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719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换向阀,其包括主阀,主阀包括主阀,主阀包括阀体、阀座和滑块,阀体设有阀腔,阀座固设于阀腔内;阀座设有三个与阀腔连通的阀座口,滑块能够贴合阀座的端面滑动,滑块朝向阀座的一侧端面设有连通槽,连通槽能够连通于相邻两个阀座口之间;主阀还包括第一接管、第二接管、第三接管和第四接管,第一接管与阀腔连通,第二接管、第三接管和第四接管分别与三个阀座口对应连通;阀体的内径为23.5mm~24.5mm;第一接管的内径为11.4mm~12mm;第二接管、第三接管和第四接管的内径均为12.7mm~13.3mm;阀座口的通径为12mm~13mm。可在不改变阀体整体规格和尺寸的情况下,提高流通能够力,使其能够满足更大制冷量的制冷系统。的制冷系统。的制冷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换向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换向阀。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换向阀主要应用于热泵空调、热水器等系统中,来实现系统中冷媒流道的切换,进而实现整个系统制冷、制热、除霜等功能。
[0003]电磁换向阀通常包括导阀和主阀体,主阀体连接有四根接管,导阀分别通过四根毛细管与主阀体连接。主阀体内管路通径大小决定了该产品的名义容量,大容量产品可使用在更大的制冷系统中。
[0004]而如何提供一种电磁换向阀,使其能够满足更大制冷量的制冷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换向阀,使其能够满足更大制冷量的制冷系统。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换向阀,其包括主阀,所述主阀包括阀体、阀座和滑块,所述阀体设有阀腔,所述阀座固设于所述阀腔内;所述阀座设有三个与所述阀腔连通的阀座口,所述滑块能够贴合所述阀座的端面滑动,所述滑块朝向所述阀座的一侧端面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能够连通于相邻两个所述阀座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A11),所述主阀(A11)包括阀体(1)、阀座(2)和滑块(3),所述阀体(1)设有阀腔,所述阀座(2)固设于所述阀腔内;所述阀座(2)设有三个与所述阀腔连通的阀座口(21),所述滑块(3)能够贴合所述阀座(2)的端面滑动,所述滑块(3)朝向所述阀座(2)的一侧端面设有连通槽(31),所述连通槽(31)能够连通于相邻两个所述阀座口(21)之间;所述主阀还包括第一接管(51)、第二接管(52)、第三接管(53)和第四接管(54),所述第一接管(51)与所述阀腔连通,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和所述第四接管(54)分别与三个所述阀座口(21)对应连通;所述阀体(1)的内径为23.5mm~24.5mm;所述第一接管(51)的内径为11.4mm~12mm;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和所述第四接管(54)的内径均为12.7mm~13.3mm;所述阀座口(21)的通径为12mm~1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阀座口(21)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为18mm~22mm,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和所述第四接管(54)均为直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管(51)、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以及所述第四接管(54)的壁厚均为0.4mm~0.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所述阀座(2)、所述第一接管(51)、所述第二接管(52)、所述第三接管(53)以及所述第四接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