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665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涉及信号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底板上设置有螺杆,螺杆共设有多个,底板为六边形,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顶部设置有圆形滑槽,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为三角形,底座上方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顶部设置有接收装置,安装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共设有两个,接收装置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贯穿连接有转杆,转杆外壁贯穿连接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以及滑杆,滑杆外壁贯穿连接有调节板,调节板与转杆贯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其优点在于便于调节安装时接收装置的角度。于便于调节安装时接收装置的角度。于便于调节安装时接收装置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通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信基站是组成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基站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来实现与其他通信基站或者移动终端的通信连接,从而对相应区域实现移动通信网络信号的有效覆盖。5G通信作为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5G通信基站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影响5G通信网络信号的优劣。
[0003]现有技术中,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一般是接收装置以及安装部件所组成。
[0004]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现有的接收装置在安装时,由于是人工进行调节接收装置的角度,然后通过焊接或螺杆进行固定的,在安装过程中,接收装置的角度容易受到改变,从而使接收装置无法更好的接收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其能够便于调节安装时接收装置的角度。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螺杆,所述螺杆共设有多个,所述底板为六边形,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圆形滑槽,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为三角形,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部设置有接收装置,所述安装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共设有两个,所述接收装置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贯穿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壁贯穿连接有调节机构。首先将底板放在需要安装的位置,通过螺杆进行固定,将安装座放置于底座上,通过球体和圆形滑槽的配合,转动安装座和接收装置,使接收装置的角度得到改变,当接收装置角度调节好后,通过定位板、定位槽以及第一滑槽的配合,使安装座和接收装置无法转动,进而通过调节机构的作用,对接收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使接收装置能够更好的接收信号。
[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驱动电机以及滑杆,所述滑杆外壁贯穿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转杆贯穿连接,所述滑杆两端贯穿连接有滑板,所述调节板外壁设置有第一卡齿,所述驱动电机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共设有多个,所述转轴外壁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外壁设置有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与所述第一卡齿啮合连接。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带动连接带转动,连接带转动时带动第二卡齿运动,第二卡齿运动时与第一卡齿接触,通过两者接触,使第一卡齿带动调节板一端上下移动,调节板移动时带动滑杆移动,使滑杆在滑板之中移动,通过
滑板对滑杆移动的轨迹进行控制,调节板一端移动时,会带动转杆以及连接块移动,通过连接块移动带动接收装置移动,使接收装置的角度得到调节,提高安装时的准确度,进而提高安装效率。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仓。通过防护仓对驱动电机和连接带进行保护遮挡,避免两者接触雨水,而导致加速腐化,从而减少两者的使用寿命。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防护仓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板。通过挡水板的作用,对雨水进行拦截,使雨水不会与滑板接触,避免滑板和滑杆接触处生锈,而导致影响使用。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共设有多个,所述弧形板上贯穿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外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为三角形,所述定位杆外壁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拉块外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通过转动安装座,使安装座带动弧形板转动,当弧形板转动到定位槽前方时,即可停止安装座的转动,同时,按压定位杆,使定位杆带动定位板移动,进而使定位板与定位槽和第一滑槽接触,通过两者接触,使安装座被限制转动,且通过弹簧的作用,拉动定位杆和定位板,使定位板贴紧定位槽内腔,避免定位板出现松动的情况。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为圆形,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定位槽相贯通。通过第一滑槽的作用,当定位板贯穿定位槽与第一滑槽接触时,转动定位杆,使定位杆带动定位板转动,使定位板从正三角转动至倒三角,进而对定位板进行限制,避免定位板与第一滑槽分离。
[00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定位板活动连接。通过第二滑槽的作用,当弧形板的位置没有处在定位槽前方时,定位板会与第二滑槽接触,通过两者接触,使定位板在移动过程中,只会在第二滑槽之中移动,而不会与底座表面接触,避免定位板滑动时与底座表面接触,导致底座表面出现划痕。
[0013]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底部固定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圆形滑槽相适配。通过球体和圆形滑槽的作用,使安装座能够在底座上方进行转动,便于安装座带动接收装置调节安装角度。
[0014]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球体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活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杆的作用,对球体的位置进行限制,使球体和安装座只能原地转动,而不会出现移位的情况。
[0015]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中心高度比外圈高。通过安装座中心较高的设置,使安装座表面不会出现积蓄雨水的情况。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使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时带动连接带转动,连接带转动时带动第二卡齿运动,第二卡齿运动时与第一卡齿接触,通过两者接触,使第一卡齿带动调节板一端上下移动,调节板移动时带动滑杆移动,使滑杆在滑板之中移动,通过滑板对滑杆移动的轨迹进行控制,调节板一端移动时,会带动转杆以及连接块移动,通过连接块移动带动接收装置移动,使接收装置的角度得到调节,提高安装时的准确度,进而提高安装效率。
[0017]通过转动安装座,使安装座带动弧形板转动,当弧形板转动到定位槽前方时,即可停止安装座的转动,同时,按压定位杆,使定位杆带动定位板移动,进而使定位板与定位槽和第一滑槽接触,通过两者接触,使安装座被限制转动,且通过弹簧的作用,拉动定位杆和定位板,使定位板贴紧定位槽内腔,避免定位板出现松动的情况。
[0018]通过第二滑槽的作用,当弧形板的位置没有处在定位槽前方时,定位板会与第二滑槽接触,通过两者接触,使定位板在移动过程中,只会在第二滑槽之中移动,而不会与底座表面接触,避免定位板滑动时与底座表面接触,导致底座表面出现划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整体的立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整体的立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整体的立体结构第三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螺杆(101),所述螺杆(101)共设有多个,所述底板(1)为六边形,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02),所述底座(102)顶部设置有圆形滑槽(103),所述底座(102)上设置有定位槽(104),所述定位槽(104)为三角形,所述底座(102)上方设置有安装座(105),所述安装座(10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06),所述第一支撑杆(106)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07),所述第二支撑杆(107)顶部设置有接收装置(108),所述安装座(105)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侧板,所述接收装置(108)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9),所述连接块(109)上贯穿连接有转杆(110),所述转杆(110)外壁贯穿连接有调节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有驱动电机(201)以及滑杆(202),所述滑杆(202)外壁贯穿连接有调节板(203),所述调节板(203)与所述转杆(110)贯穿连接,所述滑杆(202)两端贯穿连接有滑板(204),所述调节板(203)外壁设置有第一卡齿(205),所述驱动电机(201)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侧板(206),所述第二侧板(206)与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0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转轴(207),所述转轴(207)共设有多个,所述转轴(207)外壁设置有连接带(208),所述连接带(208)外壁设置有第二卡齿(209),所述第二卡齿(209)与所述第一卡齿(205)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高安全性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阳郭兆丰蔡文嘉何行张佳雯姚渭箐龙菲董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