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僵菌培养振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464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2
一种白僵菌培养振荡装置,包括振荡台,振荡台上设有导轨和气缸,导轨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滑板,气缸活塞杆与滑板固定连接,在滑板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在滑板上设有多组夹瓶机构,所述夹瓶机构包括多根导杆,导杆两端与滑板两侧侧板固定连接,在导杆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与导杆固定连接的定夹条和与导杆活动连接的动夹条,相邻两个夹具之间导杆外套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定夹条和动夹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白僵菌孢子的发芽率。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白僵菌孢子的发芽率。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白僵菌孢子的发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僵菌培养振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白僵菌培养振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僵菌可以入侵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并在其内大量繁殖,同时产生白僵素、卵孢霉素和草酸钙结晶,这些物质可引起昆虫中毒,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通常用于除虫领域。现有培养基装入锥瓶后都是固定在展架上进行培养,其生长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僵菌培养振荡装置,能够提高白僵菌孢子的发芽率。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白僵菌培养振荡装置,包括振荡台,振荡台上设有导轨和气缸,导轨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滑板,气缸活塞杆与滑板固定连接,在滑板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在滑板上设有多组夹瓶机构,所述夹瓶机构包括多根导杆,导杆两端与滑板两侧侧板固定连接,在导杆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与导杆固定连接的定夹条和与导杆活动连接的动夹条,相邻两个夹具之间导杆外套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定夹条和动夹条上。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白僵菌和基料在锥瓶中培养时,采用本振荡台对白僵菌进行有节奏和规律的振荡,将白僵菌孢子发芽率提高了30%以上,同时能够对锥瓶进行极好的保护,不会出现碎瓶或倒瓶现象。
附图说明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技术与各电器件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2]图中:振滑板1、气缸2、荡台3、导轨4、隔板5、侧板6、定夹条7、导杆8、动夹条9、弹簧10、锥瓶11、凸棱12、缺口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到3所示,一种白僵菌培养振荡装置,包括振荡台3,振荡台3上设有导轨4和气缸2,导轨4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滑板1,气缸2活塞杆与滑板1固定连接,在滑板1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6,在滑板1上设有多组夹瓶机构,所述夹瓶机构包括多根不锈钢导杆8,导杆8两端与滑板1两侧侧板6固定连接,在导杆8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与导杆8固定连接的定夹条7和与导杆8活动连接的动夹条9,定夹条7和动夹条9都是采用塑料制成,在定夹条7上螺
纹连接顶丝,顶丝用于将定夹条7紧固在导杆8上,相邻两个夹具之间导杆8外套有弹簧10,弹簧10两端分别抵靠在定夹条7和动夹条9上。
[0014]本技术在使用时:将白僵菌种和基料放入到锥瓶中后,而后拉开动夹条9,将多个锥瓶放入到动夹条9和定夹条7之间,而后松开动夹条9,由弹簧10推动动夹条9以将锥瓶夹紧在定夹条7与动夹条9之间。固定完毕锥瓶后,由气缸2驱动滑板1往复运动,以使锥瓶中的菌种振荡,使得菌种均匀受氧,提高白僵菌孢子发芽率。
[0015]定夹条7和动夹条9相对端面上均开设多个三角形缺口13。三角形缺口13提高与锥瓶的接触面,提高锥瓶的固定效果。
[0016]如图3所示,定夹条7和动夹条9相对端面上端均设有凸棱12。凸棱12在弹簧10的推动下,夹紧锥瓶紧贴滑板1,进一步提高锥瓶的固定效果。
[0017]在两侧侧板6上固定连接有多块隔板5,在各块隔板5上均设有多组夹瓶机构。提高锥瓶的装夹量。
[0018]还包括定时程序控制器,用于控制气缸2伸缩的电磁阀连接定时程序控制器输出端。定时程序控制器为表控TPC4

4TD控制器,使用控制器能够对气缸2的伸缩频率、启停时间进行控制,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僵菌培养振荡装置,包括振荡台(3),其特征在于:振荡台(3)上设有导轨(4)和气缸(2),导轨(4)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滑板(1),气缸(2)活塞杆与滑板(1)固定连接,在滑板(1)两侧固定连接有侧板(6),在滑板(1)上设有多组夹瓶机构,所述夹瓶机构包括多根导杆(8),导杆(8)两端与滑板(1)两侧侧板(6)固定连接,在导杆(8)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与导杆(8)固定连接的定夹条(7)和与导杆(8)活动连接的动夹条(9),相邻两个夹具之间导杆(8)外套有弹簧(10),弹簧(10)两端分别抵靠在定夹条(7)和动夹条(9)上。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延岭曹庆梅陈伟王杰刘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