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50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属于轴承试验技术领域,包括驱动部、撞击部和试验台,驱动部与撞击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需要水平安装结构即可,而不是制造一个特别高特别大的台架轨道,可以避免使用在大尺寸结构安装时用到的吊车、叉车等结构,本申请中的结构高度低,第一导轨设置成涡状线时,占地面积小,并且利用电磁加速获得动能,替代传动的重力势能对轴承进行冲击,通过改变驱动部的长度、第一通电线圈的数量,可以增加会减小驱动块所获得的动能。得的动能。得的动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滚动轴承进行耐冲击性能试验时,常用的冲击试验方法有重锤下落冲击、液压冲击、爆炸冲击,处于实际因素的考究,常用的冲击试验方式一般采用重锤下落冲击,而重锤下落冲击常用的是重锤下落式冲击和回转摆式冲击,而重锤下落式冲击经常采用重锤冲击塔方案。但是重锤冲击塔方案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重锤冲击塔方案是利用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的转换,其整个外形为一个较高的塔架结构,执行结构是一个可以增减重量的重锤,由电机牵引上下移动,重锤由两侧的钢轨进行导向,也就是台架轨道。进行冲击试验时,就是把拥有一定质量的重锤提升至一定高度,突然释放,使其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以一定的速度,直接或间接撞击在被试物体上,产生剧烈冲击对轴承施加冲击载荷。
[0003]但是实际使用时,重锤也就是冲击头想要获得更大的动能,则需要不断增加台架轨道的高度,随着台架高度的增加,施工难度不断增加,同时,安全性不断降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包括驱动部、撞击部和试验台,驱动部与撞击部相连;
[0006]所述驱动部包括呈现为涡状分布的第一导轨,第一导轨通过支撑架进行支撑,第一导轨沿着涡状先轨迹等距安装若干个第一通电线圈,第一导轨的一端部安装有驱动块,第一导轨的另一端部与撞击部的第二导轨相连接,第二导轨靠近第一导轨的端部位置处安装冲击座;
[0007]所述试验台包括安装在第二导轨一侧的防爆外壳,所述防爆外壳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防爆壁,防爆外壳对应撞击部的位置处开设冲击口,冲击击口由两块对称分布的导向板组成,防爆外壳的内部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驱动辊,驱动辊通过内部安装的中空转轴驱动,中空转轴的顶端安装同步带从动轮,若干个同步带从动轮通过同步带同步驱动,同步带由啮合在内侧的同步带驱动轮驱动,若干个驱动辊的内部形成轴承安装腔;
[0008]驱动块通过磁悬浮原理套设在第一导轨外部并顺着第一导轨的轨迹进行前进,在第一导轨前进的过程中每次通过第一通电线圈被第一通电线圈进行加速,从而使得驱动块在第一导轨外部的速度越来越快,并最终撞击到冲击座中,将动能传递至冲击座,自身停止前进,使得冲击座向前冲击,在轴承安装腔中安装等待耐冲击试验的滚动轴承,并利用驱动辊对轴承的外侧进行夹持,同时驱动辊的转动带动轴承进行转动,冲击座通过冲击口进入,冲击到转动的滚动轴承,从而模拟滚动轴承在使用时受到外界冲击的试验,进一步试验滚
动轴承的耐冲击性能。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壁位置处底壁均安装有第一磁块,所述第一导轨的两侧壁位置处侧壁均安装有第二磁块,所述驱动块套装在第一导轨的外部,驱动块对应第一磁块的位置处安装金属块,驱动块对应第二磁块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通电线圈;所述第一导轨的顶壁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驱动块的中部位置处向外凸起,并在凸起位置处安装有与第二导向槽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导向轮;
[0010]当驱动块内部安装的金属块靠近第一磁块时,金属块内部的电子会移动,从而形成电流,电流产生磁效应,金属与磁铁相斥,从而使金属块可以发生漂浮,而第一导轨两端第二通电线圈内交流电的变化,能将第二通电线圈变成电磁体,这样通过改变电流的流向,从而推动驱动块在第一导轨的外部向前移动,只要通电就可以一直推动驱动块在第一导轨外部向前移动。
[00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轨的端部与第一导轨相连接,第二导轨的顶壁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二导轨的顶壁位于第一导向槽两侧的位置处和第二导轨两侧中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冲击座套装在第二导轨的外部,第二导轨的顶部对应第一导向槽的位置处连接与第一导向槽的形状相适配的导向块,冲击座的顶部朝向试验台的一侧壁安装有冲击头,冲击座的内侧壁对应第二导向槽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导向轮;
[0012]冲击座停靠在第二导轨靠近第一导轨的端部位置处,当驱动块移动至第一导轨靠近第二导轨的端部时,驱动块会与冲击座的侧壁接触,也就是发生撞击,驱动块由于在第一导轨上方进行了多次加速,因此加速后的驱动块撞击到冲击座时,驱动块的动能传递至冲击座中,冲击座继续向前移动,直至冲击头伸入撞击口中撞击正在转动的轴承,从而试验滚动轴承工作时的耐冲击性能。
[00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块套装在第一导轨的外部,所述冲击座套装在第二导轨的外部,并且冲击座靠近驱动块的一侧壁安装与驱动块相对应的撞击座,驱动块靠近撞击座的一侧壁安装有若干个撞击块,撞击座对应撞击块的位置处均安装撞击座;
[0014]驱动块不直接与冲击座接触,而是通过撞击块与撞击座碰撞,实现撞击,可以有效降低驱动块和冲击座直接碰撞的材料破损,损坏的撞击块和撞击座可以去除并利用焊接或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重新连接撞击块和撞击座,从而延长驱动块和冲击座的使用寿命。
