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269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融合器上下表面与椎体终板有更大的接触面积,能有效避免植入后出现沉降现象,工具连接口贯通外表面与内腔,该螺纹孔起到双用功能,相比现有融合器,此种融合器形成封闭内腔后,整体机械强度得到提升,于是可以扩大内腔设计,填充更多人工骨,机械强度保持与现有融合器相当,浆状型人工骨,骨粒等骨材料均不产生脱落,流失现象,为了不影响骨长入,整体装置六面均设计了多孔结构,但形成相对封闭内腔后,可视化程度较差,利用配套的填充工具能精准的控制人工骨的填充量,不会因为过多填充的人工骨对空腔产生内压应力,并迫使浆状的人工骨从周边小孔挤压流出。并迫使浆状的人工骨从周边小孔挤压流出。并迫使浆状的人工骨从周边小孔挤压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椎骨融合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现代都市人民生活习惯的改变,以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为代表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正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目前,上述病情在初期阶段时,大多采用保守的治疗方法例如药物治疗、理疗等。然而,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需要考虑采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例如椎骨融合术来抑制患者病情的加重。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例,当椎间盘突出压迫椎管超过1/3或者出现下肢麻木、活动困难、大小便无力等情况时,这时保守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已不明显,此时需要考虑对患者实施椎骨融合术。
[0003]专利号CN201510451399.X公开了用于植入脊椎的椎间融合器,形成为两侧形成有垂直孔a的日字形形状,且包括椎间融合器正面 10、椎间融合器右侧面20、椎间融合器左侧面30、椎间融合器背面 40、椎间融合器平面50、椎间融合器底面60;所述椎间融合器的正面10在左侧形成梯形形状的面,在右侧形成矩形面;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右侧面20位于所述椎间融合器正面的右侧,且形成为左侧垂直线长,而上部线和下部线倾斜,右侧垂直线短的梯形形状;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左侧面30位于所述椎间融合器正面的左侧,此专利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消耗品的费用,该专利技术的融合器保留了现有的中间很大的植骨仓设计,整体融合器成一个支架结构,四周受力,容易造成椎体塌陷。此外,该种融合器不适合填充骨颗粒或者浆状型人工骨,容易产生脱落,目前市面上标准化的椎间融合器难以匹配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导致融合器植入体内后,发生沉降、疲劳失效、不融合等问题。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包括融合器,所述融合器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第六板、空腔、穿插机构、植骨机构、通孔和通透孔,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与第六板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六面体结构,六面体结构内腔开设空腔,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与第六板的外端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板的侧端设置有通透孔。
[0007]优选的,所述穿插机构包括凸块、贯穿植骨口和工具连接口,所述第三板与第四板的外端面排列开设有凸块,所述第三板与第四板任意面均可设置贯穿植骨口,所述工具连
接口的内腔壁设置为螺纹状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植骨机构包括入料口和阻隔塞板,所述入料口的外端安装有阻隔塞板,所述第二板的端面开设有植骨机构。
[0009]优选的,所述通孔孔径范围可以为0.1mm—2mm,孔间距可以为 0.2mm—5mm,所述通孔的阵列排布相邻行之间可以对比排布,和错位排布,所有小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和椭圆形等。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与第六板的相交处设置为圆角,所述六板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圆角状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贯穿植骨口的内腔壁与第二封帽的内圈均设置有螺纹状结构,第二封帽拧开,装载套件下端的螺纹口与贯穿植骨口进行螺纹配合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贯穿植骨口、入料口与通透孔在融合器中仅设置单一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融合器的侧端穿插设置有填装机构,所述填装机构包括封盖、推动轴、可视窗口、推杆、套筒、按压双耳块和人工骨装载器,所述封盖的一端安装有推动轴,所述推动轴的边缘处开设有可视窗口,所述推动轴与推杆螺纹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安装于套筒的内腔,所述套筒的边缘两侧开设有按压双耳块,所述套筒的另一端安装有人工骨装载器,人工骨装载器包括装载套件、第一封帽和第二封帽,所述装载套件的侧端安装有第一封帽,所述装载套件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封帽。
[0014]优选的,所述推杆包括杆体、内活塞环块和注射推头,所述杆体的侧端安装有内活塞环块,所述内活塞环块的另一端与注射推头活动连接,所述内活塞环块的设置直径与套筒内腔壁设置直径一致。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与第六板的外端面均匀开设有通孔,融合器上下表面与椎体终板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受力更加均衡,能有效避免植入后出现沉降现象。
[0017]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的填充工具,工具连接口贯通外表面与内腔,该螺纹孔起到双用功能,一是作为植骨孔,可连接外置器械进行人工骨的填装,或者用注射器预填装好的人工骨直接通过螺纹孔往内腔推注,二是作为连接手术工具假体持取器的螺纹接口,由于是封闭内腔,浆状型人工骨,骨粒等骨材料均不产生脱落,流失现象,为了不影响骨长入,整体装置六面均设计了多孔结构,联通了外界与内腔,气血形成通路,保证了骨长入。
[0018]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空腔在前后端面和左右侧面的连接边采用圆角过渡,为避免融合器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点,整体受力均衡。
[0019]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为了不让堆积在内腔的人工骨材料从植骨口流出,可设计一个配套的阻隔塞板,其与入料口能够进行配合,与挡板配合的位置可以为楔形槽结构,对应的阻隔塞板两边也为楔形结构,安装时采用过盈配合,挡板不松动,保证整体融合器的支撑强度,挡板插入方向可以是竖直方向,也可以设计成横向插入方向。
[002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融合器本
体不局限于上下表面平行的结构,可以设计成上下表面成楔形夹角β,夹角β可以为0
°
—10
°
;或者上下表面做成弧形,根据人体的生理曲度,与上下终板更加贴合。
[0021]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通孔内腔设置一种人体可吸收的可溶性膜将多组小孔覆盖密封,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可溶性膜一点点消失,使得人工骨逐步裸露,血液与人工骨接触,诱导细胞分化成骨,促进生长。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的整体结构图;
[0023]图2为融合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融合器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融合器剖视图;
[0026]图5为空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填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填装机构局部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包括融合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器(1)包括第一板(11)、第二板(12)、第三板(13)、第四板(14)、第五板(15)、第六板(16)、空腔(17)、穿插机构(18)、植骨机构(19)、通孔(1A)和通透孔(1B),所述第一板(11)、第二板(12)、第三板(13)、第四板(14)、第五板(15)与第六板(16)之间构成一个完整的六面体结构,六面体结构内腔开设空腔(17),所述第一板(11)、第二板(12)、第三板(13)、第四板(14)、第五板(15)与第六板(16)的外端面均匀开设有通孔(1A),所述第一板(11)的侧端设置有通透孔(1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插机构(18)包括凸块(181)、贯穿植骨口(182)和工具连接口(183),所述第三板(13)与第四板(14)的外端面排列开设有凸块(181),所述第三板(13)与第四板(14)任意面均可设置贯穿植骨口(182),所述工具连接口(183)的内腔壁设置为螺纹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植骨机构(19)包括入料口(191)和阻隔塞板(192),所述入料口(191)的外端安装有阻隔塞板(192),所述第二板(12)的端面开设有植骨机构(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A)孔径范围可以为0.1mm—2mm,孔间距可以为0.2mm—5mm,所述通孔(1A)的阵列排布相邻行之间可以对比排布,和错位排布,所有小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和椭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填充浆状人工骨的椎间融合器及其填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11)、第二板(12)、第三板(13)、第四板(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鹏张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迈捷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