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879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3
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L2根据实时的带钢表面图谱进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类别的确定以及相应缺陷数量的统计;S2:根据轧辊系铁皮缺陷类别的确定以及统计的相应缺陷数量进行轧辊系铁皮缺陷级别的确定;S3:根据对上一块带钢的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确定建立对当前带钢的工艺调节;所述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通过上述步序建立工艺的自适应性动态调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通过建立的自适应方法实现了工艺的在线调整,无需再停机,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热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轧辊系铁皮是热轧最常见的缺陷之一,也是热轧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方面的重点和难点。热轧带钢的流向一般分为酸洗、冷轧供料和高强系列产品等。其中,高强系列产品一般厚度较厚,不易产生轧辊系铁皮且对表面要求较低;而其它产品基本上均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对带钢表面质量要求较高,表面不允许存在明显的轧辊系铁皮压入缺陷,否则将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
[0003]轧辊系铁皮顾名思义是因轧辊表面被破坏导致的缺陷,这一缺陷和精轧轧辊表面质量密切相关,轧辊表面良好时该缺陷一般不会发生,随着轧辊表面变差而逐渐显现。为了控制该缺陷,需要从加热工艺开始进行工艺的细化,具体的表面质量控制工艺及流程参照图1。
[0004]带钢1在加热炉(11)内,要保证出炉温度和各段加热时间满足工艺要求,抽钢后需要经过1#除鳞箱(14)去除炉生氧化铁皮,之后经粗轧机(3、5、7、9,下同)和立辊(2、4、6、8)进行轧制。其中,为控制轧辊系铁皮,R2轧机(5)优先采用3道次轧制,并根据中间坯温度(10)的要求进行粗轧机除鳞(15、16、17、18、19)的控制。出粗轧区域后,进入精轧区域轧制,精轧为7机架(12为F1,13为F7),20为2#除鳞箱。
[0005]轧辊系铁皮虽在精轧区域产生,但热轧各主要工艺如加热温度控制、轧制道次、除鳞水及精轧负荷分配等均对轧辊系铁皮的产生有直接影响。作为大型生产线,热连轧产线的机时产量一般在500t/h以上,批量稳定的生产是产能发挥的前提,也是企业低成本运行的需要。因此,热轧工艺的设计原则是确保轧制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兼顾面质量控制,将质量问题发生时的应对措施作为反应计划来执行。
[0006]热轧实际工艺、功能精度及以确保稳定性为主的工艺设计,难免带来质量的波动。以宝钢2050热轧产线为例,正常生产过程中就多次发生轧辊系铁皮缺陷:一方面质检人员难以判准确判断趋势,仅是在缺陷发生后才进行预警;另一方面,操作在接到质量预警后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临时调整一些工艺,往往导致多块质量缺陷甚至停机换辊,对正常的生产顺行和质量控制有较大影响。为此,需要综合考虑轧辊系铁皮的在线调整功能及策略,减少因此带来的停机及质量波动。
[0007]申请号为:201720622680.X的技术申请,公开了“热轧板材高压水除鳞氧化铁皮收集装置”,。包括上箱体、下箱体,上喷淋管、下喷淋管和运送板坯的辊子,固定在辊道架上,特点是,下箱体内至少设两组上喷淋管,与其相对应设两组偏垂结构的收集器,收集器、上喷淋管同在一个水平面上,且都在运输辊道上方,上喷淋管、收集器两端分别安装在下箱体侧墙上部;下箱体内至少设两组下喷淋管,置于运输辊道下方,两端分别安装在辊道架下部。
[0008]申请号为:201910456692.3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轧制油在线调整方法”,涉及热轧表面在线检测
,包括轧制油开口度初始值设置、带钢辊系铁皮缺陷采集、轧制油开口度的计算逻辑、根据表面仪测量的表面等级,制定轧制油投用策略。本专利技术将轧制油的使用和表面仪检测的辊系铁皮缺陷进行结合,仅在出现辊系铁皮且满足一定条件时才投用,可大幅度减少投用轧制油卷数,降低轧制油的消耗;根据带钢表面辊系铁皮等级及缺陷数量来确认缺陷等级,实现了轧制油浓度的在线动态调整,进一步发挥了轧制油在改善带钢表面质量上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10]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L2根据实时的带钢表面图谱进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类别的确定以及相应缺陷数量的统计;
[0012]S2:根据轧辊系铁皮缺陷类别的确定以及统计的相应缺陷数量进行轧辊系铁皮缺陷级别的确定;
[0013]S3:根据对上一块带钢的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确定建立对当前带钢的工艺调节;
[0014]所述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通过上述步序建立工艺的自适应性动态调整。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0016]步骤S3中所述的工艺调节,通过对轧辊系铁皮主要影响因子所对应的工艺因素的调节完成;