[00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爆外壳的内部安装有与驱动辊的数量相等设置的限位支撑座,限位支撑座由两块限位支撑板组成,驱动辊位于两块限位支撑板组成的间隙腔内部,四个限位支撑座之间形成三个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部安装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若干层防撞板,若干个防撞板围绕着一个圆心实现扇形分布,内层的防撞板相对外层的防撞板小,相邻两个防撞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阻尼器;
[0016]驱动辊转动对轴承进行夹持的同时可以带动轴承发生转动,滚动轴承受到冲击,轴承向后移动,此时,缓冲组件可以吸收滚动轴承在受到冲击时传递的动能,并进行吸收,减小轴承的移动速度,减小结构的损坏,同时,可以试验轴承的瞬时耐冲击载荷。
[00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腔两侧的两个限位支撑板的侧壁均开设线性滑轨,每个所述防撞板的端部均安装有与线性滑轨对应的直线滑块,防撞板的两侧壁上下两个端部各自通过直线滑轨与限位支撑板的侧壁密封滑动连接,并且在相邻两个防撞板之
间填充非牛顿流体;
[0018]利用非牛顿流体的特性,当滚动轴承快速移动时,非牛顿流体迅速产生阻碍,使得若干个第二导向轮之间很难发生移动,此时,多个缓冲组件相当于对轴承的侧壁进行多个位置的支撑固定,起到类似于加强固定架的作用,可以支撑轴承的位置不发生改变,进而在满足轴承耐冲击试验的前提下保护试验台的结构。
[001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辊的外侧壁以中空转轴为轴心圆周等距开设若干条条状凹槽,一个优选的方式是条状凹槽呈现螺旋缠绕式分布,条状凹槽的内部等距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出油孔,所述中空转轴的内部嵌入安装输油管,输油管的表面对应出油孔的位置处安装出油头,出油头穿过出油孔并延伸至条状凹槽外侧,出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撞击部和试验台,驱动部与撞击部相连;所述驱动部包括呈现为涡状分布的第一导轨(1),第一导轨(1)沿着涡状先轨迹等距安装若干个第一通电线圈(3),第一导轨(1)的一端部安装有驱动块(5),第一导轨(1)的另一端部与撞击部的第二导轨(2)相连接,第二导轨(2)靠近第一导轨(1)的端部位置处安装冲击座(6);所述试验台包括安装在第二导轨(2)一侧的防爆外壳(7),所述防爆外壳(7)的顶端和底端均安装有防爆壁(8),防爆外壳(7)对应撞击部的位置处开设冲击口,冲击击口由两块对称分布的导向板(18)组成,防爆外壳(7)的内部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个驱动辊(14),驱动辊(14)通过内部安装的中空转轴(12)驱动,中空转轴(12)的顶端安装同步带从动轮(13),若干个同步带从动轮(13)通过同步带(19)同步驱动,同步带(19)由啮合在内侧的同步带驱动轮(20)驱动,若干个驱动辊(14)的内部形成轴承安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1)的两侧壁位置处底壁均安装有第一磁块(39),所述第一导轨(1)的两侧壁位置处侧壁均安装有第二磁块(41),所述驱动块(5)套装在第一导轨(1)的外部,驱动块(5)对应第一磁块(39)的位置处安装金属块(40),驱动块(5)对应第二磁块(41)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通电线圈(42);所述第一导轨(1)的顶壁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导向槽(44),所述驱动块(5)的中部位置处向外凸起,并在凸起位置处安装有与第二导向槽(44)的形状相适配的第一导向轮(3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2)的端部与第一导轨(1)相连接,第二导轨(2)的顶壁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导向槽(37),第二导轨(2)的顶壁位于第一导向槽(37)两侧的位置处和第二导轨(2)两侧中部的位置处均开设有第二导向槽(38),所述冲击座(6)套装在第二导轨(2)的外部,第二导轨(2)的顶部对应第一导向槽(37)的位置处连接与第一导向槽(37)的形状相适配的导向块(43),冲击座(6)的顶部朝向试验台的一侧壁安装有冲击头(34),冲击座(6)的内侧壁对应第二导向槽(38)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导向轮(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5)套装在第一导轨(1)的外部,所述冲击座(6)套装在第二导轨(2)的外部,并且冲击座(6)靠近驱动块(5)的一侧壁安装与驱动块(5)相对应的撞击座,驱动块(5)靠近撞击座的一侧壁安装有若干个撞击块(33),撞击座对应撞击块(33)的位置处均安装撞击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耐冲击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外壳(7)的内部安装有与驱动辊(14)的数量相等设置的限位支撑座,限位支撑座由两块限位支撑板(17)组成,驱动辊(14)位于两块限位支撑板(17)组成的间隙腔内部,四个限位支撑座之间形成三个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部安装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若干层防撞板(45),若干个防撞板(45)围绕着一个圆心实现扇形分布,内层的防撞板(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国刘长民李娜任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纳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