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以及油茶林蜜蜂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6292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以及油茶林蜜蜂养殖方法。该中草药制剂包括中药液2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以及油茶林蜜蜂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蜜蜂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以及油茶林蜜蜂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阔叶树种,大灌木或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经济树种,也是我国江南低丘陵区最重要的食用油料树种,我国南方各省均有种植,总面积6800万亩,有2000多年种植历史,其中江西省油茶种植面积1526万亩,年产值达307亿元,居全国第二。油茶的大面积种植已成为江西省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油茶属于异花虫媒授粉树种,自花授粉基本不育,结果依赖传粉者,长期存在着“花多果少,千花一果”的问题,特别是油茶集中种植的地方尤为明显,一般坐果率仅为10%,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华蜜蜂具有群势大,采集力强,耐寒和便于管理等优点,且为油茶主要授粉昆虫。因此,在油茶林养殖蜜蜂,对于油茶授粉以及蜜蜂养殖均有益处。但是油茶花蜜中含有半乳糖和高生物碱,会引起蜜蜂幼虫烂子病,蜜蜂不喜采集,这是制约了当前没能大面积推广油茶林放蜂授粉主要原因之一。
[0003]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 201810833129.9一种采油茶花时蜜蜂养殖方法,该蜜蜂养殖方法通过向蜜蜂饲喂酸性果汁来解决蜜蜂采油茶蜜中毒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蜜蜂采油茶蜜中毒的难题,但是其对油茶保果率和促进蜂群发展未有效果,而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 108815286 A一种防治蜜蜂烂子病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作方法和施用方法,其提供的中草药制剂虽然对蜜蜂烂子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其对于蜜蜂在油茶林养殖时油茶花的采集、蜜蜂采蜜量以及蜂群发展方法均未见明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以及油茶林蜜蜂养殖方法。该中草药制剂能有效防治蜂蜜幼虫烂子脾病,工蜂能正常采集花蜜,蜂群能保持正常发展。而采用本专利技术特制中草药制剂进行饲喂的油茶林蜜蜂养殖方法既可以保持蜂群健康发展,获得蜂产品,又能提高油茶坐果率与降低落果率,实现了油茶与蜂的双丰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一份所述中草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中药液280

320mL、白糖水4

6kg和白醋10

15mL,所述中药液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组分:半枝莲7

11g、金银花8

12g、马齿苋10

13g和和甘草12

17g。
[0007]进一步的,所述白糖水中白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008]进一步的,所述糖水替换为蜂蜜水,所述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质量比为1:1。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液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组分:半枝莲10g、金银花10g、马齿苋11g和甘草15g。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
[0011]S1:按重量称取所述半枝莲、所述金银花、所述马齿苋和所述甘草;
[0012]S2:将所述半枝莲粉碎后和浓度为60%的乙醇以1g:10mL的比例混合,在70℃的水浴上回流提取1h后过滤,再将滤渣和浓度为55%的乙醇以1g:10mL的比例混合,在75℃的水浴上回流提取1h,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并浓缩得第一浸膏;
[0013]S3:将所述金银花粉碎后和浓度为60%的乙醇以1g:25mL的比例混合,采用超声波依次于100W、80W和60W的功率下提取10min、5min和5min后过滤,将所得滤液浓缩得第二浸膏;
[0014]S4:将所述马齿苋粉碎后和石油醚以1g:13mL的比例混合,在超声波辅助处理下,于55℃的温度下回流提取2h,过滤得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浓缩提取液得第三浸膏;
[0015]S5:将所述甘草粉碎后,将所得甘草粉末和水以1g:15mL的比例混合后,于70℃的水浴上回流提取1h,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所得滤液,即得甘草提取液;
[0016]S6:将上述第一浸膏、第二浸膏、第三浸膏和甘草提取液混合搅拌后,加水定容,即得所述中药液。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中药液、所述糖水和所述白醋混合搅拌均匀。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油茶林蜜蜂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使用上述蜜蜂用中草药制剂对蜜蜂进行饲喂。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一种油茶林蜜蜂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蜂场选址:选择油茶分布广而集中,且油茶树生长茂盛,背风向阳,地势开阔的地方作为蜂场;
[0021](2)蜂群进场:在油茶始花期之前将蜂群放入油茶林中,在蜂群进场前进行全面检查,确保蜂群有王、卵、幼虫及无病虫害,进场的每箱蜂量有三脾蜂以上,以确保强群上山,保证其授粉的效果及获取相应的蜂产品;蜂箱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0

