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695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柱和清洗筒,所述支撑柱设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清洗筒的两端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柱上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清洗筒通过支撑柱与安装底座连接,且清洗筒横向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上方,所述清洗筒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清洗搅拌杆,所述清洗搅拌杆与清洗筒同轴,且清洗搅拌杆的两端均穿出清洗筒并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支撑柱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并且清洗搅拌杆的一端与安装在支撑柱上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自动清洗食用菌的效果,能够实现食用菌的全方位清洗,能够达到清洗完全的目的,搅拌清洗效果好的优点。拌清洗效果好的优点。拌清洗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
[0003]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上述真菌分别生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0004]食用菌清洗是食用菌生产流程中的一环,起先,食用菌进行清洗是通过人工手洗的方式来进行清洗的,这样清洗时需要劳动者手动来除去食用菌表面上的污物,但是这种人工清洗的方式每清洗一个食用菌就需要耗去较多的时间,造成清洗效率极为低下,无法实现大批量的清洗,清洗效率低,效果较差,后来,又出现了采用机器清洗的方式,机器清洗的方式就是通过在食用菌上喷水来实现清洗的目的,这样方式的缺陷在于清洗的时候通过喷水虽然能够除去食用菌表面上的一些污物,但是对于食用菌背面的部分和一些水流没有喷到的部分,还有食用菌表面上凹陷的部分,这些部分通过喷水的方式依然无法进行清洗,达不到全面清洗的目的,清洗效果较差,这样清洗出来的食用菌包装后容易达不到卫生要求,卫生性能低,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具有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自动清洗食用菌的效果,能够实现食用菌的全方位清洗,能够达到清洗完全的目的,搅拌清洗效果好的优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柱和清洗筒,所述支撑柱设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清洗筒的两端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柱上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清洗筒通过支撑柱与安装底座连接,且清洗筒横向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上方,所述清洗筒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清洗搅拌杆,所述清洗搅拌杆与清洗筒同轴,且清洗搅拌杆的两端均穿出清洗筒并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支撑柱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并且清洗搅拌杆的一端与安装在支撑柱上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07]清洗时,转动电机带动清洗搅拌杆转动,清洗搅拌杆上设有毛刷通过毛刷对清洗筒中的食用菌进行刷洗,提高清洗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清洗筒的上端面铰接有第一活动板,清洗筒的下端面铰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均是与所述清洗筒相配合的弧形板,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闭合后与清洗筒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一活动板用于投放食用菌,第二活动板用于取出食用菌,第二活动板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排放食用菌清洗工程中产生的清洗水和菌渣。
[0009]所述通孔小于食用菌,在清洗时,清洗出来的食用菌残渣和清洗水能够通过第二活动板上的通孔,落出清洗筒,将清洗出来的杂质、残渣从食用菌中分离出来,提高食用菌的处理效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第二活动板的下方,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的侧面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清洗搅拌杆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水箱与所述过滤板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水箱的上端开设有安装槽,过滤板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的安装凸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管套设在所述清洗搅拌杆的外壁,所述清洗搅拌杆与所述水管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水管与清洗搅拌杆之间还设有橡胶密封圈,该橡胶密封圈紧贴在轴承的旁边。
[0014]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搅拌杆开设有与所述水管内径相同的进水通道,并且进水通道位于清洗筒中的部分还开设有若干的喷水口。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清洗过程中,通过第二活动板上的通孔能够将将清洗出来的杂质、残渣从食用菌中分离出来,提高食用菌的处理效率,同时通过过滤板和水箱,将清洗水与残渣分离,再通过水泵实现水的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过滤板与水箱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便于过滤板的更换维护,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清洗筒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图4为本技术清洗筒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0]图中:1

清洗筒、2

水泵、3

水管、4

毛刷、5

第一活动板、6

进水通道、7

喷水口、8

清洗筒、9

轴承、10

转动电机、11

清洗搅拌杆、12

支撑柱、13

过滤板、14

安装凸块、15

水箱、16

第二活动板、17

通孔、18

锁具、19

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

4所示,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支撑柱12和清洗筒8,所述支撑柱12设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清洗筒8的两端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柱12上安装有转动电机10,所述清洗筒8通过支撑柱12与安装底座1连接,且清洗筒8横向设置在安装底座1的上方,所述清洗筒8内通过轴承9转动连接有清洗搅拌杆11,所述清洗搅拌杆11与清洗筒8同轴,且清洗搅拌杆11的两端均穿出清洗筒8并通过轴承9分别与两个支撑柱12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并且清洗搅拌杆11的一端与安装在支撑柱12上的转动电机10的输出轴连接。
[0023]具体的,所述清洗筒8的上端面铰接有第一活动板5,清洗筒8的下端面铰接有第二活动板16,所述第一活动板5与第二活动板16均是与所述清洗筒8相配合的弧形板,第一活
动板5与第二活动板16闭合后与清洗筒8整体呈圆柱形,通过打开第一活动板5用于向清洗筒8中投放食用菌,第二活动板16用于取出食用菌,第二活动板16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17,所述通孔17用于排放食用菌清洗工程中产生的清洗水和菌渣。所述第一活动板5与第二活动板16上均设有锁具18,所述锁具18为现有技术,位于锁住第一活动门与第二活动门,防止第一活动门与第二活动门在清洗过程中突然打开,影响清洗。
[0024]具体的,所述安装底座1的上端面安装有水箱15,所述水箱15的上端设有过滤板13,所述过滤板13位于第二活动板16的下方,所述水箱15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0025]具体的,所述安装底座1的侧面安装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支撑柱和清洗筒,所述支撑柱设有两个并分别与所述清洗筒的两端连接,其中一个支撑柱上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清洗筒通过支撑柱与安装底座连接,且清洗筒横向设置在安装底座的上方,所述清洗筒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清洗搅拌杆,所述清洗搅拌杆与清洗筒同轴,且清洗搅拌杆的两端均穿出清洗筒并通过轴承分别与两个支撑柱一一对应转动连接,并且清洗搅拌杆的一端与安装在支撑柱上的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的上端面铰接有第一活动板,清洗筒的下端面铰接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均是与所述清洗筒相配合的弧形板,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闭合后与清洗筒整体呈圆柱形,所述第一活动板用于投放食用菌,第二活动板用于取出食用菌,第二活动板上开设有若干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排放食用菌清洗工程中产生的清洗水和菌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加工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付刚
申请(专利权)人:雷波县农多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