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6108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融合器,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位于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且均与第一接触面垂直,融合器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植骨块的空腔,空腔贯穿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使得融合器沿长度方向上呈锥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融合器,形成有前凸角,更符合脊柱生理解剖,可促进融合,以恢复腰椎前凸,且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互平行,从而可以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水平地植入融合器,不存在因设置前凸角而导致融合器植入困难的问题。器植入困难的问题。器植入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融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与传统PLIF(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相比,TLIF(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术中对神经根,硬膜和脊髓圆锥的牵拉,故可以避免神经损伤或脑脊液泄漏的发生。而且TLIF由于只单纯切除一侧关节突关节,使得脊柱稳定性的影响远较PLIF小的多。
[0003]一般TLIF手术时直接使用传统弧形PLIF融合器,为了方便植入,该融合器在矢状面的形状为弧形,无前凸,不能很好恢复腰椎前凸。而前凸型PLIF融合器由于前凸角的存在不便植入,且其前凸角是按照PLIF术式设计的,用于TLIF术式时,其前凸形状不在矢状面内,不能很好恢复椎体前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提供一种融合器,以解决传统弧形PLIF融合器、前凸形PLIF融合器用于TLIF手术时无法恢复腰椎前凸,且难以植入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融合器,所述融合器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且均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垂直,所述融合器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植骨块的空腔,所述空腔贯穿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使得所述融合器沿长度方向上呈锥状。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宽度小于所述融合器的高度。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接处设有第一倾斜倒角,所述第二接触面和所述第一侧面相接处设有第二倾斜倒角。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为4度

10度。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夹角为7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设有齿。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的顶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融合器的长度方向呈30度至60度的夹角。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高度为7mm

17mm。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的长度为25mm

36mm。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融合器设有金属材质的显影件。
[0015]上述的融合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夹角构成前凸角,更符合脊柱生理解剖,可促进融合,以恢复腰椎前凸,有效避免了融合器及植骨块后移,由于第一侧面和
第二侧面相互平行,从而可以以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水平地植入融合器,不存在因设置前凸角而导致融合器植入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的侧视示意图;
[0019]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的俯视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示出的融合器沿线I

I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另一实施方式的融合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0、融合器;10a、第一接触面;10b、第二接触面;10c、第一侧面;10d、第二侧面;10e(10f)、端面;11、空腔;12、显影件;13、齿;14、第一倾斜倒角;15、第二倾斜倒角;α、前凸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6]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7]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矢状面(sagittal plane)是解剖学术语。将人体分切为左右两个对称的部分,左右切面就是矢状面。
[0029]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融合器10,可以用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0030]具体地,融合器10的主体为一体结构的块状件,融合器10具有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融合器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植骨块的空腔11,空腔11贯穿第一接触面10a和第
二接触面10b。
[003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为融合器10完成植入后与椎体终板相接触的表面。也就是说,在融合器10植入腰椎时,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与位于融合器10相背两侧的椎体终板相接触,以对腰椎进行康复治疗。
[0032]具体地,第一接触面10a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接触面10b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使得融合器10沿长度方向上呈锥状。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面10a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接触面10b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构成前凸角α,这样,在第一接触面10a和第二接触面10b与位于融合器10相背两侧的椎体终板相接触时,椎体终板在融合器10作用下恢复腰椎前凸。因此,这种结构设置更符合脊柱生理解剖,可促进融合,以恢复腰椎前凸,有效避免了融合器10及植骨块后移。
[0033]融合器10的长度方向指的是确定融合器10的最大延伸尺寸所在的方向。以融合器10的外形为长方体为例,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且均与所述第一接触面垂直,所述融合器内部设有用于容纳植骨块的空腔,所述空腔贯穿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并使得所述融合器沿长度方向上呈锥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的宽度小于所述融合器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接处设有第一倾斜倒角,所述第二接触面和所述第一侧面相接处设有第二倾斜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奇徐文利陈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创脊柱创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