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密封圈及电池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471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5
一种线束密封圈,其外壁面呈伞状,贯穿伞状密封圈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沿连接孔向伞状密封圈内设有连接管,围绕连接管的下端面一圈设有多个紧固挂钩。一种电池壳,包括电池壳上盖、电池壳壳身以及上述密封圈,电池壳上盖开设有通孔,当电池被放置于电池壳壳身内,密封圈插入通孔后,固挂钩与通孔过盈配合,实现通孔的密封;再将电池的导线从连接管导出,导线导出的同时在向上拉力的作用下,由于硅胶密封圈自身特性,硅胶密封圈收缩对导线进行固定和密封,同时紧固挂钩与通孔过盈配合实现二次紧固密封。本装置结构简单,开模成本低,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及人工成本。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及人工成本。降低产品的制作成本及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束密封圈及电池壳


[0001]本技术涉及塑胶电池外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密封圈及电池壳。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电池壳出线口密封采用拉不脱、粘合剂粘合、特种防护插件等。缺点:制造效率低下、制造成本高;维护不易且易出现附加成本;影响产品的安全性。目前出台的国家相关标准对于新能源锂电池的防护等级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为了满足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为了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此款技术可用于新能源电动自行车领域,满足电动自行车在积水路面行驶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标准及技术要求上的缺陷,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线束密封圈,密封圈外壁面呈伞状,贯穿伞状密封圈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沿连接孔向密封圈内设有连接管,沿连接管的下端面一圈连接有多个紧固挂钩,且多个紧固挂钩与连接管连接成一体。
[0005]具体的,紧固挂钩为侧壁呈弧形的倒置三棱柱,多个紧固挂钩围绕连接管的端面一圈均匀分布。
[0006]伞状密封圈的下端面与紧固挂钩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0.25mm。伞状密封圈的下端面与紧固挂钩的上端面,这个两个面同时受力,实现密封圈的固定。
[0007]具体的,密封圈的材质为混合硅胶,混合硅胶提高材料本身性能的同时也可以提高使用寿命。由于密封圈为混合硅胶材质,受到穿入的导线挤压同时由于硅胶材料本身属性会向受力方向收缩,其功能可以实现密封圈与导线之间的密封。
[0008]一种电池壳,应用上述一种线束密封圈,电池壳包括电池壳上盖、电池壳壳身以及密封圈,电池壳上盖与电池壳壳身可拆卸连接,电池壳上盖开设有通孔,密封圈的连接管插入通孔后,紧固挂钩与通孔过盈配合,电池放置于电池壳壳身内,电池的导线贯穿连接管后导出。
[0009]当密封圈扣压进电池壳上盖,导线向外拉出,紧固挂钩抵住电池壳上盖,由于受到紧固挂钩的拉力,实现电池壳上盖内部密封。伞状密封圈的下端面与电池壳上盖外表面之间进行贴合,可以实现密封圈与电池壳上盖之间的外部密封,通过两层密封,保证密封性。除此之外,导线导出的同时,在向上拉力作用下,由于硅胶密封圈自身特性,硅胶密封圈收缩对导线进行固定和密封。
[0010]综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本款密封圈通过本身的伞状与倒置三棱柱设计可以满足实现密封圈的内、外部双重密封以及固定;2.此技术是在根本上解决产品制造成本高、生产工艺复杂、后期维护附加成本高等问题;3.相比于传统的密封方式,采用本专利可以节省空间,提高产品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一种电池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一种线束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4是一种线束密封圈的剖视图;
[0015]附图标记:1导线;2密封圈;201紧固挂钩;202密封圈外壁;203连接管;204;205伞状密封圈下端面;3电池壳上盖;4电池壳壳身;5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7]一种线束密封圈,密封圈外壁202面呈伞状,贯穿伞状密封圈2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沿连接孔向伞状密封圈2内连接有连接管203,连接管203的端面一圈连接有多个紧固挂钩201,每个紧固挂钩201呈倒置的三棱柱,多个紧固挂钩201围绕连接管203的端面一圈均匀分布,紧固挂钩201与连接管203连接成一体,伞状密封圈的下端面205与紧固挂钩的上端面204之间的距离为0.25mm。密封圈2为混合硅胶材质。
[0018]一种电池壳,电池壳包括电池壳上盖3、电池壳壳身4以及上述的一种线束密封圈2,电池壳上盖3与电池壳壳身4可拆卸连接,电池壳壳身4内用于放置电池,电池壳上盖3开设有通孔5,密封圈2卡设于通孔5内。当密封圈2扣压进电池壳上盖3,电池的导线1向外拉出,紧固挂钩201与通孔5过盈配合,紧固挂钩的上端面204抵住电池壳上盖3,由于受到紧固挂钩201的拉力,实现电池壳上盖3内部密封。伞状密封圈下端面205与电池壳上盖3外表面之间进行贴合,可以实现密封圈2与电池壳上盖3之间的外部密封,通过两层密封,保证密封性。除此之外,导线导出的同时,在向上拉力作用下,由于硅胶密封圈2自身特性,硅胶密封圈2收缩对导线1进行固定和密封。
[0019]该电池壳的使用方式为,第一步:密封圈2朝下扣压进电池壳上盖3通孔5中;第二步:放置于电池壳壳身4中的电池的导线1从密封圈2的连接管203中穿出,利用密封圈2的伸缩特性,实现导线1的密封;第三步:将电池壳上盖3与电池壳使用螺栓或粘结剂固定,从而实现线束密封圈2的固定与密封;第四步:密封圈2在电池壳上盖3的内、外接触面上形成双重密封与固定。
[0020]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密封圈外壁面呈伞状,贯穿伞状密封圈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沿所述连接孔向所述密封圈内设有连接管,沿所述连接管的下端面一圈连接有多个紧固挂钩,且所述多个紧固挂钩与所述连接管连接且一体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线束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挂钩为侧壁呈弧形的倒置三棱柱,所述多个紧固挂钩围绕连接管的端面一圈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线束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状密封圈的下端面与所述紧固挂钩的上端面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健宇朱松余姜占锋张亚召武高明袁海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多益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