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肤科疣体切除定位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疣体切除设备
,具体为一种皮肤科疣体切除定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皮肤表面赘生物,通过破损皮肤侵入,诱导表皮细胞过度增生,形成高出皮肤表面的球形或多角形皮疹,在皮肤科临床上,传统皮肤疣治疗时,一般通过手术刀对疣体进行切除,进行皮肤疣体割除手术时,一般使用镊子夹持疣体、手术刀进行割除的手法进行操作,这种操作方法十分麻烦,费时费力,且未针对疣体组织易溅落、患部组织液易粘染等情况进行防范,疣体组织和带菌组织液极易造成交叉感染,给病人带来极大的麻烦,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且众所周知,一部分疣体具有传染性时,在疣体切除,医务人员容易接触切口处的血液以及刀片上疣体残留物,从而导致医务人员容易被疣体病毒感染。
[0003]为解决以上问题,根据公告号为CN11387639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布了一种皮肤科用疣体切除设备,包括有基座、接触开关、刀具、第一滑块、定位机构、移动机构、夹固机构和切取机构,基座顶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科疣体切除定位设备,包括移动箱(1)和设置在移动箱(1)上的万向型医疗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型医疗支架(2)端部设置有定位盘(12),所述定位盘(12)外侧活动设置有功能座(13),所述定位盘(12)和功能座(13)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3),利用所述定位组件(3)能够在功能架转动后实时自锁,进而保证疣体切割时功能座(13)保持固定状态不变;所述功能座(13)底部设置有外定位盒(14),所述外定位盒(14)内滑动设置有内定位盒(15),所述外定位盒(14)为矩形结构,进而在切除疣体时,避免触碰和挤压未处理的疣体,所述外定位盒(14)内还设置有疣体处理机构(4),在医生下压内定位盒(15)时,能够驱使疣体处理机构(4)进行工作,进而实现对疣体的夹持和切除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疣体切除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多个分别活动设置在定位盘(12)内的弹簧一(31),所述弹簧一(31)端部设置有定位球(32),所述定位盘(12)上开设有用于弹簧一(31)和定位球(32)活动的固定槽(33),所述功能座(13)上开设有分别与定位球(32)相配合的定位槽(3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科疣体切除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位盒(14)滑动设置在功能座(13)上,所述疣体处理机构(4)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内定位盒(15)四周底部的径向杆(41),多个所述径向杆(41)上设置有绷直组件(5),利用所述绷直组件(5)能够根据所切除的疣体分布情况进行调节,进而对疣体周围的皮肤实现双向、三向和四向绷直;所述外定位盒(14)正对功能座(13)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板(42),两个所述支撑板(42)之间设置有调节组件(8),利用所述调节组件(8)能够在绷直组件(5)将疣体周围皮肤绷直后,依次完成疣体的夹持和切除工作;所述功能座(13)正对内定位盒(15)的位置设置有微型探头(43),所述移动箱(1)上设置有显示器(44),所述微型探头(43)与显示器(44)电性连接,所述外定位盒(14)和内定位盒(15)上均开设有通孔,进而通过所述微型探头(43)能够观察到疣体的位置,使得疣体处于通孔的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皮肤科疣体切除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直组件(5)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径向杆(41)底部的弹簧二(51),所述弹簧二(51)底部均设置有挤压板(52),所述外定位盒(14)正对功能座(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绷直件(6),利用所述绷直件(6)能够将疣体周围的皮肤向两侧绷直;所述外定位盒(14)非正对功能座(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辅助件(7),利用所述辅助件(7)配合绷直件(6)能够对疣体周围的皮肤实现三向和四向绷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皮肤科疣体切除定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直件(6)包括设置在外定位盒(14)上的U形板(61),所述U形板(61)上滑动设置有T形杆(62),所述T形杆(62)上设置有弹簧三(63),所述弹簧三(63)的两端分别与T形杆(62)和U形板(61)相连接;所述外定位盒(14)上滑动设置有移位杆(64),所述移位杆(64)靠近T形杆(62)一侧为倾斜结构,所述移位杆(64)端部设置有绷直块(65),所述移位杆(64)外侧还设置有弹簧四(66),所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