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骨组织工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对创伤、感染和肿瘤切除后所造成的大范围的骨缺损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骨缺损的修复是骨组织工程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骨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也为骨缺损修复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0003]通常认为,骨组织工程包含三大元素:支架材料、细胞和生长因子。骨组织工程支架在体内除起结构支撑作用外,还起着细胞黏附、生长、繁殖以及为组织再生提供场所的作用。理想的骨组织工程材料既是理想的骨替代物,又同时具有能够诱导骨细胞形成矿化组织的性能。
[0004]在无机材料中,羟基磷灰石/磷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与人体骨骼相结合并诱导新骨的形成,但其在应用中存在脆性大,材料抗弯强度低等缺陷,为克服这一弱点,现有技术中常将其与聚合物复合。
[0005]Bioactive macro/micro porous silk fibroin/n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由基体、仿生层、以及含有促骨生长生长因子BMP
‑
2和抗菌肽的凝胶层组成,基体由聚(己内酯
‑
co
‑
丙交酯)、柞蚕丝素蛋白与羟基磷灰石通过3D打印的方法获得,然后再用多巴胺修饰基体,得到经多巴胺修饰的基体,再将I型胶原短纤维均匀分散于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将经多巴胺修饰的基体浸渍于I型胶原纤维和海藻酸钠的水溶液中再取出,进行冷冻干燥,在基体外形成仿生层得到具有仿生层的支架;将具有仿生层的支架在负压环境在浸没在含有促骨生长因子BMP
‑
2和抗菌肽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凝胶液中,于4℃静置12
‑
24h中,再将其置于37℃的温育箱中形成凝胶从而得到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其中,基体中的聚(己内酯
‑
co
‑
丙交酯)、柞蚕丝素蛋白与羟基磷灰石的质量比为(40
‑
70):(6
‑
10):(30
‑
40),制备聚(己内酯
‑
co
‑
丙交酯)所使用的己内酯与丙交酯的单体摩尔比为(70
‑
30):(30
‑
70),聚(己内酯
‑
co
‑
丙交酯)的分子量为500
‑
1000kDa;I型胶原短纤维的长度为0.1mm
‑
2mm;I型胶原短纤维与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70
‑
80):(30
‑
20);含有促骨生长因子BMP
‑
2和抗菌肽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凝胶液中BMP
‑
2和抗菌肽的浓度分别为150
‑
200μg/ml和300
‑
400μg/ml。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5
‑
25wt%。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抗菌肽为ε
‑
多聚赖氨酸、L
‑
多聚精氨酸或聚L
‑
谷氨酸。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其特征在于,含有促骨生长因子BMP
‑
2和抗菌肽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凝胶液中BMP
‑
2和抗菌肽的浓度分别为180μg/ml和360μg/ml。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己内酯
‑
co
‑
丙交酯)、柞蚕丝素蛋白与羟基磷灰石按质量比依次加入三氟乙醇中,混合均匀形成浆料,进行3D打印,然后将打印出来的支架进行冷冻干燥处理12h以上得到基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涛,庞清江,蒋鲁勇,林佳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