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76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它包括辅具本体(1),所述辅具本体(1)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数个用于拆装前压环(51)的前压环拆装构件(2);所述辅具本体(1)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拆装后压环(61)的后压环拆装构件(3);在辅具本体(1)的两侧还对称安装有用于手持操作的旋转手柄(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维修性好、加工制作简单,通过拼装组合的结构设计方式,对易损部位进行可替换设计。在降低辅具购买成本的同时,缩短了拆卸辅具的维修周期。辅具的维修周期。辅具的维修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拆装辅具,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主要是用于完成水下航行器前、后螺旋桨(6)对应压环的拆装作业,属于水下航行器专用工装辅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某型水下航行器的推进器是由一组“对转的螺旋桨”及前、后压环(61)等构成,如图9所示。其中前螺旋桨(5)安装在发动机的外轴的花键槽上,由前压环(51)对其轴向定位;后螺旋桨(6)安装在发动机的内轴的花键槽上,由后压环(61)对其轴向定位,前、后压环(61)端面上均布着四个拆装工艺孔,如图10所示。拆装作业时,先将拆装辅具端头的四个凸起拆入压环的工艺孔内,再用榔头击打拆装辅具的旋转手柄,实现压环的拧紧或松懈,最终完成对螺旋桨的拆装作业。
[0003]然而,目前现有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进行作业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该辅具的可维修性差,由于辅具后压环(61)的拆装端面四个凸起是采用φ3mm的圆柱销过盈配合敲击打入本体内,作业过程中一旦凸起被折断损毁,该辅具也几乎接近报废;二是购买周期长,由于该辅具是向外单位进行采购的,整个采购周期较长,当试验任务紧张时,会压重影响着试验进度。
[0004]因此,需研制一种如何改善螺旋桨拆装辅具的可维修性及辅具自研替代的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技术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维修性好、加工制作简单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来替代原先的专用辅具。
[0006]本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拼装组合的结构设计方式,对易损部位进行可替换设计。在降低辅具购买成本的同时,缩短了拆卸辅具的维修周期。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它包括辅具本体(1),所述辅具本体(1)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数个用于拆装前压环(51)的前压环拆装构件(2);
[0009]所述辅具本体(1)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拆装后压环(61)的后压环拆装构件(3);
[0010]在辅具本体(1)的两侧还对称安装有用于手持操作的旋转手柄(4)。
[0011]优选的,所述辅具本体(1)的一端为圆柱端面(11),圆柱端面(1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插拔式安装前压环拆装构件(2)的凹槽孔(111);
[0012]所述辅具本体(1)的另一端为倒凸端面(12),倒凸端面(12)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凹
槽口(121),各凹槽口(121)上均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后压环拆装构件(3)的锁紧孔(122),锁紧孔(122)内穿设有锁紧件(123)。
[0013]更优选的,所述凹槽孔(111)环形均布于圆柱端面(11)的顶端端面上;锁紧孔(122)为螺栓孔;所述锁紧件(123)为紧固螺钉。
[0014]更优选的,所述辅具本体(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前压环拆装构件(2)为圆柱销。
[0016]优选的,所述后压环拆装构件(3)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状结构;
[0017]所述后压环拆装构件(3)上贯通开设有数个安装孔,各安装孔内均穿设有后压环拆装凸起物(31);
[0018]在后压环拆装构件(3)的连接端处还环形向外延伸设有多个方形凸牙(32),各凸牙(32)上均开设有沉孔。
[0019]优选的,所述旋转手柄(4)为一字型棒状体构件,在该棒状体构件的外表面上套设有与之吻配的防护套。
[0020]更优选的,所述旋转手柄(4)与辅具本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或是活动连接。
[0021]优选的,在辅具本体(1)、前压环拆装构件(2)和后压环拆装构件(3)以及旋转手柄(4)的外表面上均从内至外依序设置有注塑层、防锈层和防水层以及警示层,警示层上涂有荧光粉。
[0022]优选的,在注塑层上注塑有高分子耐磨材料;防锈层包括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以及位于环氧富锌底漆和氯化橡胶面漆之间的环氧云铁中间漆;防水层为聚氨酯防水涂料;警示层为单一颜色或多种颜色相互混搭的反光警示带或反光色膜或反光漆。
[0023]通过本技术所设计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够取得以下有益的效果:
[0024]1、本技术整体结构安全可靠,采用机械连接的分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整个辅具的可维修性和组件的互换性。大端本体与后压环拆装构件(3)采用“凸牙—凹槽”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因具有挠性,故榔头敲击旋转手柄时,平稳传递扭矩同时,还可以补偿压环与辅具两轴间的相对位移;
[0025]2、该拆装辅具维修简单、快捷,相比原先的拆装辅具可降低购买成本,当压环拆装凸起损毁时,只需从市场上购买φ6
×
20mm、φ3
×
20mm两种标准规格的圆柱销进行更换即可;
[0026]3、本技术可维修性好、加工制作简单,通过拼装组合的结构设计方式,对易损部位进行可替换设计,在降低辅具购买成本的同时,缩短了拆卸辅具的维修周期;
[0027]4、本技术的外部上涂防锈层,因此可以防止生锈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个辅具的使用寿命,实现环保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同时,在辅具的外部涂有可以自发光的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室内清楚地标示该辅具的位置,能有效地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提高醒目度,易于人们辨别,增加施工和生活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9]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0]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组合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1]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2]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3]图5是本技术的后压环拆装构件(3)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4]图6是本技术的后压环拆装构件(3)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5]图7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0036]图8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0037]图9是型水下航行器推进器组成结构图;
[0038]图10是前压环(51)和后压环(61)的结构图;
[0039]其中,图中标号:1—辅具本体,11—圆柱端面,111—凹槽孔,12—倒凸端面,121—凹槽口,122—锁紧孔,123—锁紧件;
[0040]2—前压环拆装构件;
[0041]3—后压环拆装构件,31—后压环拆装凸起物,32—凸牙;
[0042]4—旋转手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辅具本体(1),所述辅具本体(1)的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数个用于拆装前压环(51)的前压环拆装构件(2);所述辅具本体(1)的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用于拆装后压环(61)的后压环拆装构件(3);在辅具本体(1)的两侧还对称安装有用于手持操作的旋转手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具本体(1)的一端为圆柱端面(11),圆柱端面(11)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插拔式安装前压环拆装构件(2)的凹槽孔(111);所述辅具本体(1)的另一端为倒凸端面(12),倒凸端面(12)内壁上均布有多个凹槽口(121),各凹槽口(121)上均贯通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后压环拆装构件(3)的锁紧孔(122),锁紧孔(122)内穿设有锁紧件(1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孔(111)环形均布于圆柱端面(11)的顶端端面上;锁紧孔(122)为螺栓孔;所述锁紧件(123)为紧固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具本体(1)整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离式的水下航行器螺旋桨压环拆装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压环拆装构件(2)为圆柱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江飞代彦交邹文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七五零试验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