模块设置在所述微水添注室内,所述干燥气室与所述微水添注室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阀门;所述湿度测量系统包括湿气采样室和湿气传感单元,所述湿气采样室与所述湿气检测通道连接,所述湿气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湿气采样室内;所述电源系统包括两导电杆、高压电极、低压电极、和高压电源,两所述导电杆分别固定在所述密封检测室的两相对内壁上,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低压电极分别固定在两所述导电杆的自由端,所述高压电源与所述高压电极连接的所述导电杆电连接,所述低压电极连接的所述导电杆接地;所述检测试样安装在所述高压电极和所述低压电极之间;所述温控模块分别覆盖所述密封检测室、所述微水添注室与所述湿气采样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湿度影响的材料闪络特性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上设有绝缘护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亚军喻婷朱春常罗同春李信胡涛周福升高超黄若栋熊佳明杨芸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