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11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端面安装有支撑板、控制箱、储墨桶和报警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安装有储存箱,且储存箱的上部设置有开孔、第一轴承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端部卡接有搅拌杆,所述储存箱的一侧安装有出墨管和抽泵,所述出墨管的一端端部与抽泵的输出端一侧卡接,所述抽泵的输出端上部卡接有导墨管,且导墨管的一端固定贯穿储墨桶的上部,所述储墨桶的下部固定贯穿安装有排墨管。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收集槽板,通过设置的收集槽板,能够帮助操作工人得知,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情况发生,提高了印刷机供墨装置的使用实用性。供墨装置的使用实用性。供墨装置的使用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印刷机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实际使用印刷机时,现多使用印刷机供墨装置印刷机供墨装置,完成印刷机的用墨需求,实际使用具有操作简单、输送稳定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0003]然而现有的印刷机供墨装置,长时间使用时,输墨管道的连接处会出现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生,当滴漏量较少时,负责巡检的操作工人难以得知,为后期墨水泄漏的带来隐患,降低印刷机供墨装置的使用实用性。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能够帮助操作工人得知,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情况发生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上述能够帮助操作工人得知,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情况发生的优点,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端面安装有支撑板、控制箱、储墨桶和报警器,所述支撑板的上部安装有储存箱,且储存箱的上部设置有开孔、第一轴承和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轴承,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端部卡接有搅拌杆,所述储存箱的一侧安装有出墨管和抽泵,所述出墨管的一端端部与抽泵的输出端一侧卡接,所述抽泵的输出端上部卡接有导墨管,且导墨管的一端固定贯穿储墨桶的上部,所述储墨桶的下部固定贯穿安装有排墨管,所述导墨管和出墨管的侧壁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储存箱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储墨桶的内壁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安装板的下方安装有收集槽板,且收集槽板的上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收集槽板的内部焊接有多组钢柱,所述收集槽板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通槽,且两组所述固定通槽的前后端面均设置有第二轴承,同侧两组第二轴承的内部贯穿有旋转辊,两组所述旋转辊的侧壁套接有白布,且白布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胶水,并且两组所述胶水的一侧均设置有强力磁铁。
[0010]进一步的,同侧两组所述第二轴承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端面贯穿安装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内部贯穿安装有连接柱,并且连接柱的一端端部与安装板的后端面焊接,所述连接柱的侧壁焊接有四组
定位板,且四组所述定位板的端面均螺纹贯穿有紧固螺栓,并且四组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端部均焊接有磨砂板,四组所述紧固螺栓的限位端侧壁均焊接有三组握把。
[0012]进一步的,所述开孔的内部设置有密封塞。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支撑板、控制箱、储墨桶和储存箱的表面均涂有防锈漆。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长度小于收集槽板的长度。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且控制器通过电线与报警器、电机、抽泵、两组所述电磁阀、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采用了收集槽板,当出墨管、导墨管及排墨管的连接处出现抛锚滴漏时,滴出的墨水受重力作用,会做自由落体运动,墨水会通过多组钢柱之间的间隙落在白布的上部,墨水为黑色,可在白布上明显标记,当巡检的操作工人检测时,利用四组第二轴承,操作工人可用手旋转两组旋转辊,会带动白布进行旋转移动,操作工人可通过两组固定通槽,观看白布表面是否存有黑色污渍,当操作工人需要拆卸白布时,操作工人先将两组强力磁铁板移至一组固定通槽的侧方,再用手分离两组强力磁铁板,此时可通过一组固定通槽抽出白布,通过设置的收集槽板,能够帮助操作工人得知,是否存在跑冒滴漏情况发生,提高了印刷机供墨装置的使用实用性。
[0019](2)、本技术采用了固定板,当印刷机供墨装置位于倾斜平面时,利用第三轴承和连接柱,操作工人用手旋转安装板,带动储墨桶和储存箱同步旋转,当储墨桶和储存箱保持水平状态时,操作工人用手顺时针旋转十二组握把,分别带动四组紧固螺栓和四组磨砂板旋转前移,当四组磨砂板与安装板的后端面紧密接触时,安装板的使用位置固定,此时储墨桶和储存箱内部墨水液面保持水平,避免因储墨桶和储存箱倾斜,导致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和第三液位传感器无法准确测量出墨水的液位高度,通过设置的固定板,能够保障储墨桶和储存箱内部墨水液面保持水平,为印刷机供墨装置墨水液位准确检测带来一种保障。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的后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连接柱的立体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A的放大图;
[0025]图5是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B的放大图;
[0026]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图1中C的放大图。
[0027]图中:
[0028]1、安装板;2、支撑板;3、控制箱;4、储墨桶;5、报警器;6、储存箱;7、开孔;8、第一轴
承;9、电机;10、密封塞;11、搅拌杆;12、出墨管;13、抽泵;14、导墨管;15、排墨管;16、电磁阀;17、收集槽板;18、固定板;19、第一液位传感器;20、第二液位传感器;21、第三液位传感器;22、钢柱;23、握把;24、固定通槽;25、第二轴承;26、旋转辊;27、白布;28、胶水;29、强力磁铁;30、第三轴承;31、连接柱;32、定位板;33、紧固螺栓;34、磨砂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
[003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

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端面安装有支撑板2、控制箱3、储墨桶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刷机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端面安装有支撑板(2)、控制箱(3)、储墨桶(4)和报警器(5),所述支撑板(2)的上部安装有储存箱(6),且储存箱(6)的上部设置有开孔(7)、第一轴承(8)和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第一轴承(8),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端部卡接有搅拌杆(11),所述储存箱(6)的一侧安装有出墨管(12)和抽泵(13),所述出墨管(12)的一端端部与抽泵(13)的输出端一侧卡接,所述抽泵(13)的输出端上部卡接有导墨管(14),且导墨管(14)的一端固定贯穿储墨桶(4)的上部,所述储墨桶(4)的下部固定贯穿安装有排墨管(15),所述导墨管(14)和出墨管(12)的侧壁均安装有电磁阀(16),所述储存箱(6)的内壁安装有第一液位传感器(19),所述储墨桶(4)的内壁安装有第二液位传感器(20)和第三液位传感器(21),所述安装板(1)的下方安装有收集槽板(17),且收集槽板(17)的上部焊接有固定板(18),所述收集槽板(17)的内部焊接有多组钢柱(22),所述收集槽板(17)的内部两侧均开设有固定通槽(24),且两组所述固定通槽(24)的前后端面均设置有第二轴承(25),同侧两组第二轴承(25)的内部贯穿有旋转辊(26),两组所述旋转辊(26)的侧壁套接有白布(27),且白布(27)的两端端部均设置有胶水(28),并且两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枝绿王燕春彭渊王元安董玉芬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大姚县彩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