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78719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吸附塔,塔体的侧壁两个开孔处设有异型管,其中一个异型管位于塔体的上腔体,另外一个异型管位于塔体的下腔体,两个异型管的外端连接有控制阀,两个控制阀的端头设有Y型管,Y型管与污水提升池连通,异型管的管内设有震动条,震动条接触过滤网,引风装置反向吹风时采用间歇式吹风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反向间歇式吹风方式能够吹动震动条震动,由于震动条的特殊结构,震动条的端头击打过滤网的外表面,实现过滤网的震动,进而加快吸附板吸附杂质的吹出,吹出的杂质通过异型管和Y型管进入污水提升池内,一定程度上加快清理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油化工行业产生的中浓污水含氨氮、硫化物、有机物,进污水处理厂之前,需要排至污水井,在污水提升池加压送至污水处理厂,但污水提升池属于开放形式,其中挥发出的废气造成现场工作环境极其恶劣,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员工的工作环境;提升池密闭的话,无法观看其中的水质(颜色、油位等),且密封后废气会积累形成高压、易燃易爆状态,极易发生危险;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20402562.8,专利名称为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包括:污水提升池;设置于污水提升池上方用于密封污水提升池的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上设置有引风管;入口与所述引风管相连的除雾装置;入口与所述除雾装置出口相连的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顶部设置有吹扫装置;入口与所述吸附装置出口相连的引风装置;入口与所述引风装置出口相连的气体排放装置。本技术采用密封装置将污水提升池密封,采用引风机将废气吸入除雾塔去除杂质、水雾后,进入吸附装置,经过吸附装置内部材料吸附净化后,进入气体排放装置排放。同时,吸附装置上设置有吹扫装置,吸附饱和后将蒸汽进行反吹,反吹出水回流进入污水提升池。本技术上述装置可以有效的对污水挥发性废气进行治理,解决污水提升池环境恶劣,气味难闻的问题,使得废气达标排放;
[0004]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吸附塔内吸附板的上下端面均吸附杂质,反向吹风过程中吸附板下端杂质需要通过整个吸附板,导致清理效率较为缓慢,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加快清理吸附板效率的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包括污水提升池、密封装置、除雾塔、引风装置和排气塔,所述污水提升池的上端罩有密封装置,且密封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除雾塔,所述除雾塔通过管道连接有吸附塔,且吸附塔包括塔体、吸附板和过滤网,所述塔体内腔上部设有吸附板,且吸附板的上下端设有过滤网,所述塔体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装置,所述引风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气塔;
[0008]所述吸附塔还包括Y型管、控制阀、异型管和震动条;
[0009]所述塔体通过吸附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上腔体通过管道与除雾塔连通,且塔体的侧壁两个开孔处设有异型管,其中一个所述异型管位于塔体的上腔体,另外一个所述异型管位于塔体的下腔体,两个所述异型管的外端连接有控制阀,两个所述控制阀的
端头设有Y型管,且Y型管与污水提升池连通,所述异型管的管内设有震动条,且震动条接触过滤网,所述引风装置反向吹风时采用间歇式吹风方式。
[0010]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塔体和吸附板、过滤网固定连接,且过滤网与吸附板之间有缝隙;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异型管与塔体密封固定,且异型管与控制阀采用法兰连接;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控制阀通过法兰与Y型管连接,且Y型管与污水提升池之间设有阀门;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震动条呈梳子型设置,且震动条的截面呈“S”型设置;
[0014]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震动条通过引风装置的反向间歇式吹风产生震动使震动条击打过滤网。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中,反向间歇式吹风方式能够吹动震动条震动,由于震动条的特殊结构,震动条的端头击打过滤网的外表面,实现过滤网的震动,进而加快吸附板吸附杂质的吹出,吹出的杂质通过异型管和Y型管进入污水提升池内,一定程度上加快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吸附塔结构展示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异型管、Y型管及震动条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吸附塔正面剖视图。
[0021]图中:1、污水提升池;2、密封装置;3、除雾塔;4、引风装置;5、吸附塔;501、塔体;502、吸附板;503、过滤网;504、Y型管;505、控制阀;506、异型管;507、震动条;6、排气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包括污水提升池1、密封装置2、除雾塔3、引风装置4和排气塔6,污水提升池1的上端罩有密封装置2,密封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有除雾塔3,除雾塔3通过管道连接有吸附塔5,吸附塔5包括塔体501、吸附板502和过滤网503,塔体501内腔上部设有吸附板502,吸附板502的上下端设有过滤网503,塔体501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装置4,引风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气塔6;
[0024]吸附塔5还包括Y型管504、控制阀505、异型管506和震动条507;
[0025]塔体501通过吸附板502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上腔体通过管道与除雾塔3连通,塔体501的侧壁两个开孔处设有异型管506,其中一个异型管506位于塔体501的上腔体,另外一个异型管506位于塔体501的下腔体,两个异型管506的外端连接有控制阀505,两个控制阀505的端头设有Y型管504,Y型管504与污水提升池1连通,异型管506的管内设有震动条507,震动条507接触过滤网503,引风装置4反向吹风时采用间歇式吹风方式;
[0026]震动条507呈梳子型设置,震动条507的截面呈“S”型设置,震动条507通过引风装置4的反向间歇式吹风产生震动使震动条507击打过滤网503;
[0027]塔体501和吸附板502、过滤网503固定连接,过滤网503与吸附板502之间有缝隙;
[0028]异型管506与塔体501密封固定,异型管506与控制阀505采用法兰连接,控制阀505通过法兰与Y型管504连接,Y型管504与污水提升池1之间设有阀门;使用时,将异型管506、控制阀505、Y型管504、震动条507安装在污水提升池1和吸附塔5的塔体501之间,引风装置4反向吹风带出吸附板502上杂质时,控制阀505打开异型管506和Y型管504实现塔体501和污水提升池1之间的通道,反向间歇式吹风方式能够吹动震动条507震动,由于震动条507的特殊结构,震动条507的端头击打过滤网503的外表面,实现过滤网503的震动,进而加快吸附板502吸附杂质的吹出,吹出的杂质通过异型管506和Y型管504进入污水提升池1内,一定程度上加快清理效率。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污水提升池废气的装置,包括污水提升池(1)、密封装置(2)、除雾塔(3)、引风装置(4)和排气塔(6),所述污水提升池(1)的上端罩有密封装置(2),且密封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有除雾塔(3),所述除雾塔(3)通过管道连接有吸附塔(5),且吸附塔(5)包括塔体(501)、吸附板(502)和过滤网(503),所述塔体(501)内腔上部设有吸附板(502),且吸附板(502)的上下端设有过滤网(503),所述塔体(501)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装置(4),所述引风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有排气塔(6),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5)还包括Y型管(504)、控制阀(505)、异型管(506)和震动条(507);所述塔体(501)通过吸附板(502)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且上腔体通过管道与除雾塔(3)连通,且塔体(501)的侧壁两个开孔处设有异型管(506),其中一个所述异型管(506)位于塔体(501)的上腔体,另外一个所述异型管(506)位于塔体(501)的下腔体,两个所述异型管(506)的外端连接有控制阀(505),两个所述控制阀(505)的端头设有Y型管(504),且Y型管(5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华庄建军李明岩许亚洲李建垒杨光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