[0017]其中,
[0018]所述的工艺因素根据与轧辊系铁皮的相关度形成相关度递减的排序,
[0019]通过建立与轧辊系铁皮的相关度递减的工艺因素序列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调节;
[0020]所述的轧辊系铁皮主要影响因子为精轧负荷与中间坯温度。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2]与精轧负荷影响因子所对应的工艺因素为:精轧自身负荷分配、中间坯厚度及轧辊冷却;
[0023]与中间坯温度影响因子所对应的工艺因素为:粗轧除磷道次;
[0024]所述的形成相关度递减的排序,具体为:
[0025]第一相关度:精轧F2、F3机架的负荷分配;
[0026]第二相关度:中间坯厚度;
[0027]第三相关度:轧辊冷却及粗轧除磷道次。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9]所述的通过建立与轧辊系铁皮的相关度递减的工艺因素序列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调节,具体为:
[0030]以与轧辊系相关度递减的工艺因素序列呈逐次累加递增式的调节方式建立与轧
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由低到高的次序一一对应的调节。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0032]所述的通过建立与轧辊系铁皮的相关度递减的工艺因素序列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调节,具体为:
[0033]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1级缺陷、2级缺陷、3级缺陷、4级缺陷;
[0034]当为1级缺陷时,不建立对工艺因素的调节;
[0035]当为2级缺陷时,通过对第一相关度的精轧F2、F3机架的负荷分配的调节建立适配;
[0036]当为3级缺陷时,通过对第一相关度的精轧F2、F3机架的负荷分配的调节、对第二相关度的中间坯厚度调节建立适配;
[0037]当为4级缺陷时,通过对第一相关度的精轧F2、F3机架的负荷分配的调节、对第二相关度的中间坯厚度及对第三相关度的轧辊冷却及粗轧除磷道次的调节建立适配。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0039]所述的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类别依据轧辊表面氧化膜的均匀度及剥落度形成由轻到重的1类、2类、3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L2根据实时的带钢表面图谱进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类别的确定以及相应缺陷数量的统计;S2:根据轧辊系铁皮缺陷类别的确定以及统计的相应缺陷数量进行轧辊系铁皮缺陷级别的确定;S3:根据对上一块带钢的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确定建立对当前带钢的工艺调节;所述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通过上述步序建立工艺的自适应性动态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工艺调节,通过对轧辊系铁皮主要影响因子所对应的工艺因素的调节完成;其中,所述的工艺因素根据与轧辊系铁皮的相关度形成相关度递减的排序,通过建立与轧辊系铁皮的相关度递减的工艺因素序列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调节;所述的轧辊系铁皮主要影响因子为精轧负荷与中间坯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与精轧负荷影响因子所对应的工艺因素为:精轧自身负荷分配、中间坯厚度及轧辊冷却;与中间坯温度影响因子所对应的工艺因素为:粗轧除磷道次;所述的形成相关度递减的排序,具体为:第一相关度:精轧F2、F3机架的负荷分配;第二相关度:中间坯厚度;第三相关度:轧辊冷却及粗轧除磷道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建立与轧辊系铁皮的相关度递减的工艺因素序列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调节,具体为:以与轧辊系相关度递减的工艺因素序列呈逐次累加递增式的调节方式建立与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由低到高的次序一一对应的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热轧辊系铁皮分类的工艺在线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建立与轧辊系铁皮的相关度递减的工艺因素序列和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的对应关系形成相应调节,具体为:轧辊系铁皮缺陷程度级别由低到高依次为1级缺陷、2级缺陷、3级缺陷、4级缺陷;当为1级缺陷时,不建立对工艺因素的调节;当为2级缺陷时,通过对第一相关度的精轧F2、F3机架的负荷分配的调节建立适配;
当为3级缺陷时,通过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宴宾张志超幸利军王金涛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