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39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夹持单元和供电单元。夹持单元设置有夹持空间,夹持单元开设有观察通槽,观察通槽贯穿夹持单元并与夹持空间连通。供电单元与夹持单元连接,夹持单元包覆至少部分的供电单元。通过夹持单元将微流控芯片固定在夹持空间中,由于观察通槽贯穿并与夹持空间连通,在夹持微流控芯片时,方便操作人员利用显微镜等检测器材对微流控芯片进行观察。通过使夹持单元包覆至少部分的供电单元,保证在供电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容易接触供电单元,从而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触电,进而提升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进而提升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进而提升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
,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芯片技术是通过芯片内部的特殊流道结构,将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都集成到一块微米级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微流控芯片需要使用显微镜实时观察芯片情况,在对芯片进行观察时,需要将芯片固定住,避免芯片移位而影响观察结果。在观察过程中,需要对某一类特定的微流控芯片进行通电。在对微流控芯片进行供电时,需要将芯片与电源供应器直接连接。现有技术中的微流控芯片夹具在限制芯片位移的时候,阻挡观察芯片的视野,难以实时观察芯片情况,由于结构件对芯片存在阻挡,在接电过程中操作繁琐,并且对操作人员的危险性较高。
[0003]因此亟需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能够方便对微流控芯片进行供电,提升观察微流控芯片情况的效果,提升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0006]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
[0007]夹持单元,该夹持单元设置有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被配置为承载并夹紧微流控芯片,该夹持单元开设有观察通槽,该观察通槽贯穿该夹持单元并与该夹持空间连通;及
[0008]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与该夹持单元连接,该夹持单元包覆至少部分的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被配置为对该微流控芯片进行供电。
[0009]作为可选方案,该夹持单元包括:
[0010]第一夹持部,用于承载该微流控芯片;
[0011]第二夹持部,与该第一夹持部咬合连接,该第二夹持部与该第一夹持部咬合时,该第二夹持部与该第一夹持部之间形成该夹持空间,该第一夹持部和该第二夹持部均开设有该观察通槽。
[0012]作为可选方案,该第一夹持部面向该第二夹持部的表面下沉形成限位凹槽,该限位凹槽用于承载该微流控芯片。
[0013]作为可选方案,该第二夹持部面向该第一夹持部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该限位凸起的形状与该限位凹槽的形状相适配,该微流控芯片承载于该限位凹槽时,该限位凸起与该微流控芯片抵接。
[0014]作为可选方案,该第一夹持部和该第二夹持部均设置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用于安装该供电单元。
[0015]作为可选方案,该微流控芯片承载于该限位凹槽时,该供电单元的顶面与该微流控芯片的顶面平齐。
[0016]作为可选方案,该供电单元包括供电接头,该供电接头用于对该微流控芯片进行供电。
[0017]作为可选方案,该第一夹持部的一侧与该第二夹持部转动连接,该第一夹持部的另一侧与该第二夹持部可拆装式连接。
[0018]作为可选方案,该第一夹持部的一侧与该第二夹持部转动连接的连接方式为铰接。
[0019]作为可选方案,该第一夹持部的另一侧与该第二夹持部可拆装式连接的连接方式为卡接。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1]本技术提供的微流控芯片夹具中,通过夹持单元将微流控芯片固定在夹持空间中,由于观察通槽贯穿并与夹持空间连通,在夹持微流控芯片时,方便操作人员利用显微镜等检测器材对微流控芯片进行观察。通过使夹持单元包覆至少部分的供电单元,保证在供电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容易接触供电单元,从而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触电,进而提升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微流控芯片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供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00、夹持单元;110、第一夹持部;111、限位凹槽;120、第二夹持部;121、限位凸起;130、观察通槽;140、安装槽;150、铰接组件;151、第一铰接部;152、第二铰接部;160、卡接组件;161、第一卡接部;162、第二卡接部;200、供电单元;210、连接板;220、供电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29]本技术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
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包括夹持单元100和供电单元200。夹持单元100设置有夹持空间,夹持空间用于承载并夹紧微流控芯片,夹持单元100开设有观察通槽130,观察通槽130贯穿夹持单元100并与夹持空间连通。供电单元200与夹持单元100连接,夹持单元100包覆至少部分的供电单元200,供电单元200用于对微流控芯片进行供电。通过夹持单元100将微流控芯片固定在夹持空间中,由于观察通槽130贯穿并与夹持空间连通,在夹持微流控芯片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通槽130利用显微镜等检测器材对微流控芯片进行观察。通过使夹持单元100包覆至少部分的供电单元200,保证在供电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容易接触供电单元200,从而能够避免操作人员触电,进而提升对操作人员的安全保护。
[0033]为了实现夹持单元100对微流控芯片的承载与夹持,本实施例中的夹持单元100包括第一夹持部110和第二夹持部120。第一夹持部110用于承载微流控芯片,第二夹持部120与第一夹持部110咬合连接,第二夹持部120与第一夹持部110咬合时,第二夹持部120与第一夹持部110之间形成夹持空间,第一夹持部110和第二夹持部120均开设有观察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芯片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单元(100),所述夹持单元(100)设置有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被配置为承载并夹紧微流控芯片,所述夹持单元(100)开设有观察通槽(130),所述观察通槽(130)贯穿所述夹持单元(100)并与所述夹持空间连通;及供电单元(200),所述供电单元(200)与所述夹持单元(100)连接,所述夹持单元(100)包覆至少部分的所述供电单元(200),所述供电单元(200)被配置为对所述微流控芯片进行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100)包括:第一夹持部(110),用于承载所述微流控芯片;第二夹持部(120),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0)咬合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120)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0)咬合时,所述第二夹持部(120)与所述第一夹持部(110)之间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部(110)和所述第二夹持部(120)均开设有所述观察通槽(1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10)面向所述第二夹持部(120)的表面下沉形成限位凹槽(111),所述限位凹槽(111)用于承载所述微流控芯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120)面向所述第一夹持部(110)的表面设置有限位凸起(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梦雅邱匀彦徐传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格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