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709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21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上盖、下盖、支撑结构、传热结构、多种不同毛细结构和气液分离结构,其中气液分离结构附着于传输区,用于将蒸发区形成的气体与传输区回流的冷凝液进行气液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不同毛细结构的优点,使工作液体迅速充分地进行气液二相变化的循环传热,并改善有效润湿毛细截面积,大幅度减少气液接触界面处的冷凝液的飞散现象和界面的阻力,使更多的冷凝液更快的回流到蒸发区,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显著提升散热装置的传热性能。传热性能。传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散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复合毛细结构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处理器产生的热量需要快速地排出,以使工作温度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随着电子产品的升级换代,产品变得愈加轻薄、内部配置愈加紧凑、运行愈加迅速,在更小的空间内产生更多的热量,因而对其散热装置的要求日益提高。
[0003]常用的散热装置,如均温板,通常是一壳状的真空密闭腔体结构,壳体内壁面设有毛细结构,且壳体内部填充有工作液体。工作时,壳体的一侧贴设于热源处吸收其产生的热量使工作液体蒸发为气体,壳体的另一侧为冷凝侧,气体遇冷后凝结为液体而释放热量,冷凝液在毛细结构的作用下回流至壳体的热源侧以继续气液二相变化的循环传热,使均温板呈现快速均温的特性,从而达到传热散热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散热装置仅依赖毛细结构提升传热性能,其效能终究有限。
[0004]有鉴于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大幅提升散热装置的传热性能,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提升散热装置的传热性能,特提出一种散热装置,其中,包括:
[0006]一上盖;
[0007]一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共同形成一密闭真空腔室,所述密闭真空腔室包括蒸发区、冷凝区和传输区;
[0008]多个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上盖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下盖的第二内表面相连接,从而支撑着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
[0009]多个传热结构,所述传热结构的底面与所述下盖的所述第二内表面连接,所述传热结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高度;每一所述传热结构串联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
[0010]多个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下盖的第三内表面连接,从而支撑着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
[0011]一第一毛细和多个第二毛细,均位于所述蒸发区内;所述第一毛细附着于所述下盖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上,所述第二毛细附着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传热结构上;
[0012]一第三毛细,附着于所述下盖的所述第三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与所述第一毛细顺接并连通;
[0013]一上盖毛细,其位于所述冷凝区内,所述上盖毛细附着于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二毛细和所述第三毛细连通;
[0014]气液分离结构,附着于所述传输区内的所述第三毛细的平面区域,将所述蒸发区形成的气体与所述传输区回流的冷凝液进行气液分离。
[0015]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还包括多个第四毛细;所述气液分离结构设有对位于所述第四毛细的多个开槽,所述第四毛细经所述气液分离结构上的所述开槽附着于所述第三毛细上;每一所述第四毛细的一端均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毛细连通。
[0016]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毛细的毛细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毛细的毛细厚度。
[0017]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毛细的毛细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毛细的毛细厚度,所述第三毛细的毛细力小于所述第一毛细的毛细力,且所述第三毛细的渗透率大于所述第一毛细和所述第二毛细的渗透率。
[0018]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四毛细的毛细厚度大于所述第三毛细的毛细厚度,且所述第四毛细的渗透率大于所述第三毛细的渗透率。
[0019]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气液分离结构为金属箔。
[0020]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气液分离结构为铜箔。
[0021]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上盖为平板状结构。
[0022]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下盖的中心处设有凹陷部,所述下盖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为所述凹陷部的内底面。
[0023]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下盖的所述第二内表面和所述第三内表面为共面关系。
[0024]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毛细、所述第二毛细、所述第三毛细、所述第四毛细和所述上盖毛细中的一者或多者采用粉末、丝网或纤维中的任一种通过烧结方式而成。
[0025]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传热结构的其中一者或多者以熔接、扩散接合、热压、软焊、硬焊或黏着剂与所述上盖或所述下盖接合。
[0026]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和所述传热结构为一体成型于所述下盖。
[0027]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形状为柱形,且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直径。
[0028]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形状可为柱形、方形、矩形或多边形中的任一种。
[0029]上述的散热装置,其中,所述传热结构为矩形且彼此平行配置,每一所述传热结构彼此相分离且均匀地分布于整个所述蒸发区。
[0030]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
[0031](1)通过复合毛细结构的布设,充分利用不同毛细结构的优点,使散热装置内的工作液体迅速且充分地参与气液二相变化的循环传热,提高散热装置的传热性能;
[0032](2)通过传输区的气液分离结构的布设,改善有效润湿毛细截面积,大幅度减少气液接触界面处的冷凝液的飞散现象和界面的阻力,使蒸发区形成的往冷凝区流动的气体与传输区回流的冷凝液互不相扰,减少冷凝液的回流阻力,使更多的冷凝液更快的回流到蒸发区,有效提高蒸发区的工作液体的蒸发速度,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显著提升散热装置的传热性能。
[0033]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专利申请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的上盖的仰视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的下盖的俯视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的下盖的A

A剖切立体图;
[0038]图4a为图4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散热装置的中纵剖视图;
[0040]图6a为现有技术的有效润湿毛细截面积的示意图;
[0041]图6b为本专利技术的有效润湿毛细截面积的示意图;
[0042]图7a为现有技术的气液接触界面处的蒸汽截面积的示意图;
[0043]图7b为本专利技术的气液接触界面处的蒸汽截面积的示意图;
[0044]图8为散热装置的热阻性能的试验结果对比图。
[0045]其中,附图标记:
[0046]10

上盖
[0047]11

第一内表面
[0048]101

上盖毛细
[0049]20

下盖
[0050]21

第二内表面
[0051]22

第三内表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盖;一下盖,所述下盖与所述上盖共同形成一密闭真空腔室,所述密闭真空腔室包括蒸发区、冷凝区和传输区;多个第一支撑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上盖的第一内表面和所述下盖的第二内表面相连接,从而支撑着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多个传热结构,所述传热结构的底面与所述下盖的所述第二内表面连接,所述传热结构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的高度;每一所述传热结构串联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多个第二支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结构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内表面和所述下盖的第三内表面连接,从而支撑着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一第一毛细和多个第二毛细,均位于所述蒸发区内;所述第一毛细附着于所述下盖的所述第二内表面上,所述第二毛细附着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所述传热结构上;一第三毛细,附着于所述下盖的所述第三内表面和所述第二支撑结构上,与所述第一毛细顺接并连通;一上盖毛细,其位于所述冷凝区内,所述上盖毛细附着于所述上盖的所述第一内表面上,并与所述第二毛细和所述第三毛细连通;气液分离结构,附着于所述传输区内的所述第三毛细的平面区域,将所述蒸发区形成的气体与所述传输区回流的冷凝液进行气液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四毛细;所述气液分离结构设有对位于所述第四毛细的多个开槽,所述第四毛细经所述气液分离结构上的所述开槽附着于所述第三毛细上;每一所述第四毛细的一端均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毛细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毛细的毛细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毛细的毛细厚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毛细的毛细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毛细的毛细厚度,所述第三毛细的毛细力小于所述第一毛细的毛细力,且所述第三毛细的渗透率大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梅刘显耀
申请(专利权)人:亚浩电子五金塑胶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