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8304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藻类污染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设备,包括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气浮分离槽、电絮凝反应槽、清水过滤泵和精密过滤器,所述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包括电解反应室,所述电解反应室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正极板和反应负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外置式的电解产气装置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将藻类在水体中实现气浮,并分离;而后分离后的微污染清水利用电絮凝进行无毒化处理,处理后清水又作为外置式电解系统的进水;如此一来实现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如此一来实现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如此一来实现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藻类污染处理
,具体为一种用于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的江河湖海发生的藻类泛滥已经引起各方广泛关注;水体中氮、磷等元素的增加(俗称水体富营养化)导致了藻类的超常繁殖;藻类的大量繁殖不仅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和阻止阳光的照射,导致了水体下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或者大量死亡;同时藻类在水体中能够释放对生态系统有毒的藻毒素;所以藻类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水污染控制的一大重要课题。
[0003]目前对藻类污染的处理一般分为三种方法: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物理法一般指人力或机械捕捞法,该法在藻类大量爆发,且非常严重时,是一种有效的、快速的清除藻类的方法,同时能够实现藻类的资源化,但是对于比较分散的藻类污染水体几乎没有太大效果。
[0004]化学法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如絮凝剂、杀藻剂等,化学法能够迅速的实现藻类的分离、沉淀或控制藻类繁殖,但是对已经被藻类污染的水体没有任何作用。
[0005]生物法除藻是指利用重新建立生态系统,来实现除藻的目的;该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且能够治本的方法,但是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难以应付突然爆发的藻类环境应急污染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设备,具备去除藻类的同时实现废水除磷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设备,包括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气浮分离槽、电絮凝反应槽、清水过滤泵和精密过滤器,所述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包括电解反应室,所述电解反应室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正极板和反应负极板,所述电解反应室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气浮分离槽包括进水区、气浮分离区和清水区,所述气浮分离槽内安装有气泡释放器,所述气浮分离槽的顶部安装有藻类刮除器,所述气浮分离槽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藻类排放口和清水排放口,所述电絮凝反应槽包括电絮凝反应区和沉淀分离区,所述电絮凝反应区内设置有与清水排放口连接的布水管,所述电絮凝反应区的内部安装有电絮凝极板区,所述电絮凝反应槽的一侧连通有清液排放口,所述清液排放口通过管道与清水过滤泵连接,所述清水过滤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精密过滤器连接,本技术通过利用外置式的电解产气装置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将藻类在水体中实现气浮,并分离;而后分离后的微污染清水利用电絮凝进行无毒化处理,处理后清水又作为外置式电解系统的进水;如此一来实现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本技术通过利用外置式的电解产气装置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将藻类在水体中实现气浮,并分离;而后分离后的微污染清水利用电絮凝进行无毒化处理,处理后清水又作为外置式电解系统的进水;如此一来实现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电解反应室;2、反应正极板;3、反应负极板;4、进水口;5、出水口;6、进水区;7、气浮分离区;8、清水区;9、气泡释放器;10、藻类刮除器;11、藻类排放口;12、电絮凝反应区;13、沉淀分离区;14、布水管;15、电絮凝极板区;16、清液排放口;17、清水过滤泵;18、精密过滤器;19、清水排放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设备,包括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气浮分离槽、电絮凝反应槽、清水过滤泵17和精密过滤器18,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包括电解反应室1,电解反应室1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正极板2和反应负极板3,电解反应室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出水口5和进水口4,气浮分离槽包括进水区6、气浮分离区7和清水区8,气浮分离槽内安装有气泡释放器9,气浮分离槽的顶部安装有藻类刮除器10,气浮分离槽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藻类排放口11和清水排放口19,电絮凝反应槽包括电絮凝反应区12和沉淀分离区13,电絮凝反应区12内设置有与清水排放口19连接的布水管14,电絮凝反应区12的内部安装有电絮凝极板区15,电絮凝反应槽的一侧连通有清液排放口16,清液排放口16通过管道与清水过滤泵18连接,清水过滤泵17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精密过滤器18连接,本技术通过利用外置式的电解产气装置产生大量的微小气泡,将藻类在水体中实现气浮,并分离;而后分离后的微污染清水利用电絮凝进行无毒化处理,处理后清水又作为外置式电解系统的进水;如此一来实现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
[0014]工作原理:工作时,藻类污水通过进水口4进入电解反应室1内部,同过电解反应室1内部的反应正极板2和反应负极板3进行电解,反应后富含微小气泡的水体通过出水口5排入进水区6,而后经导流作用自下而上进入气浮分离区7,此时设置在气浮分离区7底部的气泡释放器9承接来自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产生的大量微小气泡,气泡将藻类在这里托起上浮至顶部并聚集,通过顶部设置的藻类刮除器10将藻类刮除并通过藻类排放口11排出,用于回收利用;而分离后的清水则通过设置在中部清水排放口19通过布水管14的配合将清水排入电絮凝反应区12,废水自下而上经过电絮凝极板区15,在这里发生电絮凝反应,污染物被絮凝、氧化或消毒;而后进入沉淀分离区13沉淀分离,清水过滤泵18将清液通过清液排放口16排入精密过滤器18中,精密过滤器18用于过滤清水中可能残留的部分悬浮物,并将过滤后清水作为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的电解原料。
[001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1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藻类污染水体的治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气浮分离槽、电絮凝反应槽、清水过滤泵(17)和精密过滤器(18),所述外置式电解产气单元包括电解反应室(1),所述电解反应室(1)的内部安装有反应正极板(2)和反应负极板(3),所述电解反应室(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有出水口(5)和进水口(4),所述气浮分离槽包括进水区(6)、气浮分离区(7)和清水区(8),所述气浮分离槽内安装有气泡释放器(9),所述气浮分离槽的顶部安装有藻类刮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剑锋陈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安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