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938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41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单元、定影单元、加热部分、具有抽吸开口和排出开口的导管、与排出开口连接的风扇以及设有基层和层压在该基层上的收集层的板状过滤器。过滤器布置成使得收集层在内侧并且基层在外侧,且过滤器成为从抽吸开口向外的凸形形状。当抽吸开口的宽度为d1,过滤器离通过抽吸开口的边缘部分的假想表面的最大高度为L时,该过滤器满足0.003<L/d1<5。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电子照相技术的成像设备,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或多功能机。

技术介绍

[0002]成像设备包含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通过向形成于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施加热和压力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定影装置有环形定影带和压力辊,该压力辊接触定影带并对其加压,且记录材料在被加热和加压的同时通过定影夹持部(该定影夹持部由定影带和压力辊形成)来夹持和供给。然后,过滤器单元布置在定影装置附近(日本特开专利申请No.2017

125976)。过滤器单元主要用于收集“几纳米至几百纳米”尺寸的细粉尘颗粒,这些细粉尘颗粒由包含在调色剂中的蜡(作为分离剂)的热蒸发而引起。过滤器单元包括:导管,该导管有抽吸开口和排出开口;风扇,该风扇将通过导管的空气从抽吸开口抽吸至排出开口;过滤器,该过滤器布置在抽吸开口中,并从抽吸的空气中除去粉尘;以及从抽吸的空气中除去粉尘的过滤器。
[0003]顺便说明,在过去,过滤器以扁平形状或朝向导管内部弯曲的弯曲形状而安装在导管的抽吸开口中。不过,在使用具有基层和收集层(该收集层收集粉尘)的过滤器的情况下,当过滤器以扁平形状或朝向导管内部的弯曲形状而安装在抽吸开口处时,如上所述,将很难通过过滤器来除去粉尘。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考虑了上述问题,其中,包括基层和收集层(该收集层收集粉尘)的过滤器布置在导管的抽吸开口处,以使得过滤器可以充分地除去粉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设置成通过使用包含分离剂的调色剂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设有第一可旋转部件和接触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第二可旋转部件,该第一可旋转部件和第二可旋转部件设置成形成定影夹持部,用于通过在供给和夹持记录材料的同时施加热和压力而使得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加热部分,该加热部分设置成加热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导管,其中有抽吸开口和排出开口,该抽吸开口设置于所述定影单元附近,从所述抽吸开口吸入的空气通过该排出开口排出;风扇,该风扇与所述排出开口连接,并设置成产生从所述抽吸开口至所述排出开口的空气流;以及板状过滤器,该板状过滤器设有基层和收集层,该收集层层压在所述基层上,用于收集粉尘,且该板状过滤器设置成覆盖所述抽吸开口;其中,当所述过滤器相对于抽吸方向的下游侧是内侧且所述过滤器相对于抽吸方向的上游侧是外侧时,所述过滤器布置成使得所述收集层在内侧,所述基层在外侧,且所述过滤器从所述抽吸开口向外侧成为凸形形状,当所述抽吸开口沿宽度方向的宽度为d1,且所述过滤器离经过所述抽吸开口的边缘部分的假想表面的最大高度为L时,所述过滤器满足以
下公式:0.003<L/d1<5。
[0006]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示意图。
[0008]图2的部分(a)表示了显示定影装置的剖视图,图2的部分(b)表示了显示带单元的分解图。
[0009]图3的部分(a)表示了显示第一实施例的过滤器单元和定影装置的透视图,图3的部分(b)表示了过滤器单元的透视图,图3的部分(c)表示了没有过滤器的透视图,图3的部分(d)表示了显示导管和过滤器的剖视图。
[0010]图4是表示过滤器的形状的剖视图,图4的部分(a)表示了未安装在导管中的过滤器,图4的部分(b)表示了安装在导管中的过滤器。
[0011]图5是表示在收集层和增强层之间的粘附区域的俯视图。
[0012]图6是表示了过滤器形状的其它实例的剖视图,图6的部分(a)表示了第一变化形式,图6的部分(b)表示了第二变化形式,且图6的部分(c)表示了第三变化形式。
[0013]图7是表示当过滤器单元布置于定影装置的宽端处时的情况的透视图。
[0014]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过滤器单元的视图,图8的部分(a)表示了透视图,图8的部分(b)表示了分解图,且图8的部分(c)表示了局部放大图。
[0015]图9是表示用于过滤器保持的其它构造的剖视图,图9的部分(a)表示了只有笼架的构造,图9的部分(b)表示了只有内部框架的构造,且图9的部分(c)表示了有笼架和内部框架的构造。
