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触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55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地质勘察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力触探车,其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下方的底盘、设置于底盘两侧的橡胶履带,车体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收放卷机构,橡胶履带的下方铺设有具有柔性的行进毯,行进毯的一端绕卷在一个收放卷机构上,另一端绕卷在另一个收放卷机构上;收放卷机构包括设置在车体上的支撑架、转动穿设在支撑架上的卷辊,支撑架上设置有同轴连接于卷辊一端的伺服电机;行进毯朝向地面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密布有内部中空的气囊,沿行进毯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气囊之间连通有支囊,靠近行进毯两端的气囊上均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管座,管座上可拆卸连接有封套。本申请具有能够使得静力触探车在软土内行进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力触探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地质勘察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力触探车。

技术介绍

[0002]静力触探车是一种使用压力设备将触摸器的触摸杆压进试验土层,通过测量系统测量土层的渗透阻力,以此来确定土层的基本物理力学特性的专业器材。
[0003]公告号为CN2077143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履带式静力触探车,包括车体和底盘,底盘设置于车体的底部,底盘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履带轮系,履带轮系外侧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橡胶履带。
[0004]由于静力触探车的重量较大,因此当土层为软土时,即便橡胶履带与软土存在较大的接触面积,静力触探车仍然可能会陷在软土中而难以行进,存在明显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静力触探车难以在软土中行进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静力触探车。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静力触探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静力触探车,包括车体、设置在所述车体下方的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两侧的橡胶履带,所述车体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收放卷机构,所述橡胶履带的下方铺设有具有柔性的行进毯,所述行进毯的一端绕卷在一个所述收放卷机构上,另一端绕卷在另一个所述收放卷机构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力触探车在软土内行驶时,车体前端的收放卷机构对行进毯实现放卷,车体后端的收放卷机构对行进毯实现收卷,橡胶履带行驶在行进毯上。由于行进毯与软土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将静力触探车的重量分摊至较大面积,以此减小了静力触探车陷入软土的深度,从而使得静力触探车能够在软土内行进。
[0008]可选的,所述收放卷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支撑架、转动穿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卷辊,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同轴连接于所述卷辊一端的伺服电机。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卷辊转动,从而对行进毯实现了收卷或放卷。
[0010]可选的,所述行进毯朝向地面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密布有内部中空的气囊,沿所述行进毯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囊之间连通有支囊,靠近所述行进毯两端的所述气囊上均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管座,所述管座上可拆卸连接有封套。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静力触探车驶入软土内之前,工人打开封套,以此预先在两个收放卷机构之间的气囊和支囊之间充入足量的空气,气囊和支囊膨胀,之后将封套重新封闭管座。由于气囊和支囊充气后膨胀的体积较大,与软土接触的面积也较大,因此其不容易陷入软土内,因此能够对静力触探车起支撑作用,确保静力触探车在软土上正常行驶。
[0012]可选的,所述封套与所述管座螺纹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方便了工人对封套实现拆卸。
[0014]可选的,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压气组件,一个所述收放卷机构对应一个所述压气组件,所述压气组件包括转动穿设在所述支撑架上的两个橡胶压辊,所述行进毯从两个所述橡胶压辊之间穿过。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进毯在收卷在收放卷机构上之前,先通过两个橡胶压辊配合,挤出气囊和支囊内的空气,确保预先充入的空气始终位于两个收放卷机构之间。
