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列车救援场景分析用实训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51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列车救援场景分析用实训车厢,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实训列车领域,包括B型车厢、车厢侧壁、玻璃窗和座椅靠背,所述B型车厢的左右两侧的边角处设置有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中设有装置空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清洁时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杆以及第三延伸杆之间联动使得翻转清洁板可以始终与车厢侧壁、玻璃窗和座椅靠背抵接接触,进而对每一个平面进行清洁,同时翻转清洁板中设置的摩擦层和水分吸收层可以对每一个平面进行清洁去污,同时水分吸收层可以将清洁后的水分去除,水分吸收层会与抵接挤水结构抵接将多余的水分挤出至水分收集空间中,自动地对每一个进行去污,大大减少了在进行车厢水淹实训后清洁车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人力物力。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列车救援场景分析用实训车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实训列车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列车救援场景分析用实训车厢。

技术介绍

[0002]地铁列车作为轨道交通的乘客载运装备,在高速运行状态下,个别恶劣故障或极端天气在特定地理和空间条件下,可能造成乘客生命财产损失,列车脱轨、列车冲突、列车撞击、地铁水淹等事故为主要运营危险性事件,其中地铁水淹事件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为防范和处置相应运营风险,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随着运营里程不断提升,地铁运营单位陆续组建车辆专业专职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列车脱轨、轮对卡死、列车倾覆、列车脱钩、弓网冲突情况下的车辆救援以及列车脱轨、列车撞击、隧道打穿、结构坍塌、水淹等情况下的被困人员救援,为满足该专职队伍培训、考评和日常训练需要,需建设贴近实际运营场景的实训基地并配置车厢等主要设施设备。
[0003]尤其是进行地铁水淹事件的实训过程中,需要模拟地铁车厢内被水淹没,但是水淹过后的地铁车厢内部墙壁上会残留大量的水渍和污渍,如果人工进行清洁的话非常繁杂,导致实训成本大大上升。<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列车救援场景分析用实训车厢,包括B型车厢(11)、车厢侧壁(13)、玻璃窗(14)和座椅靠背(15),其特征在于:所述B型车厢(11)的左右两侧的边角处设置有装置箱体(12),所述装置箱体(12)中设有装置空间(16),所述装置空间(16)的侧面铰接设有铰接门(17),所述装置空间(16)中转动设有第一动力轴(24),所述第一动力轴(24)与电机相连接,有动力输入,所述第一动力轴(24)上固定设有第一延伸杆(18),所述第一延伸杆(18)中设有第一侧向滑槽(19),所述第一侧向滑槽(19)中滑动设有第二延伸杆(22),所述第二延伸杆(2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侧向滑槽(19)的上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所述第二延伸杆(22)中设有第二侧向滑槽(25),所述第二侧向滑槽(25)中滑动设有第三延伸杆(27),所述第三延伸杆(27)与所述第二侧向滑槽(25)的上侧壁之间固定设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一延伸杆(18)的前侧面转动设有收线轮(23),所述收线轮(23)与电机相连接,有动力输入,所述收线轮(23)与所述第三延伸杆(27)的上端面之间设有连接线(20);所述第三延伸杆(27)的端部铰接设有翻转清洁板(29),所述第三延伸杆(27)的中部转动设有第二动力轴(30),所述第二动力轴(30)与电机相连接,有动力输入,所述第二动力轴(30)与所述翻转清洁板(29)之间设有铰接杆(28),所述铰接杆(28)为伸缩结构;所述翻转清洁板(29)中设有清洁空间(31)和水分收集空间(41),所述水分收集空间(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素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港地铁装备维护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