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976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除尘机构、集尘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输出端与集尘机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箱体内部两侧设有用于提供电能的蓄电池,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开设于箱体两侧内壁上的滑槽,设置于滑槽内的滑块,以及横板与调节螺杆,所述横板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块间,所述调节螺杆底部固定连接于横板顶部,且调节螺杆上端与箱体顶部螺纹连接并贯穿箱体顶部,所述横板底部设有压贴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利用配合设置的除尘机构和集尘机构以及调节机构,实现抗裂压贴的智能化,在保证施工效果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抗裂贴是一种滚卷式阻裂防水隔膜,它是由2mm厚的聚合物防水膜涂在抗皱抗重载型聚丙烯材料上,经严格工艺碾压复合在一起,抗裂贴具有自粘性的层间抗裂、防水材料。这种结构是将现在公路上单独使用土工合成材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等几种防裂、防水措施的有机结合,是当前公路层间抗裂、防水材料的优化组合升级产品。
[0003]目前,保温楼地面抗裂贴的贴合通常是采用人工手动贴合,不仅贴合效率低,贴合过程中还会产生灰尘,不及时清理会影响贴合效果,但灰尘的清理加大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经过实践和总结得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用于箱体移动的移动机构,且箱体内部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除尘机构、集尘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除尘机构输出端与集尘机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箱体内部两侧设有用于提供电能的蓄电池,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分别开设于箱体两侧内壁上的滑槽,设置于滑槽内的滑块,以及横板与调节螺杆,所述横板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块间,所述调节螺杆底部固定连接于横板顶部,且调节螺杆上端与箱体顶部螺纹连接并贯穿箱体顶部,所述横板底部设有压贴单元。
[000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盒,所述定位盒设置于调节螺杆外侧,且定位盒侧边设有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一端贯穿定位盒并与调节螺杆贴合连接,手拧螺丝抵触调节螺杆,起到辅助固定调节螺杆避免其滑丝移动的作用。
[0006]进一步的,所述压贴单元包括与横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回力弹簧,设置于回力弹簧底部的架体,以及等间距设置于架体上的多个加热辊。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安装架和固定安装于安装架顶部的吸风机,设置于安装架底部的驱动电机,连接于吸风机底部两侧并贯穿安装架和箱体的吸风斗,以及位于驱动电机输出端并贯穿箱体底部的毛刷组件,所述吸风机和驱动电机分别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毛刷组件包括安装于驱动电机底部输出端的顶座,等间距设置于顶座底部的多个伸缩弹簧,以及位于伸缩弹簧下端的清理刷,所述顶座侧边上端对称设置有滚球,所述滚球顶部与箱体底部贴合连接,通过设置滚球贴合箱体底部,进一步提高顶座的稳定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集尘机构包括收集箱,设置于收集箱外侧的过滤网,以及位于收集箱下端的回收抽屉,所述收集箱输入端与吸风机输出端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开设于箱体底部四拐角处的凹槽,安装于凹槽内的减震器,以及连接于减震器底部的万向轮,便于设备移动,并且采用减震器减震缓冲,提高设备的使用稳定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顶部右侧连接有扶手,且箱体顶部远离扶手的一侧开设有检修窗。
[00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S1、拉动扶手通过万向轮移动设备,由蓄电池供电,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清理刷转动,同时启动吸风机,通过吸风斗将地面的灰尘吸附到收集箱内部,再通过收集箱上的过滤网过滤后落入到回收抽屉中;
[0014]S2、转动调节螺杆使其向下移动,由调节螺杆带动横板及滑块在滑槽内滑动,同时横板底部的回力弹簧下移,当架体上的加热辊接触到地面时,继续下调调节螺杆进一步挤压回力弹簧,使得加热辊紧贴地面;
[0015]S3、转动手拧螺丝对调节螺杆进行固定,当设备经过抗裂贴时,启动加热辊进行加热贴合,待设备使用完成后抽出回收抽屉,再通过检修窗检查内部元件状况及时检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7]1、利用配合设置的除尘机构和集尘机构,通过吸风机和吸风斗将地面的灰尘吸附到收集箱内,再通过收集箱上的过滤网过滤后落入到回收抽屉中,在此期间由位于除尘机构底部的伸缩弹簧抵触带动清理刷贴合地面,再由驱动电机带动清理刷转动,从而将地面的灰尘扫起,配合吸风机的运行能够进一步提升地面的除尘清理效果;
[0018]2、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对抗裂贴进行加热贴合,由智能化控制取代人工贴合,在保证压贴效果的同时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下调调节螺杆对横板及横板底部的回力弹簧进行挤压,使得回力弹簧下端的加热辊紧贴地面,再启动加热辊对抗裂贴进行加热贴合,能够取得良好的压贴效果。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22]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
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002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8]实施例
[0029]如图1

3所示,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安装有用于箱体(1)移动的移动机构(2),且箱体(1)内部由左往右依次设置有除尘机构(3)、集尘机构(4)和调节机构(5),所述除尘机构(3)输出端与集尘机构(4)输入端相连通,所述箱体(1)内部两侧设有用于提供电能的蓄电池(10);所述调节机构(5)包括分别开设于箱体(1)两侧内壁上的滑槽(51),设置于滑槽(51)内的滑块(52),以及横板与调节螺杆(53),所述横板位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滑块(52)间,所述调节螺杆(53)底部固定连接于横板顶部,且调节螺杆(53)上端与箱体(1)顶部螺纹连接并贯穿箱体(1)顶部,所述横板底部设有压贴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盒(11),所述定位盒(11)设置于调节螺杆(53)外侧,且定位盒(11)侧边设有手拧螺丝,所述手拧螺丝一端贯穿定位盒(11)并与调节螺杆(53)贴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贴单元包括与横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回力弹簧(6),设置于回力弹簧(6)底部的架体,以及等间距设置于架体上的多个加热辊(6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3)包括安装架(31)和固定安装于安装架(31)顶部的吸风机(32),设置于安装架(31)底部的驱动电机(34),连接于吸风机(32)底部两侧并贯穿安装架(31)和箱体(1)的吸风斗(33),以及位于驱动电机(34)输出端并贯穿箱体(1)底部的毛刷组件,所述吸风机(32)和驱动电机(34)分别与蓄电池(10)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保温楼地面用智能抗裂压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组件包括安装于驱动电机(34)底部输出端的顶座(35),等间距设置于顶座(35)底部的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杰周维伟徐冬李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