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补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522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液装置,所述自动补液装置包括:支撑架、补液件、封堵件和浮力驱动组件,补液件与支撑架相连,补液件具有储液腔室、排液通道和封堵腔室,储液腔室与排液通道相连通,封堵腔室与排液通道相连通,封堵件设在封堵腔室内,封堵件沿封堵腔室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第一位置,封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排液通道内以用于封堵排液通道,在第二位置,封堵件打开排液通道,浮力驱动组件设在反应容器内且漂浮在反应容器内的溶液上,浮力驱动组件可随反应容器内溶液的液位变化上下浮动并驱动封堵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实现补液件自动补液的效果。液的效果。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补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补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反应过程是在敞口的反应容器内进行反应,例如硫化镍通氧时的硫酸浸出反应、焙烧渣碱除砷反应、高冰镍硫酸浸出反应等浸出反应。部分常压浸出反应过程中,会蒸发大量的水,进而导致液位降低。不补充水分,会影响反应的浸出效果,经常补水又会消耗人力和精力。并且,在液位不易监测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加水量不易控制,液位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0003]相关技术中,市面上的恒定液位系统,多需要采用传感器测量液位高度,同时采用CPU控制补水量,来实现对液位的PID控制,需要一整套的液位控制与反馈调节系统,造价较高,同时由于浸出具有温度、酸度或者碱度以及湿度较高的情况,易于损坏,此外占空间也较大,因此在当前实验室里无法大规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自动补液装置,该自动补液装置避免使用复杂的电器元件来实现自动补液的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可靠、造价较低、占空间较小的特点。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包括:支撑架、补液件、封堵件和浮力驱动组件,所述补液件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所述补液件具有储液腔室、排液通道和封堵腔室,所述储液腔室的下端与所述排液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封堵腔室与所述排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封堵件设在所述封堵腔室内,所述封堵件沿所述封堵腔室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封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液通道内以用于封堵所述排液通道,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封堵件打开所述排液通道,所述浮力驱动组件设在反应容器内且漂浮在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溶液上,所述浮力驱动组件可随所述反应容器内溶液的液位变化上下浮动并驱动所述封堵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通过封堵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以实现补液件补液的进行和停止。将浮力驱动组件设在反应容器内,浮力驱动组件在反应容器内溶液的浮力作用下漂浮在溶液上,浮力驱动组件随着反应容器内液位的变化上下浮动并带动封堵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从而实现补液件自动补液的效果。
[0008]由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解决了实验室里浸出反应的补液问题。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力驱动组件包括浮动件和驱动件,所述浮动件漂浮在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溶液上,所述浮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驱动件通过磁力驱动所述封堵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磁棒,所述封堵件为铁块。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夹持件和限位套环,所述夹持件夹设在所述反应容器的
周壁上,所述夹持件与所述限位套环相连,所述浮动件的下端具有插设在所述限位套环内的限位杆。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浮力驱动组件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浮动件和所述驱动件相连。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液通道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封堵腔室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排液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封端腔室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40
°
且小于50
°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室的周壁上设有刻度层,所述排液通道上设有调节阀。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棒、连接杆和多个耙刺,所述搅拌棒的下端设有多个搅拌桨,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搅拌棒相连,多个所述耙刺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连接杆上。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棒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30
°
且小于90
°
,所述耙刺的长度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30
°
且小于60
°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棒相连。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的补液件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的浮力驱动组件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的封堵件在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的封堵件在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的搅拌组件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支撑架1、
[0026]补液件2、储液腔室201、排液通道202、封堵腔室203、
[0027]封堵件3、
[0028]浮力驱动组件4、浮动件401、驱动件402、限位杆403、伸缩杆404、
[0029]夹持件5、限位套环6、调节阀7、
[0030]搅拌组件8、搅拌棒801、连接杆802、耙刺803、搅拌桨804。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
[0033]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补液装置包括:支撑架1、补液件2、封堵件3和浮力驱动组件4。
[0034]补液件2与支撑架1相连,补液件2具有储液腔室201、排液通道202和封堵腔室203。储液腔室201的下端与排液通道202的上端相连通,封堵腔室203与排液通道202相连通。封堵件3设在封堵腔室203内,封堵件3沿封堵腔室203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
可移动。在第一位置,封堵件3的至少部分位于排液通道202内以用于封堵排液通道202。在第二位置,封堵件3打开排液通道202。浮力驱动组件4设在反应容器内且漂浮在反应容器内的溶液上,浮力驱动组件4可随反应容器内溶液的液位变化上下浮动并驱动封堵件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0035]其中,如图1所示,支撑架1包括支撑柱、支撑杆和支撑平台,支撑平台上用于放置反应容器以进行浸出反应实验。支撑柱的下端与支撑平台相连,支撑柱竖直设置。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支撑杆上,支撑杆的右端具有套环。补液件2插设在套环内,补液件2位于反应容器的上方,补液件2内存储有反应容器内补液所需的液体。
[0036]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补液件2包括漏斗部、导管部和封堵部。储液腔室201位于漏斗部内,漏斗部的上下两端具有开口。排液通道202位于导管部,导管部的上端与漏斗部的下端相连,以使排液通道202与储液腔室201相连通。封堵腔室203位于封堵部,封堵部倾斜设置,封堵部的下端与导管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补液件,所述补液件与所述支撑架相连,所述补液件具有储液腔室、排液通道和封堵腔室,所述储液腔室的下端与所述排液通道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封堵腔室与所述排液通道相连通;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设在所述封堵腔室内,所述封堵件沿所述封堵腔室的延伸方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封堵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排液通道内以用于封堵所述排液通道,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封堵件打开所述排液通道;浮力驱动组件,所述浮力驱动组件设在反应容器内且漂浮在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溶液上,所述浮力驱动组件可随所述反应容器内溶液的液位变化上下浮动并驱动所述封堵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驱动组件包括浮动件和驱动件,所述浮动件漂浮在所述反应容器内的溶液上,所述浮动件与所述驱动件相连,所述驱动件通过磁力驱动所述封堵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磁棒,所述封堵件为铁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补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件和限位套环,所述夹持件夹设在所述反应容器的周壁上,所述夹持件与所述限位套环相连,所述浮动件的下端具有插设在所述限位套环内的限位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林洁媛孙宁磊王淑婵丁剑韩国强曹敏付国燕刘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