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预警一体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462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石流预警一体站,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上通过螺母固定套装有压板,所述的压板外端下表面固定有入地锚杆,所述的底座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杆身上套装固定有加固盘,所述的加固盘表面内围设有若干个以加固盘圆心为中心环绕分布的沥水槽且所述的加固盘表面外围设有若干个以加固盘圆心为中心环绕分布的圆形通孔。该一体站一方面集合泥位、声波和雨量联动监测,准确率较高,另一方面安装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可以较为准确的进行泥石流的预警工作,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命和财产安全。命和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预警一体站


[0001]本技术涉及泥石流预警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泥石流预警一体站。

技术介绍

[0002]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暴雨、洪水或其他灾害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具有突发性和较大的破坏威力,监测泥石流可以保证多发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用于监测泥石流的设备较多,目前市场上较多的为关于泥位和次声的监测设备,但这些设备普遍为单站使用,与雨量计配套并行使用,各种设备均自带信号采集单元、发射信息模块,建造成本高、且不易实现联动,这就造成了监测泥石流综合判断时效率不高,准确判定时间延长,易产生误报现象,准确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泥石流预警一体站,该一体站一方面集合泥位、声波和雨量联动监测,准确率较高,另一方面安装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可以较为准确的进行泥石流的预警工作,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泥石流预警一体站,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上通过螺母固定套装有压板,所述的压板外端下表面固定有入地锚杆,所述的底座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杆身上套装固定有加固盘,所述的加固盘表面内围设有若干个以加固盘圆心为中心环绕分布的沥水槽且所述的加固盘表面外围设有若干个以加固盘圆心为中心环绕分布的圆形通孔,所述的加固盘上方的安装杆杆身上下等距间隔套装有三根伸缩连杆,其中三根伸缩连杆的伸缩段上分别固定有雨量计、泥位传感器和次声传感器,所述的三根伸缩连杆的非伸缩段下方均焊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穿过圆形通孔并通过上下方的螺母固定在加固盘上,所述的安装杆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且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板后方设有储能电源,所述的储能电源下方的安装杆杆身上固定有监测箱,所述的储能电源上方通过绝缘板连接有避雷针。
[0006]进一步,所述的三根伸缩连杆之间均套装有阻尼套。
[0007]进一步,所述的雨量计、泥位传感器和次声传感器均通过线路连接到监测箱内部,所述的监测箱通过线路连接储能电源。
[0008]进一步,所述的入地锚杆插入到底座安装位置处土层内部。
[0009]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本技术中集合泥位、次声和雨量预警监测,对泥石流监测的准确率较高;通过设置加固盘、支撑杆和入地锚杆等结构,对于各个电子监测设备的安装稳定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上方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下方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底座;2、安装杆;3、压板;4、入地锚杆;5、加固盘;6、沥水槽;7、圆形通孔;8、支撑杆;9、伸缩连杆;10、雨量计;11、泥位传感器;12、次声传感器;13、监测箱;14、太阳能光伏板;15、避雷针;16、储能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5]如图1到图2所示,一种泥石流预警一体站,包括底座1,底座1一侧设有安装柱,安装柱上通过螺母固定套装有压板3,压板3外端下表面固定有入地锚杆4,底座1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杆2,安装杆2杆身上套装固定有加固盘5,加固盘5表面内围设有若干个以加固盘5圆心为中心环绕分布的沥水槽6且加固盘5表面外围设有若干个以加固盘5圆心为中心环绕分布的圆形通孔7,加固盘5上方的安装杆2杆身上下等距间隔套装有三根伸缩连杆9,其中三根伸缩连杆9的伸缩段上分别固定有雨量计10、泥位传感器11和次声传感器12,三根伸缩连杆9的非伸缩段下方均焊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穿过圆形通孔7并通过上下方的螺母固定在加固盘5上,安装杆2顶部设有太阳能光伏板14且太阳能光伏板14后方设有储能电源16,储能电源16下方的安装杆2杆身上固定有监测箱13,储能电源16上方通过绝缘板连接有避雷针15,三根伸缩连杆9之间均套装有阻尼套,雨量计10、泥位传感器11和次声传感器12均通过线路连接到监测箱13内部,监测箱13通过线路连接储能电源16,入地锚杆4插入到底座1安装位置处土层内部。
[0016]实际组装时,雨量计10可采用翻斗式,输出脉冲信号,全不锈钢材质,承水口直径200mm,分辨率0.2mm,泥位传感器11可采用型号为BUS

200A的产品,测量范围0.5

10m,工作温度

10

60摄氏度,次声传感器12可采用电容式,利用电容原理检测次声波的传感元件,将空气中的被测次声频率波动量转化成为电容量,进而实现非电量到电量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利用检测电路将电容变化量转化成电压信号,具有频响宽、通带内特性平坦、非接触式测量的优点。
[0017]使用时,根据监测需要转动上下三根伸缩连杆9的角度,使得伸缩连杆9两两之间交错开,并在伸缩连杆9伸缩段安装所有电子部件,下方的支撑杆8插入到对应位置处的圆形通孔7内部并通过上下螺母固定锁紧位置,给予伸缩连杆9以支撑稳定,底座1一侧通过压板3施压限位,避免底座1倾翻,提高整体稳定性,过程中雨量计10、泥位传感器11和次声传感器12分别监测区域的雨量变化、泥位升降以及次声变化情况汇集到监测箱内部存储,工作人员通过该一体站的监测箱13获得该区域位置的雨量、泥位和次声情况监测信息,在监测到异常数据时,进行及时的预警处理。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实用新
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预警一体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的安装柱上通过螺母固定套装有压板,所述的压板外端下表面固定有入地锚杆,所述的底座上表面中心位置处设有安装杆,所述的安装杆杆身上套装固定有加固盘,所述的加固盘表面内围设有若干个以加固盘圆心为中心环绕分布的沥水槽且所述的加固盘表面外围设有若干个以加固盘圆心为中心环绕分布的圆形通孔,所述的加固盘上方的安装杆杆身上下等距间隔套装有三根伸缩连杆,其中三根伸缩连杆的伸缩段上分别固定有雨量计、泥位传感器和次声传感器,所述的三根伸缩连杆的非伸缩段下方均焊接有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穿过圆形通孔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晟博贺拿马斯凯田洋宸刘星宇王茜曲云梦宁路玮王硕周盛亚赵忠旭马聪颖王少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