[0016]可选的,所述气囊的厚度不小于2mm。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气囊膨胀后,其壁厚仍然能够保持一定厚度,减小了其因受力较大而破损的可能性。
[0018]可选的,所述车体的前端还设有用于插入软土内且呈梳齿状的推铲,所述推铲位于所述行进毯背向所述车体的一侧。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力触探车形式的过程中,推铲能够将前方软土内的杂物推开,以此减小了膨胀的气囊被杂物的尖锐部位戳破的可能性。
[0020]可选的,所述车体上设置有平行于所述行进毯宽度方向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在所述车体上滑移的移动底座,所述丝杆的一端同轴设有调节电机,所述移动底座上设有供驾驶员乘坐的驾驶座椅。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驾驶员驾驶静力触探车的过程中,驾驶员能够启动调节电机并控制其正反转方向,从而调节驾驶人员的位置,进而通过驾驶人员的自重来调节静力触探车的平衡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静力触探车在软土内行驶时,车体前端的收放卷机构对行进毯实现放卷,车体后端的收放卷机构对行进毯实现收卷,橡胶履带行驶在行进毯上。由于行进毯与软土的接触面积较大,因此能够将静力触探车的重量分摊至较大面积,以此减小了静力触探车陷入软土的深度,从而使得静力触探车能够在软土内行进;2.当静力触探车驶入软土内之前,工人打开封套,以此预先在两个收放卷机构之间的气囊和支囊之间充入足量的空气,气囊和支囊膨胀,之后将封套重新封闭管座。由于气囊和支囊充气后膨胀的体积较大,与软土接触的面积也较大,因此其不容易陷入软土内,因此能够对静力触探车其支撑作用,确保静力触探车在软土上正常行驶;3.静力触探车形式的过程中,推铲能够将前方软土内的杂物推开,以此减小了膨胀的气囊被杂物的尖锐部位戳破的可能性;4.驾驶员驾驶静力触探车的过程中,驾驶员能够启动调节电机并控制其正反转方向,从而调节驾驶人员的位置,进而通过驾驶人员的自重来调节静力触探车的平衡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行进毯、气囊、支囊之间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0025]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丝杆、调节电机、驾驶座椅之间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3、橡胶履带;4、收放卷机构;41、支撑架;42、卷辊;43、伺服电机;5、行进毯;6、气囊;7、支囊;8、橡胶压辊;9、推铲;10、丝杆;11、移动底座;12、调节电
机;13、驾驶座椅。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静力触探车。
[0029]参照图1,静力触探车包括车体1、设置在车体1下方的底盘(图中未示出)、设置于底盘两侧的橡胶履带3。
[0030]车体1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收放卷机构4,橡胶履带3的下方铺设有具有柔性的行进毯5,行进毯5的一端绕卷在一个收放卷机构4上,另一端绕卷在另一个收放卷机构4上。
[0031]当静力触探车行驶在硬土上时,行进毯5全部绕卷在车体1前端的收放卷机构4上。
[0032]当静力触探车驶入软土时,车体1前端的收放卷机构4对行进毯5实现放卷,行进毯5铺设在软土上,橡胶履带3行驶在行进毯5上,橡胶履带3驶过的行进毯5绕卷后车体1后端的收放卷机构4上。
[0033]由于行进毯5的面积较大,因此静力触探车的重力能够分摊至较大面积,静力触探车在行进毯5上行驶的过程中,行进毯5仅仅相对车体1的位置部分陷入软土,其余的位置还是裸露在软土外,以此使得静力触探车能够在软土内行进。
[0034]参照图1,收放卷机构4包括栓接在车体1上的支撑架41、转动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力触探车,包括车体(1)、设置在所述车体(1)下方的底盘、设置于所述底盘两侧的橡胶履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收放卷机构(4),所述橡胶履带(3)的下方铺设有具有柔性的行进毯(5),所述行进毯(5)的一端绕卷在一个所述收放卷机构(4)上,另一端绕卷在另一个所述收放卷机构(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触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卷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的支撑架(41)、转动穿设在所述支撑架(41)上的卷辊(42),所述支撑架(41)上设置有同轴连接于所述卷辊(42)一端的伺服电机(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力触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毯(5)朝向地面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密布有内部中空的气囊(6),沿所述行进毯(5)长度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气囊(6)之间连通有支囊(7),靠近所述行进毯(5)两端的所述气囊(6)上均设有与其内腔相通的管座,所述管座上可拆卸连接有封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同济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