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557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包括步骤:将钢板的板坯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板坯出炉前的最终温度控制在1180—1200℃,板坯在炉的时间大于等于1.0min/mm;通过轧机将板坯轧制成预设的成品钢板尺寸,终轧温度为940℃以上;钢板冷却温度为710℃—750℃,冷却速率控制在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正火热处理是将钢板加热到Ac3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的时间,钢板出炉后进行冷却的热处理工艺。以往正火热处理时要求充分正火,头尾正火热处理出钢温度差需控制在10℃以内,以此保证钢板整板性能的均匀性。
[0003]现有的钢板在炉时间达到1.6min/mm,整体生产效率较低,严重制约热处理产能发挥。当热处理正火订单较为充足,交货矛盾比较突出。
[0004]基于上述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提高正火热处理效率,以扩大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0008]S1)将钢板的板坯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所述板坯出所述加热炉前的最终温度控制在1180—1200℃,所述板坯在所述加热炉的时间大于等于1.0min/mm;
[0009]S2)板坯轧制:通过轧机将所述板坯轧制成预设的成品钢板尺寸,终轧温度为940℃以上;
[0010]S3)钢板冷却:冷却温度为710℃—750℃,冷却速率控制在10
±
5℃/s;
[0011]S4)所述钢板下线堆跺缓冷到80℃以下;
[0012]S5)将所述钢板送入热处理炉,所述热处理炉各区温均设定温度为940℃—950℃,所述钢板在所述热处理炉的时间为1.2min/mm—1.4min/mm;
[0013]S6)所述钢板出所述热处理炉时,所述钢板尾部的温度不低于880℃;
[0014]S7)所述钢板出所述热处理炉后,对所述钢板进行冷却。
[0015]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步骤S2)中,所述板坯采用连续轧制的方式,直接轧至所述钢板成品的厚度。
[0016]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步骤S4)中,所述钢板下线堆跺缓冷到80℃以下后,将所述钢板送热处理原料库。
[0017]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步骤S7)中,所述钢板通过水冷的方式冷却。
[0018]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步骤S7)中,所述钢板通过空气自然冷却。
[0019]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所述热处理炉最高加热温度为1000℃。
[0020]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所述钢板为EH36强度及质量等级以下正火结构钢。
[0021]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步骤S5)中,所述钢板头尾温差控制在15℃

20℃范围内。
[0022]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在步骤S4)与步骤S5)之间,对所述钢板进行超声探伤。
[0023]优选地,在上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中,在步骤S4)与步骤S5)之间,所述钢板超声探伤后还需要进行抛丸。
[0024]本专利技术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的有益效果在于:热处理炉各区温均设定温度为940℃—950℃,钢板入热处理炉后可迅速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范围内,达到缩短在热处理炉的时间,以提高正火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该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包括步骤:
[0028]S1)将钢板的板坯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炉加热板坯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均热保温段,均热保温段的温度也是板坯出加热炉前的最终温度,板坯出加热炉前的最终温度控制在1180—1200℃,板坯在加热炉的时间大于等于1.0min/mm,以保证板坯加热均匀充分;例如,均热段温度控制在1180℃或者1190℃或者1200℃。
[0029]S2)板坯轧制:通过轧机将板坯轧制成预设的成品钢板尺寸,终轧温度为940℃以上;例如,终轧温度为948℃或者951℃或者953℃。
[0030]S3)钢板冷却:冷却温度为710℃—750℃,冷却速率控制在10
±
5℃/s;这个冷却的过程为加速冷却阶段。例如,冷却温度为710℃或者730℃或者750℃。
[0031]S4)钢板下线堆跺缓冷到80℃以下;例如,钢板下线堆跺缓冷到75℃或者78℃。
[0032]S5)将钢板送入热处理炉,热处理炉各区温均设定温度为940℃—950℃,钢板在热处理炉时间为1.2min/mm—1.4min/mm;例如,热处理炉各区温均设定温度为940℃或者945℃或者950℃,钢板在热处理炉时间为1.2min/mm或者1.3min/mm或者1.4min/mm。
[0033]本实施例钢板入热处理炉后可迅速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范围内,达到缩短在炉时间,以提高正火生产效率的目的。同时正火工艺对组织有细化及均匀化作用。
[0034]步骤S5)使得钢板在炉时间缩短至1.2

1.4min/mm,与前期1.6min/mm在炉时间比热处理效率可提升20%以上。
[0035]S6)钢板出热处理炉时,钢板尾部的温度不低于880℃,确保钢板正火充分,完全奥氏体化。虽然此时钢板头尾温差比常规正火工艺要大,控制在15

20℃范围内,但钢板性能均匀性与常规正火工艺相当,具有较大适用性。例如,钢板头尾温差控制在15℃或者18℃或者20℃范围内,仍然能保证钢板性能均匀性。
[0036]S7)钢板出热处理炉后,对钢板进行冷却。具体地,根据钢板强度及质量等级要求,选择冷却的方式。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7)中,钢板通过水冷的方式加速冷却。或者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7)中,钢板通过空气自然冷却。
[0037]本实施例在加热炉或者热处理炉时间指的是进入炉体到离开炉体的时间。
[0038]本实施例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步骤:配置钢种成分、铁水KR机械搅拌脱硫、转炉吹氧冶炼、LF精炼、RH真空处理、喂线、软搅拌、板坯连铸、板坯切割。
[0039]作为优选方案,步骤S2)中,板坯采用连续轧制的方式,直接轧至钢板成品的厚度。具体地,在连续轧制的过程中不进行待温,也不需要控轧,以最少轧制道次直接轧至钢板成品的厚度。本实施例轧制小时产量比常规控轧工艺可提升30%,降低了轧制成本。本实施例的轧制工艺过程控制参数如表1所示。
[0040]表1:轧制工艺过程控制参数:
[0041][0042]针对厚度规格为60

80mm的钢板,本实施例工艺与常规控轧工艺的轧制效率及生产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钢板的板坯送入加热炉进行加热:所述板坯出所述加热炉前的最终温度控制在1180—1200℃,所述板坯在所述加热炉的时间大于等于1.0min/mm;S2)板坯轧制:通过轧机将所述板坯轧制成预设的成品钢板尺寸,终轧温度为940℃以上;S3)钢板冷却:冷却温度为710℃—750℃,冷却速率控制在10
±
5℃/s;S4)所述钢板下线堆跺缓冷到80℃以下;S5)将所述钢板送入热处理炉,所述热处理炉各区温均设定温度为940℃—950℃,所述钢板在所述热处理炉的时间为1.2min/mm—1.4min/mm;S6)所述钢板出所述热处理炉时,所述钢板尾部的温度不低于880℃;S7)所述钢板出所述热处理炉后,对所述钢板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板坯采用连续轧制的方式,直接轧至所述钢板成品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火热处理生产工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聂文金李冉林涛铸吴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