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759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包括废油管、电动三通阀、内油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进油管、第二电磁阀、真空泵、隔膜泵、滤芯、流量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电磁阀、注油管、PLC逻辑控制器、开关电源,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电动三通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在装置上的分布位置,再通过PLC逻辑控制器合理通断各个位置的阀门,使装置在补油前就排净装置和废油管、进油管、注油管内的全部空气,实现带电补油。实现带电补油。实现带电补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况影响着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变压器由于日常例行检修、渗漏油和天气变化等原因,油位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电力系统内普遍采用压板式滤油机或真空滤油机为变压器补油,压板式滤油机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齿轮泵磨损加剧,其摩擦产生的高温会导致绝缘油裂解产生不良特征气体,增加了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且返修费用高昂。真空滤油机体积庞大,且传统补油无法排净管道内空气,须将变压器进行停役补油,流程复杂,依靠人工判断,存在误操作风险、欠补油、过补油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包括废油管、电动三通阀、内油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进油管、第二电磁阀、真空泵、隔膜泵、滤芯、流量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电磁阀、注油管、PLC逻辑控制器、开关电源,所述第一电磁阀安装在进油管上,所述第二电磁阀安装在电动三通阀与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第三电磁阀安装在注油管上,所述电动三通阀分别连接注油管、废油管、内油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内油桶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注油管侧第三电磁阀之后位置,所述PLC逻辑控制器上设有模拟量输出模块,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电动三通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在装置上的分布位置,再通过PLC逻辑控制器合理通断各个位置的阀门,使装置在补油前就排净装置和废油管、进油管、注油管内的全部空气,实现带电补油。
[0006]优选的,所述隔膜泵和滤芯安装在注油管和内油桶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注油管一侧安装流量传感器。
[0008]优选的,所述内油桶分别连接进油管、真空泵、废油管、注油管,并且内油桶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09]优选的,所述真空泵、隔膜泵、电动三通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开关电源上均设有控制端。
[0010]优选的,所述各个控制端通过连接线与PLC逻辑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出模块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开关电源的供电线连接真空泵、隔膜泵、电动三通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且控制整体电源通断。
[0012]优选的,所述PLC逻辑控制器上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通过输入量控制PLC输出
逻辑。
[0013]优选的,所述开关电源与PLC逻辑控制器连接处还设有急停按钮。
[0014]优选的,所述滤芯设置在隔膜泵与流量传感器之间的注油管上。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包括废油管、电动三通阀、内油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进油管、第二电磁阀、真空泵、隔膜泵、滤芯、流量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三电磁阀、注油管、PLC逻辑控制器、开关电源,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电动三通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在装置上的分布位置,再通过PLC逻辑控制器合理通断各个位置的阀门,使装置在补油前就排净装置和废油管、进油管、注油管内的全部空气,实现带电补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的控制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包括废油管1、电动三通阀2、内油桶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一电磁阀5、进油管6、第二电磁阀7、真空泵8、隔膜泵9、滤芯10、流量传感器11、第二压力传感器12、第三电磁阀13、注油管14、PLC逻辑控制器、开关电源,所述第一电磁阀5安装在进油管6上,所述第二电磁阀7安装在电动三通阀2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2之间,所述第三电磁阀13安装在注油管14上,所述电动三通阀2分别连接注油管14、废油管1、内油桶3,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安装在内油桶3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2安装在注油管14侧第三电磁阀13之后位置,所述PLC逻辑控制器上设有模拟量输出模块。所述隔膜泵9和滤芯10安装在注油管14和内油桶3之间。所述注油管14一侧安装流量传感器11。所述内油桶3分别连接进油管6、真空泵8、废油管1、注油管14,并且内油桶3上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0021]如图2所示,所述真空泵8、隔膜泵9、电动三通阀2、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二压力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11、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7、第三电磁阀13、开关电源上均设有控制端。所述各个控制端通过连接线与PLC逻辑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出模块相连。所述开关电源的供电线连接真空泵8、隔膜泵9、电动三通阀2、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二压力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11、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7、第三电磁阀13,且控制整体电源通断。所述PLC逻辑控制器上设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通过输入量控制PLC输出逻辑。所述开关电源与PLC逻辑控制器连接处还设有急停按钮。所述滤芯10设置在隔膜泵9与流量传感器11之间的注油管14上。
[0022]如图3所示,通过流量计算实现自动定量补油。根据变压器容量和绝缘油在不同温度下体积膨胀公式,重新构建了补油量计算模型,如下式所示:
[0023]L=0.782M(t

t1)[1+(t2‑
20)
×
0.007%][0024]式中,L为需要补充的油量,M为变压器本体油重,t为变压器绝缘油实时油温,t1为油位曲线对应油温,t2为油桶中的油温。
[0025]只需手动输入式中的M,t,t1三个参数,即可自动计算补油量。
[0026]工作原理具体如下所示:工作人员在触摸屏上设置变压器本体油重、变压器绝缘油实时油温和油位曲线对应油温三个参数,系统首先打开第三电磁阀13,利用油压将注油管14内空气全部压入装置,关闭第三电磁阀13启动真空泵8,内油桶3内空气被真空泵8抽走形成负压,此时打开第一电磁阀5,进油管6内空气和外油桶中绝缘油进入内油桶3,再关闭第一电磁阀5打开第二电磁阀7,进油管6注油,此时装置开始循环排气,通过这一方式,可以使装置在补油前就排净装置和管道内全部空气,实现带电补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废油管(1)、电动三通阀(2)、内油桶(3)、第一压力传感器(4)、第一电磁阀(5)、进油管(6)、第二电磁阀(7)、真空泵(8)、隔膜泵(9)、滤芯(10)、流量传感器(11)、第二压力传感器(12)、第三电磁阀(13)、注油管(14)、PLC逻辑控制器、开关电源,所述第一电磁阀(5)安装在进油管(6)上,所述第二电磁阀(7)安装在电动三通阀(2)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2)之间,所述第三电磁阀(13)安装在注油管(14)上,所述电动三通阀(2)分别连接注油管(14)、废油管(1)、内油桶(3),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安装在内油桶(3)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2)安装在注油管(14)侧第三电磁阀(13)之后位置,所述PLC逻辑控制器上设有模拟量输出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泵(9)和滤芯(10)安装在注油管(14)和内油桶(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管(14)一侧安装流量传感器(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变压器智能带电补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桶(3)分别连接进油管(6)、真空泵(8)、废油管(1)、注油管(14),并且内油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嘉晨侯丽钢江辉赵新张馨尹盛奔丞陆骢季海燕缪哲琳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