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802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冷却器和用于对电机主体进行散热的循环散热组件,所述循环散热组件包括:循环泵二:其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三通管二和连接管一,其中连接管一远离循环泵二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冷却器入口管;循环泵一:其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连接管二和三通管一,其中连接管二远离循环泵一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冷却器出口管;所述三通管一一出口和二出口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蛇形换热管一和蛇形换热管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蛇形换热管一和蛇形换热管二可以可以同时对两组冷却液进行循环,通过设置有抽风机可以通过风冷的方式对电机主体表面进行快速散热。冷的方式对电机主体表面进行快速散热。冷的方式对电机主体表面进行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及时对电机进行散热,会对电机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目前电机的散热方式主要分为风冷和水冷,其中水冷方式指使用液体在泵的带动下通过循环的方式带走散热器的热量;
[0003]但是目前水冷散热在循环的过程中采用单循环的方式进行散热,即液体在通道内循环一周后进行冷却,接着再进行循环,因此使得整个循环周期较长,从而不利于电机的快速散热,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电机散热装置,可以通过双循环散热的方式,即在散热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利用两组冷却液对电机进行散热,从而提高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冷却器和用于对电机主体进行散热的循环散热组件,所述循环散热组件包括:
[0007]循环泵二:其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三通管二和连接管一;
[0008]循环泵一:其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连接管二和三通管一;
[0009]所述三通管一一出口和二出口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蛇形换热管一和蛇形换热管二,所述蛇形换热管一和蛇形换热管二远离三通管一的一端通过法兰分别连接于三通管二一出口和二出口。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管一远离循环泵二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冷却器入口管,所述连接管二远离循环泵一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冷却器出口管。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主体外壁开设有和蛇形换热管一、蛇形换热管二适配的凹槽,所述蛇形换热管一和蛇形换热管二均呈L型。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主体外壁固定有外盖板,所述外盖板表面开设有和蛇形换热管一、蛇形换热管二外径适配的弧形槽。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盖板外壁罩接有风冷组件,所述风冷组件包括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所述防护罩一和防护罩二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表面固定有抽风机。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一底部一体成型有卡块,所述防护罩二顶部开设有卡槽,且卡块和卡槽之间适配。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一顶部和防护罩二底部均固定有安
装箱。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箱表面固定有过滤网。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通过设置有蛇形换热管一和蛇形换热管二可以可以同时对两组冷却液进行循环,从而可以通过双循环的方式提高散热的效果。
[0019]2.通过设置有外盖板便于将蛇形换热管一和蛇形换热管二固定在电机主体外壁,从而便于在蛇形换热管一和蛇形换热管二出现故障时对其进行更换。
[0020]3.通过设置有抽风机可以通过风冷的方式对电机主体表面进行快速散热,从而可以配合水冷提高对电机主体进行散热的效果。
[002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的散热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的风冷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

电机主体、2

防护罩一、3

安装箱、4

冷却器、5

循环泵二、6

外盖板、7

蛇形换热管一、8

三通管一、9

循环泵一、10

蛇形换热管二、11

三通管二、12

防护罩二、13

过滤网、14

卡块、15

卡槽、16

抽风机、17

连接管一、18

连接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实施例1:
[0030]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为了对电机进行双循环散热,如图1

4所示,包括冷却器4和用于对电机主体1进行散热的循环散热组件,所述循环散热组件包括:
[0031]循环泵二5:其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三通管二11和连接管一17,其中连接管一17远离循环泵二5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冷却器4入口管;
[0032]循环泵一9:其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连接管二18和三通管一8,其中连接管二18远离循环泵一9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冷却器4出口管;
[0033]所述三通管一8一出口和二出口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所述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远离三通管一8的一端通过法兰分别连接于三通管二11一出口和二出口;
[0034]所述电机主体1外壁开设有和蛇形换热管一7、蛇形换热管二10适配的凹槽,使得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可以呈嵌入式和电机主体1外壁之间贴合,所述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均呈L型,使得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可以对电机主体1四周进行包裹,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内流动有冷却液,使得电机主体1在工作时,利用冷却液可以将热量带走,从而对电机主体1进行散热,通过冷却器4可以对冷却液进行冷却,利用循环泵二5和循环泵一9可以实现冷却液的循环,从而可以持续不断地对电机主体1在作业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散失,利用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可以同时实现两组冷却液的循环,相对于采用一组冷却液循环的方式,可以加快冷却液进入到冷却器4内的频率,从而可以提高冷却液对电机主体1的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包括冷却器(4)和用于对电机主体(1)进行散热的循环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散热组件包括:循环泵二(5):其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三通管二(11)和连接管一(17);循环泵一(9):其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连接管二(18)和三通管一(8);所述三通管一(8)一出口和二出口分别通过法兰连接有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所述蛇形换热管一(7)和蛇形换热管二(10)远离三通管一(8)的一端通过法兰分别连接于三通管二(11)一出口和二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一(17)远离循环泵二(5)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冷却器(4)入口管,所述连接管二(18)远离循环泵一(9)的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冷却器(4)出口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双循环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体(1)外壁开设有和蛇形换热管一(7)、蛇形换热管二(10)适配的凹槽,所述蛇形换热管一(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娇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锋盈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