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电磁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99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2
一种非对称电磁轴承,包括转子、定子,定子设有多个磁极,多个磁极分为四组,且依次分布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其中,位于第一象限的磁极、第二象限的磁极的横截面积相同,均为S,位于第三象限的磁极、第四象限的磁极的横截面积相同,均为s,且S>s,各组磁极分别缠绕有线圈,位于第一象限的磁极、第二象限的磁极缠绕的线圈匝数均为N,位于第三象限的磁极、第四象限的磁极缠绕的线圈匝数均为M,且N>M,所述转子设置在四组磁极之间,组合构成非对称电磁轴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在提供较低偏置电流的条件下即可满足电磁轴承转运需要,可有效提高电磁轴承的效率。可有效提高电磁轴承的效率。可有效提高电磁轴承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对称电磁轴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对称电磁轴承。

技术介绍

[0002]电磁轴承与传统滚珠轴承、滑动轴承、油膜轴承相比,电磁轴承不存在机械接触,转子可以达到很高的运转速度,具有机械磨损小、能耗低、噪声小、寿命长、无需润滑、无油污染等优点,特别适用高速、真空、超净等特殊环境,可广泛用于机械加工、涡轮机械、航空航天、真空技术等,被公认为极有前途的新型轴承。
[0003]因电磁轴承自身结构的原因,为保证电磁轴承的转子克服重力悬空,电磁轴承线圈电流须由控制电流和偏置电流构成,目前,通常是将偏置电流控制为线圈允许最大电流的一半,采用差动控制方法,这种方式控制线性化较好,但是较大的偏置电流导致线圈发热严重,功耗较大。
[0004]此外,一般电磁轴承在设计其负载时是按最大受力计算,电磁轴承顶部的磁极受力较大,故通常按顶部磁极计算负载。然而,传统的电磁轴承的磁极面积、线圈匝数均是相同的,导致电磁轴承底部磁极的承载能力有较大富裕,不利于轴承设计的小型化。
[0005]因此,如何在保证电磁轴承正常作业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对称电磁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1),以及定子(2),定子(2)设有多个磁极,多个磁极分为四组,且依次分布在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位于第一象限的磁极与位于第三象限的磁极呈中心对称分布,位于第二象限的磁极与位于第四象限的磁极呈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位于第一象限的磁极、第二象限的磁极的横截面积相同,均为S,位于第三象限的磁极、第四象限的磁极的横截面积相同,均为s,且S>s,各组磁极分别缠绕有线圈,位于第一象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新张鑫仇枫懿杨润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开山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