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767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析待测驴皮胶中P元素含量和Cu元素含量,并计算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2)根据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判断待测驴皮胶中是否含有驴骨源性成分,或者进一步判断待测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鉴定驴皮胶中是否掺杂了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鉴定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属于医药与食品检测


技术介绍

[0002]驴皮胶又称阿胶,其为由驴皮熬制而成的胶类物质,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滋补佳品,历版《中国药典》均规定驴皮胶的原料为驴皮。
[0003]特征多肽法能够应用于驴皮胶中的非驴源性原料如牛、猪、马源性成分的检定。例如CN107525873A公开了一种定性分析阿胶糕中胶类来源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阿胶糕中的明胶成分提取和纯化;(2)将提取和纯化后的明胶酶解,得到酶解产物;(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线性离子阱轨道阱高分辨率组合型质谱仪联用装置对酶解产物进行分离和检测,记录得到的质谱图;(4)确定驴皮阿胶、猪皮明胶和牛皮明胶的特征性多肽,将得到的质谱图中的特征性谱峰与驴皮阿胶、猪皮明胶和牛皮明胶的特征性多肽进行比对。理论上,由于牛骨、猪骨、马骨源性成分含有与之相对应的皮源性成分相同的特征多肽,因而特征多肽法亦可应用于牛骨、猪骨、马骨源性成分的检定。
[0004]关于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鉴定,CN110824083A公开了一种检测动物皮胶及其制品中驴骨胶成分的方法:将待测的动物皮胶制品经蛋白提纯后进行酶切处理,将酶解液注入液质联用仪,采用二级质谱模式进行MRM检测,对照品为驴骨胶纯品或以待检测的阴性样品为基质,通过加入驴骨胶特征性多肽制备而成。然而,由于驴骨与驴皮的多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且特征多肽的含量容易受到制胶工艺的影响,因此,对于在驴皮胶中掺入的驴骨源性成分,特征多肽法存在精确度较低,且难以定量的缺陷。
[0005]此外,目前还有采用脂肪酸检测法对驴皮胶中驴骨源成分进行检测分析。脂肪酸检测法的理论依据为驴皮和驴骨的脂肪酸组成或含量存在差异,其通过气相色谱对脂肪酸进行检测,根据脂肪酸成分不同区分驴皮胶和驴骨胶。该方法需要对样品进行油脂提取、油脂水解、甲酯化等步骤,工艺十分复杂,而且需要使用大量有机试剂,成本高,污染大;再者,脂肪酸的组成容易受制备工艺的影响,导致该方法无法准确地定量分析。
[0006]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准确、快速地鉴定驴皮胶中是否含有驴骨源成分或驴骨源性成分含量的方法,用以高效地判断驴皮胶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鉴定驴皮胶中是否掺杂了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进一步地,该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判断驴皮胶中是否掺杂了驴骨源性成分。更进一步地,该分析方法能够判断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掺杂量。再进一步地,该分析方法简单,操作方便,资源消耗少,成本低,便于实际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分析待测驴皮胶中P元素含量和Cu元素含量,并计算P 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
的比值;
[0010](2)根据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判断待测驴皮胶中是否含有驴骨源性成分,或者进一步判断待测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含量。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优选地,步骤(2)中,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20,则待测驴皮胶中掺有驴骨源性成分。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优选地,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25,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10%;或者
[0013]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5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20%;或者
[0014]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8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30%;或者
[0015]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12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40%;或者
[0016]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18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50%;或者
[0017]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25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60%。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驴皮胶中P元素含量和Cu元素含量。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优选地,所述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的参数为:
[0020]等离子气体流速为10~20L/min;辅助气流速为0.5~2L/min;载气流速为0.5~2L/min;氩气罐压力为400~800KPa;雾化气压力为300~350KPa;射频功率为1200~1700W;雾化室温度为0.5~4℃。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优选地,步骤(1)中,测定Cu元素含量时,所采用的内标物为Ge;测定P元素含量时,所采用的内标物为Se。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析方法,优选地,将待测驴皮胶烘干,然后粉碎,形成待测驴皮胶粉末;将待测驴皮胶粉末微波消解,得到消解后的产物;将消解后的产物用水定容,得到待测驴皮胶试液;然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检测所述待测驴皮胶试液的P元素含量和Cu 元素含量;
[0023]其中,微波消解的条件为:从初始温度升温至T1温度,在T1温度保持3~10min;然后从T1温度升温至T2温度,在T2温度保持 10~30min;其中,所述T1温度为100~150℃,T2温度为160~250 ℃,从初始温度升温至T1温度的时间为5~20min,从T1温度升温至 T2温度的时间为5~20min。
[0024]申请人意外地发现,驴皮胶与驴骨胶中的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具有很大的差异,且这种差异在各种来源、批次的驴皮胶和驴骨胶中十分稳定,因而能够通过确定待测驴皮胶中P元素含量与 Cu元素含量的比值这一特征来准确判定待测驴皮胶中是否掺有驴骨源性成分,进一步地,能够准确判定待测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的含量。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鉴定待测驴皮胶中是否掺杂有驴骨胶;进一步地,能够准确地判定待测驴皮胶中掺杂的驴骨胶的含
量。与现有的脂肪酸检测法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用试剂和仪器少,样品前处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检测速度快,检测成本低,资源消耗较少,各流程参数确定,便于控制,适合实际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2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待测驴皮胶”是指需要被检测的驴皮胶,该驴皮胶中可能不掺有驴骨源性成分(或称驴骨胶),也可能掺有驴骨源性成分,甚至可能全部为驴骨源性成分假冒。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纯驴皮胶”是指仅以驴皮为原料制成的驴皮胶,其中不含非驴源性成分,也不含驴骨性成分。
[002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待测驴皮胶中的“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均表示质量含量。
[0029]驴皮胶和驴骨胶均来源于动物驴,因而对于仅掺有驴骨胶的驴皮胶,常规的特征多肽法难以辨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分析待测驴皮胶中P元素含量和Cu元素含量,并计算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2)根据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判断待测驴皮胶中是否含有驴骨源性成分,或者进一步判断待测驴皮胶中驴骨源性成分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20,则待测驴皮胶中掺有驴骨源性成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25,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10%;或者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5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20%;或者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8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30%;或者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12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40%;或者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18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50%;或者当P元素含量与Cu元素含量的比值高于250,则驴皮胶中掺有的驴骨源性成分不低于6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国张金聚曹晖张英吴孟华李承花郑舒宁卢一泓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