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3495438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32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该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设置于光源的出光侧的导光板、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侧的量子点阵列和设置于量子点阵列远离导光板一侧的光学膜层组,量子点阵列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量子点,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量子点阵列的多个量子点设置于多个第一凹槽内;本申请通过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设置量子点阵列,利用量子点提升色域表现,使色彩更加鲜明,而且由于量子点设置在导光板出光面上的第一凹槽内,使量子点在第一凹槽内构成微型结构,可有效提升量子点的光能利用率,进而改善显示效果。改善显示效果。改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量子点显示技术与LED显示技术相似,二者区别在于量子点显示技术在背光源使用了量子点薄膜。量子点(Quantum Dots,QD)是肉眼看不到的一种纳米材料,量子点光源经蓝色LED照射就能发出全光谱的光,通过对背光进行精细调节,能够大幅提升色域表现,使色彩更加鲜明,从而具有优越的显示性能。其中,量子点光源的光能利用率是决定量子点显示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0003]现阶段的量子点显示技术中,量子点薄膜大多都是直接覆盖在LED光源的出光面上,虽然其制作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整体的背光模组而言,量子点背光源的光能利用率却不高,较大地影响了其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终端,以改善当前量子点显示技术中量子点背光源的光能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0007]光源;
[0008]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
[0009]量子点阵列,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所述量子点阵列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量子点;以及
[0010]光学膜层组,设置于所述量子点阵列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0011]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量子点阵列的多个所述量子点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2]在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光学膜层组包括设置于所述量子点阵列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散光板;
[0013]其中,所述散光板靠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凹槽。
[0014]在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5]在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每一所述第一凹槽对应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6]在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量子点阵列一侧的封装框架;
[0017]其中,所述封装框架靠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三凹
槽。
[0018]在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三凹槽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9]在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封装框架靠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光反射面或光反射层,所述光反射层的光反射率大于所述封装框架的光反射率。
[0020]在本申请的背光模组中,所述量子点阵列与所述散光板之间设置有蓝光衰减层,所述蓝光衰减层包括有纳米掺杂颗粒。
[0021]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0022]提供一导光板、光源和光学膜层组;
[0023]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形成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
[0024]在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内形成包括有多个量子点的量子点阵列;
[0025]在所述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所述光学膜层组,在所述导光板的侧面设置所述光源,封装形成所述背光模组。
[0026]有益效果
[0027]本申请通过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设置量子点阵列,利用量子点提升色域表现,使色彩更加鲜明,而且由于量子点设置在导光板出光面上的第一凹槽内,使量子点在第一凹槽内构成微型结构,可有效提升量子点的光能利用率,进而改善显示效果;此外,本申请将传统量子点显示技术中整面设置在光源上的量子点薄膜变成点阵形式的量子点阵列,可有效减少量子点材料的使用量,能够有效降低量子点显示技术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是本申请所述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申请所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框图;
[0031]图3至图9是本申请所述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00、光源;110、印刷线路板;120、LED芯片;
[0034]200、导光板;210、第一凹槽;220、嵌槽;
[0035]300、量子点阵列;310、量子点;
[0036]400、光学膜层组;410、散光板;411、第二凹槽;420、扩散膜;430、增亮膜;
[0037]500、封装框架;510、第三凹槽;520、光反射面;530、光反射层;
[0038]600、蓝光衰减层;610、蓝光衰减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0040]现阶段的量子点显示技术中,量子点薄膜大多都是直接覆盖在LED光源的出光面上,虽然其制作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整体的背光模组而言,量子点背光源的光能利用率却不高,较大地影响了其显示效果。本申请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方案。
[0041]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的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的量子点阵列和设置于所述量子点阵列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光学膜层组。所述量子点阵列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量子点,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量子点阵列的多个所述量子点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内。
[0042]本申请通过在导光板的出光侧设置量子点阵列,利用量子点提升色域表现,使色彩更加鲜明;而且由于量子点设置在导光板出光面上的第一凹槽内,使量子点在第一凹槽内构成微型结构,可有效提升量子点的光能利用率,进而改善显示效果;此外,本申请将传统量子点显示技术中整面设置在光源上的量子点薄膜变成点阵形式的量子点阵列,可有效减少量子点材料的使用量,能够有效降低量子点显示技术的成本。
[0043]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0044]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导光板,设置于所述光源的出光侧;量子点阵列,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侧,所述量子点阵列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量子点;以及光学膜层组,设置于所述量子点阵列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凹槽,所述量子点阵列的多个所述量子点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层组包括设置于所述量子点阵列远离所述导光板一侧的散光板;其中,所述散光板靠近所述导光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有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方向上,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凹槽对应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光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导光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量子点阵列一侧的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昌明
申请(专利权)人: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