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外壳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88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碳纤维外壳工装,包括:基座;第一分部、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二分部的外形与所述基座适配,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分部、所述第二分部组成具有规则形状的工装,用于制作所述碳纤维外壳。本申请中,通过将模具进行拆分,使得在脱模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分部从碳纤维外壳中脱离,再将第二分部从碳纤维外壳中脱离,最后将基座从碳纤维外壳中脱离,降低了脱模难度,提高了脱模效率。模效率。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纤维外壳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碳纤维配件工装
,具体涉及碳纤维外壳工装。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飞艇、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
[0003]目前,在无人机的组装过程中,需要涉及到对精密设备或配件的保护,因此,需要设置轻质的且具有足够硬度的结构,来对上述精密设备或配件进行保护,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制作碳纤维外壳,将精密设备或配件放置在碳纤维外壳中,现有的制作碳纤维外壳的方式是:根据碳纤维外壳的形状制作模具,基于模具制作碳纤维外壳,在进行脱模,之后即得碳纤维外壳。
[0004]但是,现有的制作碳纤维外壳的模具通常为一体结构,导致脱模难度大,不易脱模,进而降低碳纤维外壳的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碳纤维外壳工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制作碳纤维外壳的模具通常为一体结构,导致脱模难度大,不易脱模,进而降低碳纤维外壳的制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碳纤维外壳工装,包括:
[0007]基座;
[0008]第一分部、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二分部的外形与所述基座适配,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分部、所述第二分部组成具有规则形状的工装,用于制作所述碳纤维外壳。
[0009]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截面形状为“T”型,所述第一分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分部的形状均为长方体。
[0010]进一步的,沿径向在所述第一分部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使位于所述碳纤维外壳内的第一分部与所述基座分离。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
[0012]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内,可贯穿所述第一分部,其端部抵接在所述基座的台阶面上,可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使其端部朝向所述基座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基座分离。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一螺纹杆抵接在所述第一加强块上。
[0014]进一步的,沿径向在所述第二分部上开设有第二螺纹通孔,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螺纹通孔使位于所述碳纤维外壳内的第一分部与所述基座分离。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
[0016]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可贯穿所述第二分部,其端部抵接在所述基座的台阶面上,可通过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使其端部朝向所述基座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二分部与所述基座分离。
[0017]进一步的,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二加强块,所述第二加强块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螺纹杆的端部对应,所述第二螺纹杆抵接在所述第二加强块上。
[0018]进一步的,具有规则形状的工装为长方体工装、正方体工装、圆柱体工装中的任一种。
[0019]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材质、所述第一分部的材质、所述第二分部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
[0020]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碳纤维外壳工装,包括:基座;第一分部、第二分部,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二分部的外形与所述基座适配,所述基座、所述第一分部、所述第二分部组成具有规则形状的工装,用于制作所述碳纤维外壳。本申请中,通过将模具进行拆分,使得在脱模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分部从碳纤维外壳中脱离,再将第二分部从碳纤维外壳中脱离,最后将基座从碳纤维外壳中脱离,降低了脱模难度,提高了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外壳工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外壳工装与碳纤维外壳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外壳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基座;2.第一分部;3.第二分部;4.碳纤维外壳;5.第一螺纹通孔;6.第一螺纹杆;7.第一加强块;8.第二螺纹通孔;9.第二螺纹杆;10.第二加强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外壳工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外壳工装与碳纤维外壳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外壳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碳纤维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碳纤维外壳4工装,包括:基座1;第一分部2、第二分部3,所述第一分部2与所述第二分部3的外形与所述基座1适配,所述基座1、所述第一分部2、所述第二分部3组成具有规则形状的工装,用于制作所述碳纤维外壳4。
[0029]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基座1的截面形状为“T”型,所述第一分部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分部3的形状均为长方体。
[0030]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组成的具有规则形状的工装中,规则形状可以是长方体工装、正方体工装、圆柱体工装中的任一种。
[0031]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使用过程中,拆卸上述工装的方式可以是:先拆卸第一分部2或第二分部3,再拆卸基座1。
[0032]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基座1的材质、所述第一分部2的材质、所述第二分部3的材质均为金属材质。例如,可以是铝合金,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一定硬度的合金,如不锈钢等,
本申请不对上述材质做限定。
[0033]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碳纤维外壳4工装,包括:基座1;第一分部2、第二分部3,所述第一分部2与所述第二分部3的外形与所述基座1适配,所述基座1、所述第一分部2、所述第二分部3组成具有规则形状的工装,用于制作所述碳纤维外壳4。本申请中,通过将模具进行拆分,使得在脱模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分部2从碳纤维外壳4中脱离,再将第二分部3从碳纤维外壳4中脱离,最后将基座1从碳纤维外壳4中脱离,降低了脱模难度,提高了脱模效率。
[0034]进一步的,沿径向在所述第一分部2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5,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5使位于所述碳纤维外壳4内的第一分部2与所述基座1分离。还包括:第一螺纹杆6,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通孔5内,可贯穿所述第一分部2,其端部抵接在所述基座1的台阶面上,可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6而使其端部朝向所述基座1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一分部2与所述基座1分离。
[0035]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拆卸方式,如图1所示,可以通过第一螺纹杆6在第一螺纹通孔5中转动,进而使第一分部2与基座1分离,其原理是转动第一螺纹杆6,第一螺纹杆6穿过第一分部2的端部朝向基座1移动,此时,在基座1相对碳纤维外壳4固定的前提下,第一分部2相对基座1朝向外侧移动,进而逐步与基座1分离。
[0036]进一步的,在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纤维外壳(4)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第一分部(2)、第二分部(3),所述第一分部(2)与所述第二分部(3)的外形与所述基座(1)适配,所述基座(1)、所述第一分部(2)、所述第二分部(3)组成具有规则形状的工装,用于制作所述碳纤维外壳(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外壳(4)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截面形状为“T”型,所述第一分部(2)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分部(3)的形状均为长方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外壳(4)工装,其特征在于,沿径向在所述第一分部(2)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5),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通孔(5)使位于所述碳纤维外壳(4)内的第一分部(2)与所述基座(1)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外壳(4)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纹杆(6),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纹通孔(5)内,可贯穿所述第一分部(2),其端部抵接在所述基座(1)的台阶面上,可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6)使其端部朝向所述基座(1)移动,进而使所述第一分部(2)与所述基座(1)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外壳(4)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块(7),所述第一加强块(7)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螺纹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信宇王陆军孙虹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创能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