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45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安装板、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一面通过若干减震杆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另一面通过若干弹簧与接触板连接,所述安装板靠近中间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囊组件及气囊触点,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设置有保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接触板和弹簧,可以在发生较轻微的碰撞时,为其他车辆及公路养护车辆提供一定的减震缓冲,利用保险杆,可保证轻微撞击时,不会误触气囊触点导致气囊弹出,而遭遇剧烈碰撞时,保险杆转动,中间板触及气囊触点,气囊弹出,既能对碰撞车辆进行一定的缓冲效果,又能利用气囊对车辆发生碰撞时飞溅的碎片进行拦截。囊对车辆发生碰撞时飞溅的碎片进行拦截。囊对车辆发生碰撞时飞溅的碎片进行拦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


[0001]本技术为公路养护车辆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养护车辆使用的减震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速公路养护的过程中,过往车辆较多,行驶速度快,安全风险高,虽然在距施工路段较远处就设置有提示装置,但是不能排除驾驶员具有过度疲劳驾驶或长时间驾驶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等不安全驾驶行为,导致发生追尾养护车辆的事故,因此,需要在公路养护车辆上安装具有提醒功能的缓冲减震装置,并且能够在发现有汽车靠近时,发出声光报警,若汽车已经采取制动,但无法完全停止时,提供减震缓冲效果,若车辆撞击力度较大,能提供更好的缓冲效果,并且能够拦截飞溅的碎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声光提醒功能,且在不同程度撞击时提供不同缓冲作用的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安装板、中间板,所述中间板的一面通过若干减震杆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另一面通过若干弹簧与接触板连接,所述安装板靠近中间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囊组件及气囊触点,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设置有保险杆。
[0005]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侧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声光报警器及控制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及所述声光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保险杆为肘节式结构,包括前臂和后臂,所述前臂与所述中间板转动连接,所述后臂与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前臂与所述后臂之间转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后臂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前臂与安全杆通过卡榫固定连接,所述安全杆位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卡榫采用脆性材料制成。
[0008]进一步,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纹孔。
[0009]进一步,所述气囊组件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左右两端。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接触板和弹簧,可以在社会车辆误闯入公路养护作业区与养护防撞车发生较轻微的碰撞时,为社会车辆及公路养护防撞车辆提供一定的减震缓冲;利用保险杆,可保证轻微撞击时,不会误触气囊触点导致气囊弹出,而遭遇剧烈碰撞时,保险杆转动,中间板触及气囊触点,气囊弹出,既能对对碰撞车辆进行一定的缓冲效果,又能利用气囊对车辆发生碰撞时飞溅的碎片进行拦截。
[0012]2.本技术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及声光报警器,可以对近距离的车辆进行警告提醒,减少发生碰撞的隐患,也会对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告警,妥善应对身边突发事件,赢得“黄金4分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0013]3.本技术的保险杆为肘节式结构,并且利用脆性较大的材料作为卡榫,可以在较轻微碰撞时提供支撑,避免较轻碰撞时发生误触,导致气囊弹出,明显的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保险杆结构局部示意图。
[0016]其中:1.安装板,2、减震杆,3、中间板,4、弹簧,5、接触板,6、气囊组件,6a、气囊触点,7a、距离传感器,7b、声光报警器,8、保险杆,8a、前臂,8b、后臂,8c、安全杆,8d、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安装板1、减震杆2、中间板3,中间板3的一面通过若干减震杆2与安装板1连接、另一面通过若干弹簧4与接触板5连接,安装板1靠近中间板的一侧设置有气囊组件6及气囊触点6a,安装板1与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保险杆8。
[0019]为了能够进行远距离警示,安装板1侧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7a、声光报警器7b及控制模块,距离传感器7a及声光报警器7b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7a选择M30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声光报警器7b选择TL

90旋转警示灯,控制模块选择JKM

FCM

9G诺蒂菲尔控制模块。
[0020]为了避免发生气囊触点误触,保险杆8为肘节式结构,包括前臂8a和后臂8b,前臂8a与中间板3转动连接,后臂8b与安装板1转动连接,前臂8a与后臂8b之间转动连接。
[0021]为了避免保险杆8锁死,后臂8b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块8d,前臂8a与安全杆8c通过卡榫固定连接,安全杆8c位于固定块8d之间;为了保证受到剧烈撞击时,保险杆8能够弯曲或折断,卡榫采用脆性材料制成,可选材质为灰铸铁、脆性塑料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选择灰铸铁。
[0022]为了便于安装,安装板1上设置有螺纹孔。
[0023]为了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气囊组件6对称设置于安装板1左右两端。
[0024]本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5]通过螺纹孔将本技术安装在公路养护车辆上,在施工地点,距离传感器7a(M30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开始工作,若检测到有车辆驶来,达到报警距离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模块(JKM

FCM

9G诺蒂菲尔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声光报警器7b(TL

90旋转警示灯)发出强声及警示光,为车辆进行提醒;若车辆注意到的时间较晚,采取制动不及时,或无法有效刹停,与养护车辆发生了轻微碰撞,则接触板5和弹簧4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而由于保险杆8的保护,减震杆2及中间板3不动,避免误触;若车辆未进行制动,或制动效果不强,直接与养护车辆发生碰撞,则接触板5及弹簧4压缩到极致,此时中间板3在强力的作用下向安装板1移动,此时保险杆8会受到强烈的扭转作用力,由于后臂8b上固定块8d的限定,安全杆8c无法自由转动,前臂8a与安全杆8c连接处脆性较大的卡榫破裂,从而导致安全杆8c的固定作用失效,而前臂8a与后臂8b扭转,中间板3接触气囊触点6a,气囊组件6将气囊充气弹
出,此时中间板3、减震杆2及气囊共同为车辆提供减震缓冲,同时气囊也可拦截一部分飞溅的碎片,减少了一部分安全隐患。
[0026]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安装板(1)、中间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3)的一面通过若干减震杆(2)与所述安装板(1)连接、另一面通过若干弹簧(4)与接触板(5)连接,所述安装板(1)靠近中间板的一面设置有气囊组件(6)及气囊触点(6a),所述安装板(1)与所述中间板(3)之间设置有保险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侧面设置有距离传感器(7a)、声光报警器(7b)及控制模块,所述距离传感器(7a)及所述声光报警器(7b)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养护车辆减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8)为肘节式结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成焦伟民王龙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