[0016]图10是盖部件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第一实施例
[0018]成像设备
[0019]下面是本实施例的说明。首先,将使用图1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构造。图1所示的成像设备100是中间转印方法的全色打印机,它沿中间转印带8装备有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的多个成像部分PY、PM、PC和PK。
[0020]成像设备100响应于来自外部装置的图像信息而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该外部装置例如是与设备的主组件100a连接的文档读取器或者与设备的主组件100a通信连接的个人计算机(未示出)。记录材料P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片材材料(例如普通纸、厚纸、粗糙纸、不平纸、涂覆纸等)、塑料膜、布等。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成像部分PY至PK、初次转印辊5Y至5K、中间转印带8、二次转印内辊76、二次转印外辊77等构成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成像单元200。
[0021]例如,记录材料P堆垛在盒72中,并根据成像定时而由供给辊73一张张地供给至供给通路74。或者,堆垛在手动供给托盘(未示出)上的记录材料P一次一张地供给至供给通路74。记录材料P供给至位于供给通路74中间的对齐辊75,并在由对齐辊75执行记录材料P的歪斜校正和定时校正之后,它被供给至二次转印夹持部T2。二次转印夹持部T2是由彼此相
对的二次转印内辊76和二次转印外辊77形成的转印夹持部。在二次转印夹持部T2中,二次转印电压通过电源70而施加至二次转印外辊77,并在二次转印外辊77和二次转印内辊76之间产生电流,从而使得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8转印至记录材料P。换句话说,在本实施例中,二次转印内辊76和二次转印外辊77构成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8转印至记录材料P的转印部分800。
[0022]对于上述记录材料P直至二次转印夹持部T2的供给过程,将解释在相同定时发送至二次转印夹持部T2的图像的成像处理过程。首先介绍成像部分PY、PM、PC和PK。不过,除了在显影装置4Y、4M、4C和4K中使用的调色剂颜色不同(黄色、品红色、青色和黑色)之外,成像部分PY、PM、PC和PK的构造几乎相同。因此,在下面的说明中,黄色成像部分PY将用作实例,并且将省略对其它成像部分PM、PC和PK的说明。为了方便绘图,对于下面所述的显影容器41Y和显影辊42Y,只标记成像部分PY。
[0023]成像部分PY主要包括感光鼓1Y、充电装置2Y、显影装置4Y和感光鼓清洁器6Y。旋转驱动的感光鼓1Y的表面预先由充电装置2Y均匀充电,然后,通过基于图像信息信号而被驱动的曝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单元,该成像单元设置成通过使用包含分离剂的调色剂而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设有第一可旋转部件和接触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的第二可旋转部件,该第一可旋转部件和第二可旋转部件设置成形成定影夹持部,用于通过在供给和夹持所述记录材料的同时施加热和压力而使得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加热部分,该加热部分设置成加热所述第一可旋转部件;导管,所述导管中有抽吸开口和排出开口,该抽吸开口设置于所述定影单元附近,从所述抽吸开口吸入的空气通过该排出开口排出;风扇,该风扇与所述排出开口连接,并设置成产生从所述抽吸开口至所述排出开口的空气流;以及板状过滤器,该板状过滤器设有基层和收集层,该收集层层压在所述基层上,用于收集粉尘,且该板状过滤器设置成覆盖所述抽吸开口;其中,当所述过滤器相对于抽吸方向的下游侧是内侧且所述过滤器相对于抽吸方向的上游侧是外侧时,所述过滤器布置成使得所述收集层在内侧,所述基层在外侧,且所述过滤器从所述抽吸开口向外侧成为凸形形状,其中当所述抽吸开口沿宽度方向的宽度为d1,且所述过滤器离经过所述抽吸开口的边缘部分的假想表面的最大高度为L时,所述过滤器满足以下公式:0.003<L/d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导管包括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设置成从所述收集层一侧支承所述过滤器,并保持所述凸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成像单元包括设置成承载调色剂图像并旋转的图像承载部件以及设置成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岛浩二青木航太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