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及其检测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57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及其检测辅助装置,测试点布局方法如下:步骤一:自动投放检测:采用检测辅助装置将电路板上部的灰尘进行清扫,之后传递到检测平台上;步骤二:获取二维标签矩阵;步骤三:获取第一特征图;步骤四:获取第二特征图;步骤五:获取第三特征图:将多个概率特征值相乘以获得所述位置的特征值,以获得第三特征图;步骤六:获取第四特征图:将第一特征图与所述第三特征图进行矩阵相乘以将所述第三特征图的高维特征映射到所述第一特征图的特征空间中,以获得第四特征图;步骤七:计算布局分析结果;计算出所述第四特征图中各个位置的概率值以获得集成电路板的测试点布局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及其检测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检测
,具体为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及其检测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电路板是载装集成电路的一个载体,集成电路板主要由硅胶构成,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通过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具有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在集成电路板生产出来后需要使用检测辅助装置对其测试点布局进行测试,而测试点的目的是为了测试集成电路板上的零组件是否符合规格以及焊接标准。
[0003]现有的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检测辅助装置通常是传递需要检测的电路板至检测台上,但在检测前不便自动对电路板上部的灰尘进行清理,容易在后续检测时受到灰尘颗粒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以及在检测过程中不便自动将电路板进行上料检测,还需要人工反复拿取检测,降低了在连续检测多个电路板时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及其检测辅助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检测辅助装置通通常是传递需要检测的电路板至检测台上,但在检测前不便自动对电路板上部的灰尘进行清理,容易在后续检测时受到灰尘颗粒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现象,以及在检测过程时不便自动将电路板进行上料检测,还需要人工反复拿取检测,降低了在连续检测多个电路板时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所述测试点布局方法如下:步骤一:自动投放检测:采用检测辅助装置将电路板上部的灰尘进行清扫,之后传递放置到检测平台上;步骤二:获取二维标签矩阵:将集成电路板的表面图像中电子零件及其之间的走线布局数据化为二维数据矩阵,其中,集成电路板上的电子零件的接入点和走线在所述二维数据矩阵中对应位置的特征值为1,其他位置的特征值为0,二维数据矩阵中所有特征值为1的位置设定用于表示接入点性质的标签值以获得二维标签矩阵;步骤三:获取第一特征图:二维数据矩阵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以挖掘出各个电子零件的接入点及其之间的 走线的高维关联特征,以获得第一特征图;步骤四:获取第二特征图:将二维标签矩阵通过多个卷积层以获得第二特征图,多个卷积层的最后一 层以Sigmoid函数激活以将第二特征图映射到概率空间中,确定第二特征图中对应于各条走线的一系列位置序列,并以各条走线的所述位置序列的端点为基准,
计算走线中每个位置与所述端点之间多个位置的多个概率值,Sigmoid函数公式为:;步骤五:获取第三特征图:将多个概率特征值相乘以获得所述位置的特征值,以获得第三特征图;步骤六:获取第四特征图:将第一特征图与所述第三特征图进行矩阵相乘以将所述第三特征图的高维特征映射到所述第一特征图的特征空间中,以获得第四特征图;步骤七:计算布局分析结果;计算出所述第四特征图中各个位置的概率值以获得集成电路板的测试点布局分析结果。
[0006]如上述提出的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现提出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基板、支撑板、检测台,所述支撑板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安装有自动下料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腔壁贯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旋槽杆,所述双向螺旋槽杆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清扫刷板,所述安装框的下端面通过滑槽配合滑动杆与清扫刷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框的内腔壁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所述双向螺旋槽杆与支撑轴的外壁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后端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双向螺旋槽杆的前端面缠绕有发条弹簧,所述双向螺旋槽杆靠近后端面的外壁缠绕有绳索,所述支撑板的前后端面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传动轴贯穿支撑板前后端面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支撑板的前端面贯穿开设有倒U型斜槽,所述传动轴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支撑板的后端面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所述检测台与支撑板前端面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发条弹簧远离双向螺旋槽杆的一端与安装框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绳索远离双向螺旋槽杆的一端与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转轮。
