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59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包括出线护套,所述出线护套包括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之间一体式设置有连接片,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均开设有若干个护套线孔,若干个所述护套线孔贯穿所述上出线护套和所述下出线护套前后两侧壁,所述上出线护套或所述下出线护套的一端设置有内锁扣,所述上出线护套固定于所述连接片的一端,所述上出线护套通过所述连接片弯曲折叠与所述下出线护套配合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出线护套一体结构,内部增加排气结构及使用内锁扣结构上下结合牢固,降低注塑的不良报废,提升产品的质量要求,满足客户产品需求。满足客户产品需求。满足客户产品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出线护套
,特别是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

技术介绍

[0002]直流注塑定子主要有定子绕组、出线护套、等物料零部件组成,其中直流注塑定子结构注塑采用带线注塑,需要出线护套进行阻隔形成一个闭环,BMC料填充模具型腔内进过加热固化使定子成型。
[0003]原出线护套结构在配合模具过程中存在缺陷,BMC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无法从出线护套位置排除造成气体从电源线芯溢出造成线皮软化破损,此款出线护套由于宽度过窄在注塑过程中BMC料冲击容易在出线护套处造成溢料冲击电源线造成报废。电源线上的出线护套有上下两个出线护套进行拼合形成一个整体,由于出线护套夹在电源线上下配合不方便操作,在注塑过程中容易造成电源线破损,造成报废成本增加,且出线护套上下分开配合在装配过程中不易操作,上下结构拿取过程中护套造成动作浪费,注塑过程因出线护套问题导致漏线、跑料、线皮破损质量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线护套一体结构,内部增加排气结构及使用内锁扣结构上下结合牢固,降低注塑的不良报废,提升产品的质量要求,满足客户产品需求的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包括出线护套,所述出线护套包括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之间一体式设置有连接片,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均开设有若干个护套线孔,若干个所述护套线孔贯穿所述上出线护套和所述下出线护套前后两侧壁,所述上出线护套或所述下出线护套的一端设置有内锁扣,所述上出线护套固定于所述连接片的一端,所述上出线护套通过所述连接片弯曲折叠与所述下出线护套配合成型。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线孔包括护套出线孔和护套进线孔,所述护套出线孔设置于所述护套线孔的一端端口处,所述护套进线孔设置于所述护套线孔的另一端端口处,且所述护套线孔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抑制电源线膨胀。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出线孔和护套进线孔连通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孔径大于所述护套出线孔和护套进线孔的孔径,所述容纳槽还设置于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上。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出线孔的端口处开设有出口圆弧倒角,所述出口圆弧倒角连通所述护套出线孔,所述出口圆弧倒角呈圆环形设置在护套出线孔的端口外周边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出线孔和护套进线孔为圆环形。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槽为圆环形、多边形或椭圆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锁扣设有扣钩,所述扣钩的一端向下延展设置有扣柄,所述扣柄连接所述上出线护套或所述下出线护套,且所述下出线护套或所述上出线护套开设有与所述内锁扣适配的扣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槽设置在所述下出线护套或所述上出线护套上且贯穿所述下出线护套或所述上出线护套的上下表面,所述扣钩设置有钩状结构,以保证所述下出线护套及所述上出线护套能够相对扣锁扣合或者解除扣锁相对远离运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线护套设置有定位导柱,所述定位导柱设置在出线护套内,且所述出线护套适配性开设有定位导孔,所述定位导柱接插于所述定位导孔内。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柄与所述上出线护套或所述下出线护套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侧向凹入的掀槽,所述掀槽设于所述上出线护套或所述下出线护套与扣柄连接一端的端角处。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采用BMC材料制成。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护套出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护套进线孔的孔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专利技术的出线护套由上下拼合结构,设计为与连体连接结构,能减少分开拿取出线护套的动作浪费及装不方便,员工的操作方便,提升工作效率,且注塑连体结构生产工艺成熟,可批量进行生产。
[0020]2.连体的出线护套结构采用上下结构增加定位导孔和定位导柱配合的结构,进行上下装配起到定位导正的作用,出线护套上下装配采用内锁扣的锁紧结构,防止使用过程中存在脱落加不紧。
[0021]3.出线护套的护套线孔结构内径采用在进线位置尺寸小于出线口位置结构,有效的进行闭锁防止注塑BMC料通过出线孔溢出质量隐患,提升产品的性能质量,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0022]4.出线护套的上下面在出线位置采用内部开孔的结构,有效解决内部排气问题起到缓冲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5]图中标号:1、上出线护套;2、下出线护套;3、连接片,4、护套线孔;41、护套进线孔;42、护套出线孔;43、容纳槽;44、出口圆弧倒角;5、内锁扣; 51、扣钩;52、扣柄;53、扣槽;6、定位导柱;7、定位导孔;8、掀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7]在本专利技术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际使用方向的限制。
[0028]实施案例一:
[0029]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包括出线护套,所述出线护套包括上出线护套1和下出线护套2,所述上出线护套1和下出线护套2之间一体式设置有连接片3,将出线护套设计成连体结构,取消上下出线护套2拿取进行装配的结构,所述上出线护套1和下出线护套2均开设有若干个护套线孔4,并加宽上出线护套1和下出线护套2的厚度,出线护套在原有的尺寸上进行加宽设计增加电源线、模具的配合的有效接触面积,提升产品质量可靠性,若干个所述护套线孔 4贯穿所述上出线护套1和所述下出线护套2前后两侧壁,所述下出线护套2的一端设置有内锁扣5,所述上出线护套1固定于所述连接片3的一端,所述上出线护套1通过所述连接片3弯曲折叠与所述下出线护套2配合成型。
[0030]所述护套线孔4包括护套出线孔42和护套进线孔41,所述护套出线孔42 设置于所述护套线孔4的一端端口处,所述护套进线孔41设置于所述护套线孔4 的另一端端口处,且所述护套线孔4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槽43,所述容纳槽43用于抑制电源线膨胀,所述护套出线孔42和护套进线孔41连通所述容纳槽43,所述容纳槽43孔径大于所述护套出线孔42和护套进线孔41的孔径,所述容纳槽 43还设置于所述上出线护套1和下出线护套2上,所述护套出线孔42的端口处开设有出口圆弧倒角44,所述出口圆弧倒角44连通所述护套出线孔42,所述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出线护套,所述出线护套包括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之间一体式设置有连接片,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均开设有若干个护套线孔,若干个所述护套线孔贯穿所述上出线护套和所述下出线护套前后两侧壁,所述上出线护套或所述下出线护套的一端设置有内锁扣,所述上出线护套固定于所述连接片的一端,所述上出线护套通过所述连接片弯曲折叠与所述下出线护套配合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线孔包括护套出线孔和护套进线孔,所述护套出线孔设置于所述护套线孔的一端端口处,所述护套进线孔设置于所述护套线孔的另一端端口处,且所述护套线孔的中部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抑制电源线膨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出线孔和护套进线孔连通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孔径大于所述护套出线孔和护套进线孔的孔径,所述容纳槽还设置于所述上出线护套和下出线护套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直流注塑定子及电机出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出线孔的端口处开设有出口圆弧倒角,所述出口圆弧倒角连通所述护套出线孔,所述出口圆弧倒角呈圆环形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纯启储晓磊董军华韩大军李锐吴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