50cm,相邻两个蜂箱之间的间距为2m,这样能有效防止白蚁、蟑螂、蚂蚁等昆虫爬进蜂箱危害蜂群以及防止因蜂箱间距离得太近发生盗蜂行为;在蜂群进场后采用蜂蜜水或白糖水对蜜蜂奖励饲喂2

3次,以稳定蜂群;与此同时,油茶的盛花期正值初冬,此时昼夜温差大,时有霜冻来袭,因此,需要加强蜂群保温,蜂王才会产卵、繁殖,促进蜂群健康发展,保温措施为:一是保持箱内蜂脾相称,抽出多余的空脾;二是蜂箱内应塞满保温衣物,缩小巢框之间距离;三是蜂箱底部与蜂盖加盖草席;
[0022](3)诱蜂访花:在油茶花初花期和盛花期,于傍晚给蜜蜂饲喂油茶花糖浆,3d/次,饲喂量为500ml/箱蜂,且在油茶盛花期的清晨用稀释至质量分数为8%的所述油茶花糖浆喷洒到油茶花上,3d/次;
[0023](4)蜂群解毒:采用所述蜜蜂用中草药制剂对蜜蜂进行饲喂,每份所述蜜蜂用中草药制剂饲喂40脾蜂,且3

5d饲喂一次,直到油茶末花期结束;并且,油茶花期前后时,正值黑尾胡蜂、黄脚胡蜂和黑盾胡蜂等胡蜂类大量繁殖时期,巢内幼虫需要大量食物,加之,外界气温逐渐降低,其它昆虫较少,蜜蜂成了它们大量捕食的对象,危害极大,严重时会导致蜂群飞逃,因此,在油茶林蜜蜂养殖要注意胡峰防治,防治方法:一是检查蜂箱调整巢门,蜂箱有破损,应及时更换新蜂箱或修补好,巢门过大时,可安装防逃片,防止胡蜂从巢门进入;二
是人工捕杀,此段时间蜂场需留人;三是糖蜜诱杀,用玻璃瓶装少许蜂蜜,挂在蜂箱周围即可;
[0024](5)油茶林管理:在蜂群进入油茶林的中前期,对油茶树进行修剪,剪去油茶树的病虫枝、重叠枝、交叉枝及枯枝使树体通透,以降低病虫害滋生,同时便于蜜蜂授粉;在蜂群进入油茶林的中后期,对油茶树进行施肥,每棵树施5

10kg有基肥加1kg复合肥;且在整个蜜蜂授粉期间,油茶林不施用任何农药,即不施用任何杀虫剂及带有毒性的保花保果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一份所述中草药制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中药液280

320mL、白糖水4

6kg和白醋10

15mL,所述中药液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组分:半枝莲7

11g、金银花8

12g、马齿苋10

13g和甘草12

17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糖水中白糖和水的质量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糖水替换为蜂蜜水,所述蜂蜜水中蜂蜜和水的质量比为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液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组分:半枝莲10g、金银花10g、马齿苋11g和甘草15g。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液的制备方法为:S1:按重量称取所述半枝莲、所述金银花、所述马齿苋和所述甘草;S2:将所述半枝莲粉碎后和浓度为60%的乙醇以1g:10mL的比例混合,在70℃的水浴上回流提取1h后过滤,再将滤渣和浓度为55%的乙醇以1g:10mL的比例混合,在75℃的水浴上回流提取1h,过滤后,合并两次滤液并浓缩得第一浸膏;S3:将所述金银花粉碎后和浓度为60%的乙醇以1g:25mL的比例混合,采用超声波依次于100W、80W和60W的功率下提取10min、5min和5min后过滤,将所得滤液浓缩得第二浸膏;S4:将所述马齿苋粉碎后和石油醚以1g:13mL的比例混合,在超声波辅助处理下,于55℃的温度下回流提取2h,过滤得提取液,将所得提取液浓缩提取液得第三浸膏;S5:将所述甘草粉碎后,将所得甘草粉末和水以1g:15mL的比例混合后,于70℃的水浴上回流提取1h,重复提取两次,合并所得滤液,即得甘草提取液;S6:将上述第一浸膏、第二浸膏、第三浸膏和甘草提取液混合搅拌后,加水定容,即得所述中药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蜜蜂用中草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草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所述中药液、所述糖水和所述白醋混合搅拌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金林魏本柱郭宗芳吴志强黄贤斌赵希键杨彩柏赖哲颖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