[0008]优选的,所述倒U型斜槽的槽壁滑动连接有长轴,所述长轴的后端面与滑动框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柱与滑动框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长轴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红外线机械夹手,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台的上端面通过弹簧伸缩拉杆固定连接有三角块,所述支撑板的前端面通过弹簧伸缩短杆对称固定连接有抵杆,所述基板的上端面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抵杆的前端面均固定连接夹持垫,所述夹持垫与检测台的上端面滑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自动下料机构包括转轴、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贯穿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
[0012]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右端固定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后端面与支撑板的前端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上端面放置有电路板。
[0013]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杆,所述转轴的外壁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安装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0014](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及其检测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检测辅助装置,首先启动驱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转动,便可传动传送带向右移动,传动轴转动时会带动凸轮转动,在凸轮转动至下侧时会顶动转轮与滑板向下滑动,从而拉动绳索带动双向螺旋槽杆转动使得发条弹簧收缩,双向螺旋槽杆转动时其槽壁会挤压滑杆带动清扫刷板进行前后移动,能够清扫电路板上部的一些灰尘,并且双向螺旋槽杆转动也会通过皮带传动支撑轴,使得扇叶转动对清扫的灰尘向后吹动,从而保证了电路板灰尘清扫的干净度,避免清扫的灰尘再次落到电路板上,也防止了后续在检测电路板布局时受到灰尘颗粒的影响出现误差,提高了后续检测电路板测试点布局的精准度;2、该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检测辅助装置,在传动轴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转动至左侧时会通过滑柱在滑动框内滑动并拨动滑动框向右滑动,并且滑动框内壁的长轴受到倒U型斜槽的挤压便会顺着滑动框内壁向下滑动,使得红外线机械夹手向下将传送带右侧的电路板夹住,之后随着转动板持续转动至右侧时会拨动滑动框拉动长轴同步向右移动,进而将电路板向右传递,之后长轴再次顺着倒U型斜槽向下滑动,便可将电路板放到检测台的上部进行检测,其结构连贯能够自动将未检测的电路板间歇放到检测台上部进行检测,节省了人工拿取检测的麻烦,只需要人工在拾取下一个电路板检测时将检测完成的拿下来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测试点布局方法如下:步骤一:自动投放检测:采用检测辅助装置将电路板上部的灰尘进行清扫,之后传递放置到检测平台上;步骤二:获取二维标签矩阵:将集成电路板的表面图像中电子零件及其之间的走线布局数据化为二维数据矩阵,其中,集成电路板上的电子零件的接入点和走线在二维数据矩阵中对应位置的特征值为1,其他位置的特征值为0,二维数据矩阵中所有特征值为1的位置设定用于表示接入点性质的标签值以获得二维标签矩阵;步骤三:获取第一特征图:二维数据矩阵通过卷积神经网络以挖掘出各个电子零件的接入点及其之间的 走线的高维关联特征,以获得第一特征图;步骤四:获取第二特征图:将二维标签矩阵通过多个卷积层以获得第二特征图,多个卷积层的最后一 层以Sigmoid函数激活以将所述第二特征图映射到概率空间中,确定第二特征图中对应于各条走线的一系列位置序列,并以各条走线的所述位置序列的端点为基准,计算走线中每个位置与所述端点之间多个位置的多个概率值,Sigmoid函数公式为:;步骤五:获取第三特征图:将多个概率特征值相乘以获得所述位置的特征值,以获得第三特征图;步骤六:获取第四特征图:将第一特征图与所述第三特征图进行矩阵相乘以将所述第三特征图的高维特征映射到所述第一特征图的特征空间中,以获得第四特征图;步骤七:计算布局分析结果;计算出所述第四特征图中各个位置的概率值以获得集成电路板的测试点布局分析结果。2.一种集成电路板测试点布局检测辅助装置,包括基板(1)、支撑板(2)、检测台(3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支撑板(2)的内侧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传动轴(4),两个所述传动轴(4)的外壁传动连接有传送带(5),所述支撑板(2)的上端面通过安装板(6)固定连接有支撑框(7),所述安装板(6)的上端面安装有自动下料机构(8),所述支撑板(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框(9),所述安装框(9)的内腔壁贯穿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旋槽杆(10),所述双向螺旋槽杆(10)的槽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1),所述滑杆(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清扫刷板(12),所述安装框(9)的下端面通过滑槽配合滑动杆(13)与清扫刷板(12)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框(9)的内腔壁转动连接有支撑轴(15),所述双向螺旋槽杆(10)与支撑轴(15)的外壁通过皮带(14)传动连接,所述支撑轴(15)的后端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扇叶(16),所述双向螺旋槽杆(10)的前端面缠绕有发条弹簧(17),所述双向螺旋槽杆(10)靠近后端面的外壁缠绕有绳索(18),所述支撑板(2)的前后端面均滑动连接有滑板(19),所述传动轴(4)贯穿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程技师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