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500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胶黏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之间的配合以及用量调整,使其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尤其对表面能低的材料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和机械性能。特别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引入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胶黏剂
,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胶接是非金属材料与传统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之间最适合和最便捷的连接方式。聚氨脂树脂胶(PU胶)的力学性能比较高,剪切强度能达到4MPa以上、拉伸强度能达到6MPa以上,但是由于橡、塑复合材料的表面能很低,PU胶无法对橡、塑复合材料进行粘接。
[0003]硅氧烷基修饰的聚醚聚氨酯为主链的新型聚合物,具有更佳的耐水性,耐候性,并且与玻璃、塑料等较难粘接平面具有较好的胶粘效果,同时不含硅酮组分和溶剂,多数配方是无味环保的,因此,近年来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但受限于聚醚聚氨酯的分子结构,导致胶黏剂的机械强度相对较低,不具备良好的拉伸强度。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们试图通过双组份胶黏剂体系来实现组分之间的优势互补,例如,目前市售已有的双组份硅烷改性聚醚胶(MS)

环氧胶黏剂,但其中的环氧组份多为基础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基础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后具有硬而脆的缺陷,并且固化后容易分相,导致应力集中,因此并未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对塑料、玻璃等表面能很低的材料具有较好粘结效果的胶黏剂,机械强度较低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双组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组份胶黏剂,包括质量比为(1

5):1的A组分和B组分,其中,
[0008]A组分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
[0009]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10

90份;填料5

80份;抗氧剂1

10份;流变助剂1

10份;除水剂1

10份;硅烷偶联剂1

10份;硅烷改性环氧树脂10

50份;催化剂0.1

2份;
[0010]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
[0011]固化剂1

20份;第二填料5

80份;水0.1

5份。
[0012]可选的,所述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具有如下任一所示结构:
[0013]结构一:
[0014][0015]结构二:
[0016][0017]结构三:
[0018][0019]结构四:
[0020][0021]其中,结构一~结构四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
[0022]可选的,所述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

30000。
[0023]可选的,所述硅烷改性环氧树脂为硅烷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
[0024]可选的,所述硅烷改性环氧树脂具有如下任一所示结构:
[0025]或者
[0026][0027]其中n=1~10。
[0028]可选的,所述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独立的选自轻钙,重钙,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铝,硅微粉,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
[0029]本专利技术中的抗氧剂,流变助剂,除水剂,催化剂,固化剂等均为本领域的常规组分,均可通过市售渠道获取。
[0030]可选的,所述A组分中,所述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酯类抗氧剂和复合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典型非限定性的,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1010、抗氧剂300、抗氧剂2246、抗氧剂1035、抗氧剂245、抗氧剂1076、抗氧剂1098、抗氧剂1135、抗氧剂1330、抗氧剂3114、抗氧剂1024和抗氧剂5057中的至少一种中的至少一种;
[0031]所述流变助剂为Crayvallac SL;
[0032]所述除水剂为A

171;
[0033]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
[0034]可选的,有机锡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和二丁基氧化锡中的至少一种;
[0035]可选的,所述B组分中,所述固化剂为胺类固化剂或咪唑类固化剂;
[0036]可选的,所述胺类固化剂为N,N

二甲基苄胺、2,4,6

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聚醚胺(分子量200

3000)、异佛尔酮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4,4'

亚甲基双(2

乙基)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0037]所述咪唑类固化剂为2E4MZ、2E4MZ

CN、2P4MZ、C11Z

A的至少一种。
[003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的双组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9]S1,按比例称取A组分中的各原料,混合脱泡,得到A组分;
[0040]S2,按比例称取B组分中的各原料,混合脱泡,得到B组分。
[0041]将A和B组份装入到双组份的胶管密封保存,使用时用胶枪打胶。
[0042]可选的,步骤S1中的混合时间为1

3h,混合温度为20

30℃,脱泡1

3h后出料;
[0043]和/或,步骤S2中的混合时间为1

3h,混合温度为20

30℃,脱泡1

3h后出料。
[0044]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各种原料均可通过市售渠道获得,也可自制得到。
[0045]例如,典型非限定性的,所述硅烷改性环氧树脂合成路线可以为:
[0046][0047]具体地合成方法可以为:氮气氛围下,将环氧树脂加入反应器,升温至90℃,打开搅拌,1000r/min,将A

Link35(异氰酸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按照

OH和

NCO基团的摩尔比为1:1.1的比例滴加进反应器,30min内滴加完毕,反应4h后出料。
[004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4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组份胶黏剂,包括质量比为(5

1):1的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10

90份;第一填料5

80份;抗氧剂1

10份;流变助剂1

10份;除水剂1

10份;硅烷偶联剂1

10份;硅烷改性环氧树脂10

50份;催化剂0.1

2份;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固化剂1

20份;第二填料5

80份;水0.1

5份。本专利技术通过各组分之间的配合以及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比为(1

5):1的A组分和B组分,其中,A组分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10

90份;填料5

80份;抗氧剂1

10份;流变助剂1

10份;除水剂1

10份;硅烷偶联剂1

10份;硅烷改性环氧树脂10

50份;催化剂0.1

2份;B组分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固化剂1

20份;第二填料5

80份;水0.1

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具有如下任一所示结构:结构一:结构二:结构三:结构四:其中,结构一~结构四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2000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组份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聚醚聚氨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

30000。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组份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环氧树脂为硅烷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组份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改性环氧树脂具有如下任一所示结构:
或者其中n=1~10。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组份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和第二填料独立的选自轻钙,重钙,氢氧化铝,三氧化二铝,硅微粉,高岭土中的至少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大学于深李玉博
申请(专利权)人: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